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華爾街日報:草根醫生挑戰醫療體制痼疾

2007年01月17日20:10
 
在湖南婁底市,胡為民醫生免費舉辦預防高血壓的科普講座,並向人們發放治療高血壓的廉價藥品,這使他深受當地低收入人群的景仰。高血壓是影響中國人健康的第一大殺手。
 
胡為民的努力使他聞名全國,通過網際網路向他諮詢健康問題的人成千上萬。但胡為民所做的醫療科普工作卻使他在自己供職的醫院中成了被排斥對象。他受到其他醫生的孤立,醫院領導禁止他踏入病房。
 
像中國其他地方的醫院一樣,藥品收入和檢查費收入也是婁底市中心醫院的主要經費來源。為醫院創收最多的醫生得到的獎金也最高。這就鼓勵醫生開大處方,而不是設法減輕患者的醫療負擔。研究顯示,藥品支出占了中國人醫療費支出的50%。而在美國,這一比例只有10%左右。胡為民說,每個處方都是一次賺錢的機會。
 
胡為民醫生 的經歷表明,正是這種醫患矛盾使得中國政府在改革其問題重重的醫療體系方面舉步維艱。國家主席胡錦濤已將醫療體制改革列為了當務之急。雖然迫切需要進行這 一改革已經成了各方的共識,但中國現有的現收現付制卻使得一些醫院公然抵制這項改革。因此,作為為數不多敢於揭露醫院黑幕的醫生之一,胡為民在自己工作的 醫院被視為「異類」也就不足為奇了,即使全國性官方媒體曾為他側重預防的治療思路大聲喝彩也無濟於事。他受到了醫院領導的打擊報復,並被禁止涉足病房。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武陽豐說,作為一位地方醫院的草根醫生,胡為民盡心竭力向民眾普及醫療知識的行為令人感佩。
 
中國政府曾經建立了幾乎覆蓋全民的醫療福利體系。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醫療機構自負盈虧政策卻使這一體系土崩瓦解。2004年,中國醫療支出的64%是由個人負擔的,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為55%,英國更是只有14%。在中國,由個人負擔的那部分醫療費幾乎全部需要患者自掏腰包,個人醫療保險的覆蓋範圍小得微不足道。
 
高昂的醫療費用將眾多中國人擋在了醫院大門外,中國13億人口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沒有醫療保險,他們需要預先交錢才能入院治療。患者如果無法湊足常常數額不菲的住院費,醫院根本不會收治他們。
 
中國當前這種「有錢者活命、無錢者等死」的不公平醫療制度已經使民眾忍無可忍。中國衛生部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2003年有43%的住院治療病人不顧醫生的建議提前出院,這些人中有三分之二是因為錢花光了。
 
中國官員們 公開承認當前的醫療體制是失敗的。中國官方的新華社本周引用衛生部長高強的話說,醫院管理體制的關注重點應該是公共服務,而不是商業利潤。衛生部新聞發言 人毛群安說:「醫療機構改革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一些醫生和醫院的行為令人難以理解。」他不願對胡為民事件直接發表評論,但對胡為民的處境表示了同情。
 
就在中國當前的醫療體制難以為繼之時,中國的公共健康也正面臨著一場嚴峻挑戰。癌症和心腦血管疾病已經取代傳染性疾病成了威脅中國人生命的頭號殺手。這一定程度上要歸咎於人們運動量的下降和吸菸人數的增多,而這些又與都市化程度提高以及西方式生活方式的普及息息相關。
 
中央政府的 衛生官員們說,他們先要完成對現有醫療體制的改革,然後再增加政府的醫療開支。政府正在努力擴大農村醫療保險的覆蓋面,為更多藥品規定價格上限,並在城市 地區構建社區醫療服務網,但這些改革措施卻遇到了來自醫院和地方政府的重重阻撓。在中央政府看來,胡為民醫生的遭遇恰恰說明這一難度很大的改革不能半途而 廢。
 
胡為民的醫療知識普及工作在1997年時遇到了問題。當時身為婁底市中心醫院內科醫生的他要求獲准建立一個向公眾普及高血壓預防知識的診室。
 
胡為民從事這項工作與他自己的個人經歷有關。他父親幾十年來一直遭受著心臟病後遺症的困擾。而童年時目睹自己小學教師因腦出血而死使胡為民很早就了解到了高血壓的危害。
 
婁底市中心 醫院不願意騰出一個房間供他開展這項工作,不過後來還是同意他在醫院陰冷潮濕的煤棚里開辦科普門診。胡為民在那裡支起一張木桌,用一幅白布單子將煤堆擋在 了後面。他給上門諮詢的人開出的藥方簡單實用:停止吸菸、多作運動、不吃多脂食物、少吃鹽。此後的兩年中,到他診所就診的人源源不斷,用胡為民的話說, 「問題也就來了」。
 
隨著找自己 看病的人日益增多,胡為民發現醫院裡其他醫生對他的態度開始冷淡起來,這些醫生發現找他們看病的人越來越少,醫院的會計也發現醫療費收入下降了。政府數據 顯示,湖南省是高血壓的高發區,這和湖南人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湖南菜以辣和咸著稱,菜餚中會加入大量肥肉。胡為民說,他的科普工作使人們得以遠離醫 院。
 
中國山東醫科大學和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各級醫院普遍存在將醫生的獎金與醫院的醫療費收入直接掛鈎的做法。胡為民詳細描述了婁底市中心醫院的這一收入提成機制。
 
