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國大陸房地產是政治 關係中共存亡

——晴朗:房地產是政治---2011中國經濟問題之二

2011年在樓市慘澹中將近尾聲。開發商有的被迫降價;有的搶客;有的倉皇出逃;資金周轉效率顯著降低。土地市場成交冷淡,流標現像頻現;樓市量價齊跌,從一線大城市到二三線城市,均有樓盤降價促銷;仲介門店關門。上海發生了買主砸樓盤事件,全國各地業主維權,要求退房款,降價補償,售樓人員與業主衝突受傷,人稱「高危行業」。似乎房地產降價潮正在蔓延。曾幾何時,中國房價飆升,一路高歌,GDP與樓盤輝煌崛進。可是,眼下這般所為何來?


從今年年初,政府針對房地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1月國務院發出《關於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目標、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確定當地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並要求一季度向社會公布。3月31日,全國657個城市中,有608個城市公布了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另外,針對房價過高、上漲過快、供應偏緊,在一定時期內實施限購政策,有40多個城市出台限購令細則。

此外,央行三次加息、七次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較緊的貨幣政策對房地產行業全產業鏈都產生了影響。今年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來源里銀行貸款的增長速度是負的,而且企業的資金來源里銀行貸款所占比重只有13%,創十年來比重新低。

在中國,房地產業涉及到三大利益集團:一是買房的老百姓;二是賣房的開發商;三是賣地、收稅的政府。長期以來政府和開發商合作,或者叫勾結,一起對付買房的老百姓,從老百姓身上榨取利益。這樣的遊戲已經玩了十年有餘。近一兩年,因為房價上漲到離譜的程度,貧富差居拉大,豪宅和蝸居天壤之別,城市老百姓選擇了退出房地產遊戲。老百姓不玩兒了,也就沒有買主了。僅僅是這樣還不可怕。可怕的是老百姓在不玩的同時,把因為房地產所受到的傷害和怨恨,從過去單純地仇視開發商,迅速轉化成對社會、對政府、對共產黨的憤怒,甚至仇恨。各種衝突頻生,從根本上威脅到了政權統治。

於是,房地產問題不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問題,甚至關係到政權的存亡。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唯有通過打擊昨天的盟友----房地產開發商,來緩和和民眾的矛盾,於是某些開發商就被從房地產遊戲甩到政治遊戲裡面去了,成了犧牲品。民眾、政府、開發商,三者是一種博弈關係,彼此可以互利也可以「互害」,然而似乎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

在正常國家,包括次貸危機,主要是市場運行發生了問題,背後並不存在政府和房地產商的聯盟。而在中國它則是政治問題、制度問題。按道理,如果圍繞房地產的種種,是單純的經濟問題,那麼,應該想方設法完善市場制度,讓供求關係來決定房地產的價格,從根源上剷除哄抬房價的可能。比如通過稅收調節。根本地,還是應該完善制度建設,而不是靠臨時性的行政手段。但是,因為它其實變成了政治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無解的課題。

房價高時是政治問題,現在房價下跌也是政治問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zhongkang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