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薑母鴨

薑母鴨可以說是台灣民間最受歡迎的冬季食補之一,美麗的寶島台灣雖然四季氣候宜人,不過有時也會有十度左右的低溫。在低溫來襲的日子來一鍋薑母鴨暖暖身子,那種感覺就好像沐浴在冬日煦煦的陽光中,有種幸福的感覺。

據《中國藥譜》及《漢方藥典》兩書所記載,我國帝王在宮中御用名醫眾多,專門研究滋養補品,保護宮中君王龍體,直到商代有位名醫叫做吳仲,利用麻油、燒酒再加上姜燉煮鴨肉,湯汁香而味鮮,甘甜中帶著些許姜的辛辣感,吃下之後可以提振精神,並且全身感到血氣通順,舒暢無比,被視為是滋養進補聖品。後來流傳至民間,成為一款名菜。

註:

這道菜的藥味,酒味和姜味都很重,要習慣它的人才會喜歡,我家小白是從來不吃的。我也不是很喜歡吃,這是因為有朋友點到這道菜我才做的。食譜是看台灣電視《冰冰好料理》學的。薑母鴨在台灣也有很多種做法的,這次看的就有兩種做法一種用藥膳,一種用百菇,今天我做的是藥膳。中藥包里的材料也是每家的選擇不一樣,都有獨門配方的。

 

原料:

番鴨1/4隻、老薑1大塊(要夠多才有姜味)中藥包1包、2片高麗菜(包菜)。

調味料:

麻油、米酒(我沒有用料酒代替了)、鹽、冰糖少許、枸杞酒少許。

中藥包里的材料:

有草果1顆、陳皮1塊、熟地1塊、當歸1塊、黨參2條、川芎1塊、黃耆5塊、香葉2片、枹杞子適量、紅棗8顆。(熟地、當歸、川芎的藥味都很重、所以我都放的很少量每樣一片)

做法:

1、番鴨洗淨切大塊,老薑切成長條;

2、鍋中入黑麻油以小火爆香姜條,呈金黃萎縮貌時,撈出姜塊備用;

3、再把番鴨塊放入鍋內翻炒;

4、炒至鴨塊裡面的油出來,表面呈金黃色;

5、把中藥放入紗布包里,再將炒好的姜條,鴨塊放入冷水鍋內,倒入米酒,放入中藥包,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約1小時(用筷子插肉爛了即可);

6.在步驟 5的鍋中加入鹽,冰糖、姜泥調味;

老薑雖然是薑母鴨的主要食材,但是經過煸炒以及燉煮,姜味難免會流失,加入姜泥可以使湯頭姜味十足。

7、最後放上少量的高麗菜略煮,起鍋前淋入少許枸杞酒及完成此道料理。(沒有可用淡味些的酒代替)最後淋上的枸杞酒可以使薑母鴨的湯頭風味更佳,香氣十足。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鳳凰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