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平反六四 胡溫布局中國下任領導班子

——金融時報:溫致力於「六四平反」

1989年6月4日,中共當局出動野戰部隊血腥鎮壓了學生民主運動。二十多年來,在共產黨的政治詞典里,這場」反革命暴亂「逐步被淡化為」事件「乃至」風波「,似乎是有意讓人們遺忘這段歷史。

英國出版的《金融時報》日前援引北京高層人士的話報導說,中國總理溫家寶有意對當年的六四事件予以重新評價。《金融時報》的報導中稱,近年來,溫家寶曾三次在黨內高層會議上提出"平反六四"的建議,但都遭到同僚的反對,而反對最激烈者就是政治局委員薄熙來。這篇報導在華人網絡世界引起極大反響,網民議論紛紛。有人認為,隨著薄熙來被"免職",以及當年下令開槍的元老們大多已離世,中共黨內重新評估六四事件的政治阻力已經大為減弱,不排除溫家寶在最後一年總理任期內採取大膽步驟,以圖在歷史上樹立開明形象的可能性。更為網民提供佐證,稱前不久中國網絡上曾一度解除對"六四"內容的屏蔽。

DW報導,同往年一樣,今年"兩會"前夕,由六四死難者家屬組成的"天安門母親"群體再度發表公開信,唿吁當局"公平公正的解決六四問題。丁子霖教授強調,她個人的種種經歷並不足以讓她評判當局在六四問題上的立場有任何改變。而丁子霖則證實,當局確曾有過以"個案"方式解決"六四"問題的嘗試,但因遭到"天安門母親"一致抵制而尷尬收場。去年,曾有公安人員以個人身份拜訪一名六四難屬,竟提出以經濟賠償換取難屬放棄政治訴求的建議。丁子霖表示,六四難屬二十多年來堅持抗爭,已形成一個休戚與共的團體,決不會放棄"真相、賠償、問責"三項其本訴求,更不會因金錢利誘而被各個擊破。年逾古稀的丁子霖坦言,她對六四問題在短期內得到解決已經不抱過多期望。她表示,六四慘案的發生,是中國的政治體製造成的,而這種體制不變,六四問題就不能在法治的軌道上得到公平公正的解決。

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秘書鮑彤昨接受《蘋果》記者電話採訪時說:「沒聽過(重新評價六四),但如果溫真的提出來我表示敬意,無論誰提出來都是好事!我希望明天這條消息還在。」

蘋果日報稱這種目的不明的解封試探也只是局部性,昨日新浪微博的搜尋器還是顯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六四』搜索結果未予顯示。」而討論六四的微博迅速被刪、《金融時報》關於溫家寶的六四報導也不准轉發。大陸網民在微博昨日則不能公開討論六四事件,有網民用暗語如「平反88」等,但很快被刪除。

VOA報導,香港的中國政治觀察人士林和立則對近期中共「平反六四」不那麼樂觀。他認為,儘管中共黨內有開明派支持平反,溫家寶也多次提過這個事,但中共出於「維穩」考慮,不會碰這個事。林和立說:「中國不同的黨派的共識是,可見的將來不要碰這個問題…十八大習近平接班以後,也不會重提這個問題,或是對於『六四』提出比較新的平反或者其他的處理方法。因為目前中共還是以穩重為主要的目標。」


DW報導,六四事件中第一個遭逮捕的中國著名女記者高瑜也表示,她無法確認溫家寶總理是否有平反"六四"的意願。而高瑜雖然也難以想像將"維穩"奉為圭臬的胡溫當局會致力於平反六四,但倒也樂觀其成。她說:"如果今年六四溫家寶確實提出來為六四平反,那麼他還算得上是個負責任的政治家。起碼是在為下屆領導班子著想,而不是把重擔子推給別人。"

阿波羅網記者王篤若綜合報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