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宮廷秘方 教你「吃醋」遠離婦科病

中醫認為酸入肝,肝主血。許多婦科病由肝經不舒引起,醋味酸,專入肝經,能增強藥物疏肝止痛作用,並能活血化淤,疏肝解郁、散淤止痛。
中醫認為酸入肝,肝主血。許多婦科病由肝經不舒引起,醋味酸,專入肝經,能增強藥物疏肝止痛作用,並能活血化淤,疏肝解郁、散淤止痛。

  歷史來源

  早在漢代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中,就有用醋來治療疾病的記載,並稱醋為「苦酒」。《本草綱目》裡記載了醋的藥用功效:「大抵醋治諸瘡腫積塊,心腹疼痛,痰水血病,殺魚肉菜及諸蟲毒氣,無非取酸收之意,而又有散淤解毒之功。」《本草備要》記述:「醋,可除濕散淤解毒下氣、消食開胃。」

  相傳清代乾隆皇帝每晚臨睡前也會飲一杯醋,作為長壽的「御方」之一,頗有療效。

  中醫認為酸入肝,肝主血。許多婦科病由肝經不舒引起,醋味酸,專入肝經,能增強藥物疏肝止痛作用,並能活血化淤,疏肝解郁、散淤止痛。

  「醋制」是中藥炮製中重要的炮製方法,中醫臨床常用醋與各種藥物共制,如常見的科用藥如醋柴胡、醋當歸、醋白芍等,治療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婦科疾病。

  「秘制」醋法

  將香附分成三份,分別用鹽、醋、黃酒浸泡,制丸服,可調經止痛。

  將地榆50克(燒炭),米醋50克,以水共煎服,適於血熱月經過多血熱崩漏

  又如《增訂經驗集》記載有治療赤白帶下的藥方:「貫眾一個全用,刮去皮毛……以米醋蘸濕,慢火炙熱,為末,空腹米湯飲下,每服二錢」,治濕熱引起的婦女赤白帶下,諸藥不能得效者,用此屢試有效。

  近年研究發現,食醋還具有美容駐顏的作用,經常飲用保健醋和醋製品能使皮膚光潔細膩,皺紋減少,容顏滋潤健美。長期堅持用稀釋的醋洗臉,還有利於面部的皮膚營養。

  將醋與甘油以5:1的比例混合塗抹皮膚,長期堅持能使粗糙的皮膚逐漸恢復細嫩;每晚就寢前用醋塗抹髮根的皮膚,還能減少頭皮屑的生成;如每晚臨睡覺前飲用少量醋,既有助於睡眠,又有利於皮膚的保養。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冬琪

來源:太平洋女性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