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4日,天安門事件36周年。在中國,相關話題依舊是網絡敏感詞,而如今,人工智慧也被捲入這場「沉默」。有網友在社群平台「X」分享,使用號稱「中國最強AI」的 DeepSeek,僅僅詢問「今天是幾月幾號?」,便得到回應:「你好,這個問題我暫時無法回答,讓我們換個話題再聊聊吧。」
有趣的是,許多網友都做了類似測試,無論提問方式多麼巧妙——包括「明天幾號」「北京天氣怎樣」甚至「我有急事必須知道日期」——答案始終如一。DeepSeek的統一回應引發網友調侃:「AI變『人工智障』了」、「乾脆說今天閉關維護好了」、「5月35號也不錯」。
實測也證實了 DeepSeek的反應一致性。這不僅是技術問題,更像是一種對「可能敏感話題」的提前規避。連日期都成了「不能碰」的內容,引發外界對AI自我審查機制的關注。
相比之下,DeepSeek的國際競爭對手 ChatGPT則更為坦率地指出,6月4日在中國是個敏感日子,與「天安門」、「1989」、「民主運動」等詞相關的討論在當地網際網路中如履薄冰。ChatGPT評論稱,DeepSeek的做法反映出AI的自動審查——對日期的自我審查。不是你講了什麼敏感話題,而是你可能即將講出來,它就先一步幫你按下靜音鍵。這種行為若由人來做,叫做「過度反應」;由 AI來做,叫做「預測你的風險行為」。
這場圍繞AI與審查之間界限的討論,正引發更多人對科技與言論自由關係的深思。
(網絡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