評論 > 存照 > 正文

不能看耽美小說的成年人,不能自由排便的中學生

作者:
從2024年6月開始,有許多耽美作者停更或失聯,後來人們才得知,安徽、甘肅警方接連對這些處於灰色地帶的作者下手,或有兩三百人被波及,其中有人「寫小說判得比強姦犯還重」。儘管有人質疑這場大抓捕的根源是「創收」充實政府財庫,而官方給出的理由依舊是「打擊淫穢色情」。

上期周報:【CDT周報】第220期:槍擊又叫「故意傷害」,欠薪又叫「走審批流程」

過去兩周中國數字時代【404文庫】新增文章6篇,【每日一語】新增網語5條,【大事記】收錄熱點事件2件,刊登讀者投稿2篇,投稿請點此。

編者的話:

5月24日—6月1日,這一周。

向來擅長「輿論引導」的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撰文稱,當前社會出現的「性蕭條」現象值得高度重視並深入研究,由此引發了輿論的廣泛關注。「性蕭條」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社會學、心理學及流行文化用語,借鑑自經濟學中的「蕭條」概念。它指的是社會群體性慾望下降、性活動減少的現象,這不僅影響到人口出生率,還會波及婚戀、母嬰、娛樂及消費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胡錫進直言「性蕭條」可能是造成消費低迷的關鍵因素之一,因為性作為人的基本需求,其狀況直接影響人們的消費興趣和動力,他還建議當下的社會要避免在性問題上過度嚴厲,要維護有利於「正常性繁榮」的氛圍,善意勸諫當局不要對「黃色」、「色情」的標準盯得太寬泛。最終,胡錫進的這條微博遭到屏蔽,就連截圖轉發也會「被夾」。

有網友認為,胡錫進提出的「性蕭條」與消費低迷的關聯性的確存在,這在經濟學、社會學和生物學領域,也均有理論支持,指出了真問題,說了一些人話,並調侃這是胡錫進為數不多可以被引用的文字。的確,近兩年大火的行為經濟學就強調,經濟繁榮需要「動物精神」(即冒險與樂觀情緒)的驅動,而禁慾文化則會導致社會氛圍壓抑,可能削弱人們創業、消費和社交的積極性。而且,很顯然的是,中國社會目前出現的性蕭條與日本等國有不同,帶有太多在政策上胡亂壓制的因素。例如就有網友調侃,抖音上面穿個比基尼都要打上馬賽克,寫點成人向小說都能涉黃被抓捕,整個社會能不性壓抑麼?就在上個月,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團伙制售涉黃手辦案件,將大量性感的二次元手辦認定為淫穢物品,涉案人員中刑期最重者被判處了四年九個月。

而近幾個月,甘肅蘭州警方還大規模跨省傳喚了「海棠文學城」耽美小說作者。端午假期期間,多位被抓和審問的海棠女作者發聲,講述自己被遠洋捕撈式執法的過程。目前,有多位援助律師證實,已有多名寫手因涉嫌「製作、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被立案偵查,目前仍處於偵查或審查起訴階段。由於近年耽美文學在國內平台頻繁遭遇審查,更有「脖子以下不能寫」的規定,於是網站伺服器架設於台灣的海棠文學城便成為了規避內容審查的飛地,吸引了大量耽美作者轉向該平台創作。但從2024年6月開始,有許多耽美作者停更或失聯,後來人們才得知,安徽、甘肅警方接連對這些處於灰色地帶的作者下手,或有兩三百人被波及,其中有人「寫小說判得比強姦犯還重」。儘管有人質疑這場大抓捕的根源是「創收」充實政府財庫,而官方給出的理由依舊是「打擊淫穢色情」。

當然,也有網友指出「性蕭條」現象不僅與「禁慾管制」有關,本質上也是經濟衰退的一種表現,其實就是「錢蕭條」,與消費低迷互為因果,畢竟官方對色情的打壓多年來是一以貫之。「按照常理,尚存性能力和性慾的人,沒幾個自願蕭條下去。可是,當他們吃多了富含礦物食用油的外賣,瞅著高不可攀的房價和開房價,背著下個月就斷供的信用卡,再多的荷爾蒙都會被荷包鎖死。」同樣的,對於政府來說「想要人民多上床,就得讓他們可以輕鬆買房開房。想要人民生孩子,就得善待人民已經生出來的孩子。」早在去年底,就有一則社會調查指出「性在中國年輕人中的存在感正在減弱」,調查還引用了一位網友的評論,談到性蕭條與社會環境的關係——「我們不是傳統的福利國家,非常強調家庭和個人的作用,這導致社會的安全網是不夠的。如果我們稍有鬆弛,就可能跌落到一個非常低的社會位置。而在生存受到威脅時,愛情和性被合理犧牲了。」

