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飲食文化 > 正文

醫生勸告:番茄炒雞蛋,儘量不要放「此物」,可能多數人做錯了

導言:番茄雞蛋是餐桌上的常客,無論是家庭聚會的盛宴還是日常用餐的簡餐,它總能以其獨特的魅力贏得人們的喜愛。這道菜色彩鮮艷,紅黃相間,令人一見傾心;口感酸甜適中,雞蛋的鮮嫩與番茄的爽口相得益彰,讓人回味無窮。

每當這道菜端上餐桌,無論是小孩還是老人,都會為之眼前一亮,食慾大增。尤其是那些忙碌了一天的人們,看到這道色香味俱佳的菜餚,頓時感到一天的疲憊都煙消雲散了。

如果再搭配上一碗熱氣騰騰、香噴噴的大米飯,那簡直是人間美味,讓人慾罷不能,一口接一口,直至碗底朝天。

番茄炒雞蛋之所以在烹飪過程中受到大多數人的喜愛,除了它美味可口之外,還因為它簡單易學,適合各種廚藝水平的人嘗試。

只需將雞蛋打散,番茄切塊,熱鍋涼油下鍋翻炒,即可輕鬆完成。而且,這道菜的製作時間也很短,非常適合忙碌的現代生活節奏。

然而,在製作番茄炒雞蛋的過程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一點就是儘量不要放過多的調料或添加劑,尤其是某些可能對人體健康不利的物質。

01

先來了解一下,番茄的營養價值

番茄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材,其營養成分含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熱量:每100克生番茄約含17千卡熱量;

碳水化合物:每100克生番茄約含3.3克碳水化合物;

蛋白質:每100克生番茄約含0.9克蛋白質;

脂肪:每100克生番茄中脂肪含量極少,只有0.2克左右;

纖維素:每100克生番茄約含1克左右的纖維素;

此外,番茄還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A、葉酸和多種礦物質,如鉀、鈣、鎂、鐵和鋅等。

特別是紅色品種的番茄,每100克可能含有2~3毫克番茄紅素,某些品種的番茄紅素含量甚至可以達到20毫克,這是黃色番茄的10倍左右。

然而,深紅色品種的胡蘿蔔素含量可能相對較少。其他顏色的番茄,如橙色品種中胡蘿蔔素含量較高,而淺黃色品種則幾乎不含番茄紅素,每100克僅含0.3毫克番茄紅素。

02

其次了解一下,雞蛋的營養價值

雞蛋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其營養價值較高,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蛋白質

雞蛋中蛋白質的含量約為13%左右,或者一個普通大小的雞蛋(約50克)含有約6克的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和組織的重要成分,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並為細胞的生長和發育提供支持。這些蛋白質中的大部分屬於優質蛋白質,具有較高的吸收率和利用率。

脂肪

雞蛋中的脂肪含量約為9~11%左右,或者一個雞蛋的脂肪含量約為5.8克(以50克雞蛋為例)。這些脂肪為機體提供所需的能量,並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適當食用雞蛋並不會導致脂肪堆積或發胖。

微量元素

雞蛋中富含鈣、磷等微量元素,為人體內酶的構成提供豐富的原料,並有助於預防缺鐵性貧血。特別是蛋黃中的礦物質總量是蛋清的2倍,微量元素如鐵、鋅、硒等的含量也遠高於蛋清。

維生素

雞蛋含有多種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P、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等。這些維生素在調節體內代謝、促進細胞活化以及延緩衰老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此外,雞蛋中還含有其他營養成分,如膽固醇和水分等。每100克雞蛋中含有約585毫克的膽固醇和74.1克的水分。

03

醫生勸告:番茄炒雞蛋,儘量不要放「此物」,可能多數人做錯了

醫生的專業建議中,關於烹飪番茄炒雞蛋時味精或雞精的使用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雞蛋作為我們日常餐桌上的常見食材,本身就富含穀氨酸這一成分,與味精或雞精的主要化學構成如出一轍。因此,在烹飪番茄炒雞蛋時,若再額外添加味精或雞精,很可能造成穀氨酸的過量攝入。

這樣的過量攝入,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提升菜餚鮮味的效果,反而可能掩蓋雞蛋本身的天然鮮美,破壞了原本的風味。更為重要的是,長期過量攝入穀氨酸還可能對身體造成潛在的不良影響,如干擾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甚至可能誘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此外,番茄炒雞蛋這道美味的家常菜,在搭配其他食材時也需要謹慎。比如,黃瓜柿子,雖然都是營養豐富的蔬菜,但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與番茄炒雞蛋中的營養物質發生相互作用,影響營養的吸收,甚至可能引發胃腸道不適。

動物肝臟海帶,作為富含礦物質的食材,其營養成分也可能與番茄炒雞蛋中的物質產生衝突,影響營養價值的發揮。

至於酒,雖然適量飲用有助於放鬆身心,但在享用番茄炒雞蛋時飲酒,可能會因酒精的刺激作用而干擾到消化功能,嚴重時甚至可能誘發酒精中毒等健康問題。因此,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我們也應關注食材的搭配與烹飪技巧,以保障身體的健康。