他說,醫生開出一長CT掃描檢查單就能從中提成人民幣20元(合2.5美元)。越複雜的治療和檢查,醫生的提成就越高。雷射手術治療的提成是500元(合63美元)。如果給病人安裝一個心臟起搏器,醫生可以獲得高達2萬元的提成。胡為民還說,醫院會根據各科醫生所開處方上藥品的總價來計算發放給每個科室的總獎金。西藥總售價的3%以及中藥總售價的5%可用來給醫生發獎金。
 
即使是在婁底這樣一個小城市,醫生所獲得的獎金也是相當可觀的。他們每月的基本工資通常不超過200美元,但一些醫生獲得的獎金卻是其基本工資的許多倍。
 
沒有幾個國家會允許醫生從患者身上如此直接地賺錢。中國的現行醫療制度實際上是迫使醫院去賺錢,中國的醫院雖然大多仍為政府所有,但它們很大程度上需要自負盈虧。
 
為了使人們看得起病,醫管部門將醫生的工資標準控制在低水平,並為醫院的基本治療和普通藥物規定了低於成本價的價格上限。作為一種補充,醫院和診所獲准對新藥以及運用先進設備的檢查和治療加價15%至20%收費。但這卻導致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醫院紛紛變成了大藥房。官方數據顯示,醫院目前約60%的收入來自藥品銷售。醫療諮詢企業斯諾維健康護理中國公司(Synovate Healthcare China)的經理羅伯特•波拉德(Robert Pollard)說,當藥品抵達中國某些地區的醫院藥房時,可能已經被倒手了三到四次,而每次倒手的加價幅度都可能高達15%。
 
大量研究顯示,醫生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往往給患者多開藥。世界銀行(World Bank)去年所作研究引用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貧困地區鄉村診所開出的藥方中只有不足1%被評估人員認為是「合理的」。
 
這種功利主義正在損害著中國的公共衛生體系。《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公布的一項歷時10年的病例跟蹤研究顯示,如果高血壓能夠得到更好的防控,40歲以上口的死亡率本可降低11%。這份研究報告指責政府在高血壓防控方面工作相當不力。
 
胡為民與婁底市中心醫院的爭執徹底打亂了他的平靜生活。43歲的胡為民舉止文雅,他在業餘時間喜歡拉小提琴和打太極拳來放鬆身心。當他1999年 與婁底市中心醫院內科副主任陳炳華發生爭執時事態開始惡化了。當地法院的紀錄顯示,雙方由口角發展到動手:兩人在經過一番推拉後,陳炳華飛起一腳踢中了胡 為民的腹股溝。這一腳踢得非常重,胡為民因此住進了醫院,據他說,這一傷害致使他陽萎。胡為民稱,他的妻子也因此離他而去。陳炳華現已退休,記者未能與他 取得聯繫。
 
在此後的幾年中,胡為民又遭受了一系列羞辱。他診室的標誌牌不斷被摘去並打碎。2003年時,婁底市中心醫院的院長乾脆要他離開醫療崗位,讓他去醫院的工會工作。胡為民拒絕這一安排,但此後他被醫院禁止在內科病房工作,這意味著他只能作門診醫生了。
 
終於,忍無可忍的胡為民在2004提出辭職,並向一家全國性媒體和盤托出了自己的遭遇。之後,一些有重要影響的官方報紙開始刊登有關他受迫害情況的調查報告。中國中央電視台將他列為了2005年「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候選人。胡為民的遭遇公諸於眾後,婁底市中心醫院的院長被免職了,但婁底市政府卻沒有給出免職的理由。
 
兩周以後胡為民撤回了辭職報告。他說促使自己改變主意的是由3,000名病人簽名的一份請願書,這份請願書在譴責婁底市中心醫院的同時也請求胡為民留下來。
 
自那以來,胡為民一直在繼續從事著他的醫療知識普及工作。不久前的一個星期天,胡為民在巡診時順道拜訪了77歲的吳良花(音),這位白髮稀疏的老媽媽住在一間沒有窗戶的地下室內,身體虛弱的她需要不停地吸氧。吳良花說,她在婁底另一家醫院住院3個月花了5萬元。住院不僅耗盡了這位紡織廠退休工人及其丈夫的畢生積蓄,還使吳良花欠下了不少親戚朋友的錢。吳良花說,就在這時她遇到了已經鼎鼎大名的胡為民。
 
胡為民說,他讓吳良花立即停用了一系列價格昂貴的進口藥,因為它們的藥效相互牴觸。改服一種國產的治高血壓仿製藥以及一種鎮靜劑後,吳良花6個月來首次能睡個通宵覺了。現在她每月的藥費只有300元。
 
「他是個有良心的醫生,」吳良花說。她的丈夫李富華(音)對胡為民拒絕接受饋贈大感驚奇。他說:「我送給他雞蛋,但他不肯收。他甚至不肯接受一隻蘋果。」
 
胡為民最近已將自己的診室搬進了醫院大樓。新診室的門上掛著「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室」的牌子。星期天上午來這裡聽胡為民講座的人只能站著,因為來的人太多了,來者許多是退休老人。胡為民對聽眾說,最貴的藥不一定是最好的藥,要對症用藥。
 
他與婁底市中心醫院的關係依然不佳。雖然胡為民現在參與了一個全國性的高血壓數據收集項目,但醫院仍不讓他回病房工作。胡為民通過自己的網站向大約7,000名病人提供醫療諮詢,並領導著一個有5萬名會員的高血壓防控組織,不過他的網站常有黑客來搗亂。
 
胡為民對婁底的未來發展並不樂觀,他認為,當地的官員們沒有把人民的健康放在心上。
 
Andrew Browne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篤若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