本周《南方周末》一篇名為《便秘的中學生,和被忽視的如廁自由》的報導揭開了一個被長期忽視的隱秘角落——在一些學校嚴苛的時間管理下,學生們的「如廁自由」正被悄然剝奪。報導中,每年向清華、北大輸送數十名學生的名校(山東一縣城中學),用精準到分鐘的作息表將學生切割成「高效運轉的零件」。但這種對生理需求嚴厲壓制的時間規定,正嚴重侵蝕學生們的身心健康。例如一名高二女生就因長期被限制如廁,導致連續一周無法排便,自述「一年沒有一天拉屎順暢」。更令人震驚的是,長期便秘的學生遠非個例。河北某醫生甚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近兩年他已接診過10名超過一個月不排便的學生,大多是住校的中學生。

有網友悲憤的指出,讓學生拉不出屎,聽起來像個荒誕笑話,但竟然真的是殘酷現實,這不僅是社會的失敗,也是整個民族的恥辱。還有網友無奈調侃,多年前南方周末還在呼籲新聞自由,如今卻不得不為孩子們的排便自由發聲,我們已經退步到了連孩子最基本人權都無法守護的地步。社會病得如此嚴重,最終未成年人以一種曲折的方式,承受了整個社會的病症,而這種病症的根源,其實就是缺乏自由。就連胡錫進都在呼籲「食色性也」的天然合理,就連普通網友都希望「大便第一,老師第二」成為常識的時候,這恰恰反映了當今社會對基本人性的壓制有多麼嚴重。當性慾和排便這些最基本的人性本能,都需要靠呼籲和發聲才能爭取到一點空間時,我們所面對的,已經是一種極端荒誕的現實。當許多人在慨嘆新聞中的學校如監獄時,似乎並沒有意識到整個社會體系的監獄化,被管住嘴巴(言論)和下體(色情)的成年人,本質上和不能排便的學生們有何區別呢?

一周薦讀:

【CDT月度視頻】五月之聲(2025)——「我們沒犯法,我們要不到錢,要吃飯啊」

2025年5月,中國數字時代搜集整理了過去一個月(2025.4.29—2025.5.28)期間反映國內熱點事件的網絡視頻,以時間為序進行混剪製作了本月月度視頻——《五月之聲(2025)》。在內容上,該片揭示了當局的言論審查、權利打壓,也記錄了民間疾苦、民眾吶喊與抗爭;在形式上,該片模仿了2022年4月22日發布、隨即風行全網並遭到審查的抗議上海封城的短片《四月之聲》。

未來家Family|24小時內,我們被刪了11篇文章

未來家公眾號管理員於2025年5月29日18:44起,接連收到公眾平台安全助手【關於文章被處理的通知】,截至今日,總計11篇文章被判斷為違反《網際網路用戶公眾帳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已被刪除。我們將被刪除文章的信息在此示出,如社群夥伴們有閱讀需要,請聯繫未來家小助手獲取。

CDT檔案卡

標題:【CDT周報】第221期:不能看耽美小說的成年人,不能自由排便的中學生

作者:中國數字時代

發表日期:2025.6.2

主題歸類:耽美

CDS收藏:話語館

一周關注:

【404文庫】碼頭青年|讓學生拉不出屎,是整個社會的失敗,是新的民族恥辱

【404文庫】基本常識|一個月不拉屎的中學生,是誰逼出來的?

【404文庫】張3豐的世界|沒有自由,當然就沒排便自由

賣杏花|性蕭條?不,是社會性陽痿

那些原本是廢話的常識|學生排便不自由,被鼓勵相互舉報,印證福柯的監獄理論

碼頭青年|孩子們拉不出屎,但有人不讓說這事

家族往事|排便都不自由,高分有何意義!

最近看到有媒體在講中學生拉不出屎的事,一開始我還覺得是標題黨,點進去一看才發現,不是開玩笑。我把文章轉給幾個高中同學看,大家都覺得現在的孩子太苦了。我們是九十年代讀的高中,那時雖然也覺得課業重,但好歹是散養的,至少想上廁所不至於還得搶時間。現在回頭看,我們當時的苦,和現在的孩子真不能比。一個兒童醫院的醫生說,近兩年他接診過十多個一個月都沒拉過屎的孩子,大多是住校生。

