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7日悄然拆除中亞最高、位於南部歐希市(Osh)市中心廣場的23米列寧塑像。據《法新社》報導,這座自1975年起矗立的塑像已被拆除,計劃「遷移」至未定地點。吉爾吉斯媒體「24.kg」透露,原址將改建旗杆。社交媒體流傳塑像橫躺地面的影像,引發關注。
歐希市官員強調,此舉屬市容改善的常規操作,呼籲外界勿將其「政治化」,並指出俄羅斯國內也有多座列寧塑像被拆除或遷移的先例。自蘇聯解體後,中亞多國為強化國家認同,陸續更換帶有俄羅斯色彩的地名,並以民族英雄塑像取代蘇聯人物雕像。然而,吉爾吉斯多個城市仍保留列寧塑像。
吉爾吉斯19世紀被俄羅斯帝國吞併,1917年布爾什維克革命後納入蘇聯,直至1991年獨立。此事件雖被官方淡化,但難免引發對吉爾吉斯與俄羅斯歷史紐帶的討論。
吉爾吉斯歐希市中心廣場的列寧塑像和該國國旗。(美聯社檔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