04

番茄雞蛋不能隨便吃?這幾類人,平時儘量少吃

胃腸道功能較弱的人

對於胃腸道功能較弱的人來說,番茄炒雞蛋中的酸性物質可能會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腸道負擔,導致胃痛、反酸等症狀。因此,這類人群在飲食上應儘量避免過多的酸辣食物,以免對胃腸道造成不良刺激。

患有結石病的人群

番茄中含有較高的草酸,而草酸在代謝過程中容易與鈣離子結合形成草酸鈣,從而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因此,結石病患者應儘量避免食用富含草酸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正在服用抗凝藥物的患者

番茄炒雞蛋中的維生素K可能會影響藥物的抗凝效果,維生素K具有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而抗凝藥物則是為了抑制血液凝固,因此兩者在作用上存在衝突。這類患者在服藥期間應儘量避免食用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過敏體質的人

對於過敏體質的人來說,番茄和雞蛋都可能是潛在的過敏原。如果發現自己對這兩種食物有過敏反應,如皮膚瘙癢、呼吸困難等,應立即停止食用,並及時就醫治療。

05

烹飪番茄炒雞蛋,這3個錯誤吃法儘量避開

避免番茄過熟或過生

過熟的番茄口感軟爛,容易流失營養;而過生的番茄則口感偏硬,帶有澀味。因此,在挑選番茄時,應選擇成熟度適中的果實,這樣在烹飪時才能保持最佳的口感和營養。

避免炒雞蛋時油溫過高或過低

油溫過高容易導致雞蛋糊化,口感發硬;而油溫過低則會使雞蛋炒不熟,影響口感和營養吸收。因此,在炒雞蛋時,應控制油溫適中,用中小火慢慢翻炒,使雞蛋均勻受熱,炒出滑嫩的口感。

減少白糖的添加量

有些家庭在烹飪番茄炒雞蛋時喜歡加入白糖以提升口感,但過多的糖分攝入不僅可能導致熱量過剩,還可能影響血糖控制,對健康不利。特別是對於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糖分攝入的人群,更應謹慎添加白糖。實際上,不放糖的番茄炒雞蛋同樣可以保持其美味,而且更加健康。

06

除了雞蛋,番茄配上這3個「好搭檔」,營養加倍

除了雞蛋,番茄這位廚房中的常客,在搭配上還能找到諸多「好搭檔」,不僅讓味蕾享受盛宴,更能讓營養加倍,為身體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豆腐

豆腐富含植物蛋白和多種微量元素,與番茄的酸甜味道相得益彰。兩者搭配,既能為身體提供優質的蛋白質,又能補充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在烹飪過程中,豆腐的細膩口感與番茄的汁液相互融合,形成一道色香味俱佳的佳肴。

青椒

青椒富含維生素C和多種抗氧化物質,與番茄搭配,能夠共同抵抗氧化應激,維護身體健康。在色彩上,青椒的翠綠與番茄的鮮紅相映成趣,為餐桌增添一抹亮麗的風景。

蘑菇

蘑菇營養豐富,含有多種胺基酸和礦物質,與番茄搭配,既能提升菜餚的口感層次,又能增強營養價值。在烹飪時,蘑菇的鮮美與番茄的酸甜相互交織,讓人回味無窮。

07

閱讀延伸:番茄生吃與熟吃有區別嗎?

番茄生吃與熟吃,看似只是食用方式的不同,實則其中蘊含著許多我們可能未曾深入了解的營養學和健康學的知識。

營養學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生吃番茄和熟吃番茄在營養成分的保留上有所區別。生番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這些成分對於增強免疫力、促進腸道蠕動有很好的效果。

而熟吃番茄,尤其是經過烹飪處理,如炒、燉等,雖然維生素C的含量會有所降低,但番茄紅素等抗氧化物質的吸收率會大大提高。番茄紅素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癌症風險等具有顯著效果。

健康

從健康學角度來看,生吃和熟吃番茄對身體的影響也有所不同。生吃番茄口感清爽,有利於開胃消食,尤其適合在夏季作為解暑食品。

而熟吃番茄則更利於營養成分的消化吸收,對於體質虛弱、消化不良的人群更為適宜。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番茄的食用方式也需根據個人體質和健康狀況來選擇。例如,對於胃酸過多、胃炎等胃部疾病患者,生吃番茄可能會刺激胃酸分泌,加重症狀,因此更適合選擇熟吃。而對於需要補充維生素C的人群,生吃番茄則更為合適。

綜上所述,番茄生吃與熟吃確實存在一定的區別。我們在食用時,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需求,合理選擇食用方式,以充分發揮番茄的營養價值,保障身體健康。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

來源:李小柒知識科普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