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這可能是救樓市的最後機會了!

——多地鼓勵放棄宅基地,只為一件事?

但農民進城買房真正的問題在於穩定的現金流還房貸。 總不能再給找個工作吧。 怎麼收場,只能說交給時間吧。

進城買房。

今天看到一條消息:

找了一下相關政策,確實如此。

湖北鄂州:鄂州市農村居民自願退出合法宅基地且拆除宅基地及相關建(構)築物後,在「雙集中」區域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按退出的宅基地面積給予購房補貼,退出的宅基地歸還村集體用於復耕復墾。

具體補貼多少沒有公布細則。

安徽鳳陽:

涉及需要安置宅基地的本縣農村居民,如自願放棄宅基地安置並進城購房,在原宅基地歸還村集體用於復耕復墾並拆除建(構)築物後,一次性給予5萬元購房獎勵,與貨幣、房票安置、購房補貼不同時享受。

一塊宅基地才5萬塊,現在行情這麼低?

江蘇南通:在主城區範圍內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給予購房款總額1.5%的獎補。自願退出(放棄)農村宅基地進城購房的,給予一定額度的獎補,具體標準由全市各地自行制定。

怎麼看待這種現象呢?

早幾年鄉村振興的時候,農村土地三權分置,關於土地入市的呼聲和期待很高,農村宅基地價格一度看漲。

現在為了鼓勵進城買房,感覺行情又逆轉了。

為什麼要鼓勵農民放棄宅基地,為了讓他們進城買房。

這個問題要分幾塊來討論。

1、從整體的供需來看

一二線相對健康,517樓市新政主要刺激的就是需求端,一二線庫存不多,需求不少,所以效果也是最好的。

但是到了四五線就比較困難。

因為棚改炒房的原因,這些地方囤積了最多的庫存,其中不少還是爛尾,但是一旦炒房客撤離,本地根本沒有有效需求。

沒有產業支撐,人口外流的地方,哪有什麼購房需求呢?

有限的需求就只有農民了。

目前全國範圍內城鎮化的空間還有15%,規模還是不小的。

所以,這些地方只能把目光投向老鄉了,但老鄉也不是萬金油。

2、從農民進城買房來看

絕大多數農民肯定不是合格的貸款人,他們不但缺首付,也缺少穩定的現金流。

現在各地都在解決農民買房首付問題。

解決思路也有兩個:

一個是降低門檻,比如山東膠州,農民進城買房只需要7.5%的首付,而且還有不少補貼,拿足的話,估計2萬塊就能上車一套90平的新房,這槓桿超過90%了。

一個是「零首付」:農民還有什麼,宅基地啊,只要放棄宅基地,復墾復耕,就給5萬塊獎勵。

不要小看5萬塊,在很多地方5萬塊足夠當首付了。

這屬於把農民槓桿加到最大,只要能上車去庫存就行。

而且宅基地復墾復耕只是一個由頭,對地方來說並沒有實際的收益,也不能轉為建設用地,其實就是變相找個理由把農民的首付給解決了。

但農民進城買房真正的問題在於穩定的現金流還房貸。

總不能再給找個工作吧。

怎麼收場,只能說交給時間吧。

3、需求端刺激是杯水車薪

靠老鄉去庫存,恐怕很難。

農民其實沒有多少進城需求,除非子女結婚,不然還是喜歡老家的熱炕頭。

所以,鼓勵放棄宅基地的政策效果有多少,我覺得沒多少。

最終:

四五線庫存還是需要國家來想辦法。

我們之前說過地產收儲的兩個約束:

一個是收益打平,這塊需要地方財政來貼息,不是所有地方都有這個財力。

一個是供需錯配,一二線有保障房需求,但是廣大三四線乃至縣城是缺少需求的,但是這些地方的庫存又是最多的。

怎麼解決呢?

上周,住建部發了一個文件:

地產收儲擴展至市縣。

從住建部這個政策來看:

高層對推進地產收儲的政策決心是毋庸置疑的。

從這個發文來看,是不是國家想到解決這兩個約束的辦法了?

拭目以待。

這可能是救樓市的最後機會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中產先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