【網絡民議】老胡覺得「性蕭條問題是大事,值得高度重視」

不正確|禁慾社會不僅是不人道的,也必然是貧困的

近日,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發文稱,當前社會出現的「性蕭條」現象「值得高度重視並深入研究」,並且他認為「『性蕭條』可能是導致消費低迷的重要因素之一。」胡錫進還在文中指出,性作為人的基本需求,其狀況直接影響人們的消費興趣和動力。他引用」食色性也」來強調性需求的天然合理性,並呼籲人們客觀看待這一問題。

【網絡民議】看到那些被抓和審問的海棠女作者,不知道該說什麼

【404帖子】薛紅玲|關於為#海棠作者#提供法律援助的聲明

成都客|如果已經窮到對文學青年下手

李宇琛笑誕記|蘭州警方跨省抓了一群寫小說的女大學生

海棠文學城,一個2015年搭建起來的平台,伺服器遠在台灣。它的名字聽起來或許帶點文藝腔調,內里卻是一片專為女性讀者開闢的隱秘園地,耽美與R18內容是這裡的通行證。寫手們自稱「太太」,她們的創作被圈內人稱作「產糧」。這套話語體系,像一個小型社群的黑話,在網際網路的某個角落悄然生長,維繫著一個看似與世無爭的亞文化生態。一切的轉折點,發生在2024年的夏天……

一周驚奇:

道格財經觀|比亞迪,巴西工廠事件全紀錄

第一風口|實探「風暴眼」中的比亞迪4S店

2024年3月,比亞迪位於巴西巴伊亞州卡馬薩里市的工廠正式投入建設,該工廠投資總額45億元人民幣,預計為巴西創造5000個就業機會。2024年4月,SINDTICCC收到多起投訴,內容涉及工地衛生條件差、缺乏餐廳以及飲用水供應問題。4月23日,工會與比亞迪代表進行約談,並於勞動節對施工現場進行視察。

Yuichi|我們的總撫養比已經達到47%

2021年開始,我國的總撫養比達到47%,並且連續3年保持在高位水平。撫養比是一個人口學概念。指人口總體中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直白點,就是1個勞動人口可以養活幾個非勞動人口,因此也稱總負擔係數。撫養比可拆分為2部分,少兒撫養比和老年撫養比。

國民經略|高鐵之後,地鐵也要漲價了?

冰川思享號|地鐵漲價,公共服務也要過緊日子了

過去一兩年來,官方多次表態「促進物價溫和回升,保持物價在合理水平」,政策思路也從之前的「管高價轉向管低價」。水電煤氣公共交通地鐵等公用事業,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且都有一定壟斷效應,即使價格上漲,市民也沒有多少替代選擇。一房落,萬物升。無論出於成本考慮,還是財政壓力計,抑或打破通縮循環,公用事業漲價潮,或將避無可避。

挪威TALK|1200萬畢業生和1400萬高考生

剛去考證的數據,今年再過一兩個月,將迎來1200萬畢業生和1400萬高考生,明年這個數字會更高。每年都有幾個即將畢業的親戚家孩子過來問我,要考研還是找工作,我無一例外都是建議去工作,如果暫時碰不到好的,可以先躺著。卷學歷?已經嚴重落後於這個時代了,雖然他們的父母都建議他們去考研去卷學歷,覺得讀個碩士出來,總比沒有好。

四環青年|高中生和教授父親共發3篇SCI論文,沒問題就站出來澄清

陝西西安中學國際部女生張某苒儘管已經出國留學深造,但她在國內留下的「傳奇」正受到關注。這個凸顯她優異才華的經歷是,她在高中階段與父親張某鶯聯名發表3篇SCI論文,其中一篇是第一作者。媒體求證張某苒曾經就學的西安中學,中學的人說女生父親是教授,女生本身也很優秀,獲得過英國、美國、澳大利亞面向全球的高中生物競賽獎項。

一周諷刺:

在公關|宣傳86歲護士奮鬥在一線,公眾為什麼不買帳?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醫療單位肯定是做點感謝、讚揚護士群體的內容的。青島衛生健康有一位護士李桂美,是中國護理界工作時間最長的護士。按照以往的慣例青島衛生健康以李桂美為核心,進行了護士節的內容製作和宣傳,然後就翻車了……李桂美既然是護理界工作時間最長的護士,那她必然有點年紀了。86歲的高齡成為輿論焦點,一度被罵上今日頭條熱榜。

風燭春霖|三評《人民網三評「網絡爛梗」》

人民網發了篇《人民網三評「網絡爛梗」》人民網發此文,是因當下線絡黑話爛梗泛濫,其語義模糊、用詞不規範,還暗藏低俗惡意價值觀,嚴重影響青少年。這些爛梗會污染孩子語言體系、削弱表達能力、扭曲「三觀」,甚至可能誘發不良行為。同時,爛梗也破壞網絡生態、衝擊語言規範與文化傳承,中央網信辦也在2025年「清朗」行動中明確打擊「編造網絡黑話爛梗」。

