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地區遭遇到了1961年以來的高溫乾旱天氣,部分農民不得不放棄澆灌地里的莊稼。(視頻截圖)

河南省遭遇46年以來的高溫乾旱天氣。(視頻截圖)

河南省遭遇46年以來的高溫乾旱天氣。(視頻截圖)
河南遭遇1961年以來同期最嚴重高溫乾旱災害。7月以來,全省平均氣溫達30.5℃,較常年偏高3.2℃,創下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紀錄。多地連續氣溫超40℃,降水減少七成,16個地區達到重旱等級以上,超過323萬畝土地因乾旱無法播種。
8月4日,大量視頻顯示河南多地土地乾裂,有農戶稱「地硬得鐵鍬都挖不動」,只能放棄種植。駐馬店一位農民無奈地說,兩個月沒下雨,種的20多畝玉米長了兩米高卻不結果,花生也顆粒無收,「現在下一場雨都沒用了」。
他估計一畝損失至少500元,過去能收1000斤,如今只剩200斤,只能當飼料餵牛。另一農戶展示干土,捧在手裡就像沙子,毫無水分。
張大爺對紅星新聞表示,他和老伴凌晨三四點就去機井口排隊澆地。儘管白天氣溫逼近40℃,仍得穿長袖防被玉米葉劃傷,「現在正是玉米抽穗時,高溫會影響收成」。
央視與新華社等官方媒體也承認,河南55%的氣象站點達到重度及以上氣象乾旱等級,駐馬店、漯河、周口等地尤為嚴重。
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指出:「河南乾旱不是孤立事件。過去幾年,長江流域水災、東北寒害、南方持續陰雨,都是氣候極端化的表現。而極端氣候頻發背後,是生態破壞與制度僵化的共同結果。」
王篤然說:「古代講『天人合一』,強調政通人和才能風調雨順。如今中共破壞生態、濫伐林木、圍湖造田、強建水庫,令自然反噬加劇。更關鍵是災前毫無預警,災後缺乏調度機制,地方政府只會甩鍋老天爺,完全沒有現代化應對能力。」
王篤然還說:「河南旱災進一步揭示中共對糧食安全高度依賴進口的結構性問題。一旦內產崩潰,將不得不在國際市場高價搶糧,加劇通脹與社會動盪。而中共仍大力發展出口創匯的『農業產業園』,反倒擠壓本土糧田,是飲鴆止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