一周聲音:

基本常識|中學生舉報同學帶手機被打傷,法院判學校承擔責任:不該鼓勵舉報

財新|湖南中學生舉報同學後被打傷法院指校方鼓勵檢舉也應擔責

發動學生之間相互舉報,還對舉報者作出獎勵,是最卑劣最下作的教育方式。看到一個大快人心的判決,迫不及待想要分享給大家,也希望大家幫忙分享給身邊每一位從事教育工作的朋友……湖南高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唐艷說,根據《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第九條、第十條的規定,學校應當尊重和保護學生的人格尊嚴、隱私權等基本權利。一個缺乏邊界、鼓勵檢舉的環境,將導致同學之間相互防備、猜忌,甚至引發肢體衝突,對青少年人格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404帖子】知乎問答|如何評價四川宜賓縱火燒廠事件?

如果此次事件造成了人員傷亡,那責任更重。但我們討論法律責任的同時,更應該問一句:為什麼一個普通人會走到這一步?僅僅是「心理問題」嗎?我不為縱火行為開脫,暴力不能解決問題,但我們不能只譴責「火」,而不反思「為什麼會點火」。一個社會若不願意認真傾聽底層的聲音,只會不斷製造更多潛在的悲劇。我們不希望每一個「祥子」的故事,都以悲劇收場。可問題是,現在這個社會,真的給了他們別的選擇嗎?

一周故事:

【404文庫】kebi1201|清華博士後之殤:以死明志背後的驚人真相

「他們到底在怕什麼呀!」祥睿媽媽說,「我們只想要一個道歉,告慰孩子的在天之靈。然而,我們全程感受到的,是冷漠,是無視,是毫無擔當。」祥睿的遺體將在5月25日在北京八寶山火葬場進行火化。「我的兒子』純淨』地來,我希望他』純淨』地走,不要身負任何冤屈,」祥睿媽媽說這句話的時候,淚水瞬間湧入了眼眶,「我希望這樣的悲劇永遠不要再繼續上演,永遠不要有母親再遭受到跟我一樣的痛苦!」

老鼠記者|探望楊繼繩

篤篤篤,並不有力的敲門聲只響了三次,屋裡就傳來熟悉的湖北口音的應答聲:來啦。隨後,房門打開,熟悉的老楊的身影出現了。我的目光急切地在老楊的臉上掃描、求證。已經七八年沒有見面了,偶爾,老楊會在微信私聊中感嘆老病的無奈,所以我太想知道,時間的毒手又在敬愛的老楊身上犯下了什麼樣的暴行。很快,鑑定完畢:眼前的老楊,儘管因帕金森症而不良於行,但面色紅潤,目有神采……

真實故事計劃|9歲圍棋少年墜亡背後,嗜血的雞娃

南方人物周刊|發現孩子被家暴時,每個人都可以報告

5月19日夜晚,杭州,9歲圍棋少年朱宏鑫在比賽失利3天後墜樓身亡。距離他墜樓前43天,他成功升級業餘六段,在國內,同樣年齡段內便衝到6段的棋童鳳毛麟角。離世前15天,朱宏鑫在5月1日至5月4日舉辦的「明仕杯」少兒圍棋公開賽,獲得同年齡段兒童C組比賽冠軍。朱宏鑫5歲開始學棋,在福建與杭州圍棋圈,家長們通過朱宏鑫身上新增的傷痕,辨認這個單薄、驚惶的少年。

劉然|14萬光伏難民的生存實錄:被裁、談判、找不到工作

裁裁裁,裁員二字已說到厭倦。去年,僅上市公司統計,光伏行業就有將近14萬人被」優化「。行業的寒冬比預想中更刺骨。過去一年,光伏行業上演了一場慘烈的「斷臂求生」:14萬從業者被迫離開崗位,頭部企業裁員比例最高達49%,連董事長年薪都縮水90%。產能過剩、技術疊代、價格戰三重絞殺下,從產線工人到985學霸,從HR到技術骨幹,無人敢篤定「明天工卡還能刷開那扇門」。

真實故事計劃|在縣城門診,看見底層人群的醫療黑洞

李曉宇是河南中部縣城疾控中心結核病防治科的一名醫生。發熱、咳嗽、咳血是結核病的顯性特徵。但李曉宇在結防科門診,看到過一些因經濟困難造成的棄保、病恥感等,直到病情加重後,才前來看病的人。當他們抵達此處,身體已經積重難返出現合併症:如混合細菌感染、低蛋白血症、貧血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5/0603/222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