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社會觀察 > 正文

美國房東傷不起啊 付不出房租也不能趕

  在曼哈頓這個寸土寸金的小島上,能有一扇屬於自己的窗戶,眺望遠方,是很多上班族的夢想

      回中國聽人們說,一些房東是很牛的,特別是和在北京上海深圳這種地方。

  房子高興讓你住就住,不高興了就可以叫你搬。租房子是要給押金的,房租最低也是季付的。覺得缺錢花了,想漲房租就可以漲房租,你愛住不住,你不住自然有別人祝你要是敢拖欠房租,立馬給你掃地出門。多牛!跟以前的一些兇狠的地主一樣!

  有些博友建議我寫一些這方面的文章,其實,原來就發過這類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看我以前的一些博文了解一下:

  華人在美國當房東的煩心事 在美國低價買房子當房東賺錢 在紐約合租房子遭遇的冤枉

  美國每一幢大樓,不管在哪裡的位置,不管多貴,其中都有一兩套是給低收入者的。有一個朋友,住在曼哈頓,很新的一幢新的公寓裡,一問房租,才650美金,把我驚得半天合不攏嘴。雖然他的房子不大,一個筒倉(Studio),但是很新,在曼哈頓寸土寸金的地方,按市面價,至少便宜了一半多。

  隔壁租5000,你只能租1000,占便宜也能繼承

  在曼哈頓中央公園旁,算是美國紐約高級公寓,按現在時價租房子,一個一室一廳,至少在5000美元左右。但是,別以為住在那裡的一個個都是大富豪。

  有的家庭在40年或30年以前租下的房子,當時時價租金為300美金左右,一直延續下來,父承子,子承孫,即使到了今天,其它的房子月租噎漲到了5000 美金,房東也只能漲一點點價。如果房客沒說搬走,房東也沒法趕他走。如果房東強行讓他搬走,是違法的哦。所以很多時候,一些房東儘管看到隔壁一樣的房子,租金都是10倍甚至100倍,也恨得牙痒痒,早上看到房客還得微笑著說:早上好。

  不知道老友記>(friends)大家看過沒有,莫妮卡(Monica)租的那個房子,就是從她姑母那裡繼承下來的,一直租一直租很偏宜,位置就在中央公園附近。

  紐約有超過100萬套固定租金公寓,由政府同房東和租戶共同簽訂協議。這種公寓租金每年漲幅很小或幾乎不漲,租戶只要按時交房租,就不用擔心被房東趕走。

  紐約市的法律也從各方面保障租戶利益,讓租房的人有安全感。房東不能隨意增加房租、不能隨便毀約、不能趕走房客,在住進新房客前還必須將房屋重新裝修,房東負責提供房屋的日常維修服務。

  不能挑房客,否則被告歧視,美國房東傷不起

  如果你是房東,一個大肚婆來租你房子,你不租,因為她要生小孩,你怕鬧怕麻煩。如果這個大肚婆想跟你計較,那你慘了,你會被告歧視婦女。

  如果你看到印度人或者黑人來租房子,你因為不喜歡他們的味道而不租給他們,那你又慘了,你犯了種族歧視法。

  付不出房租也不能趕,美國房東很鬱悶

  如果租你的房子住的那家人,當中有一個人在伊拉克打仗戰死了,而他們家又正好付不出房租了,這家人如果還要住下去,你不但不能趕他們走,還要把嘴巴閉緊點,有牢騷都要發小聲一點。

  有房你別牛,貴了沒人租,有政府廉租房

  紐約市政府多年來一直實施廉租房政策,符合條件的中低收入階層每月用較少的租金就可以租到較好地段的一居室公寓。位於紐約曼哈頓下城的斯泰弗森特社區,就是一個典型的廉租房項目。從第14街到第20街的6個街區100多幢居民樓,專門面向中低收入人群,在這裡租戶可以以大約市價一半的價格租到不錯的公寓。

  上圖這套公寓的主人在那裡住了近12年,租住的是一套總面積約55平方米的一居室公寓。其中,客廳面積約26平方米,臥室面積約15平方米,有兩個壁櫥。這樣一套公寓在曼哈頓每月租金一般都在3000美元以上,而她只需付大約1500美元。


  斯泰弗森特社區的營運維護非常完善,每6年會為租戶重新粉刷公寓,並確保各種設施營運正常。如果住房出現水、電等問題,物業會立即上門維修。衛生間一直沿用二戰後的設計和用具,即使使用多年使用都沒有問題。

  另外,斯泰弗森特社區生活設施齊全,小區中心地帶有噴水池、供小孩玩耍的草地,小區24小時有保全巡邏。

  紐約曼哈頓斯泰弗森特廉租社區內,老人圍著噴泉散步

  斯泰弗森特社區項目始於1947年,最初的目的是為二戰退伍軍人提供廉價的住房,幾十年來逐漸演變成面向中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住房項目。一幢連著一幢的紅磚樓大部分是適合出租的公寓。這一項目由私人公司營建,但享受政府補貼,因此房租低廉,吸引了眾多申請者。

  說說在美國租房子的故事。

  剛來美國時,很多人都有合租房子的經歷。雖然來美國時帶了一些錢,但在十多二十多年前,人民幣和美金的兌換是9:1,甚至10:1,有誰捨得把錢都用在租房上?於是,與人合租,就成了划算又省錢的招了。

  這個情況在現在的中國大城市也很普遍,剛畢業的小年輕或外地來的打工仔,收入低又得有安身之處,跟同學親朋住在一起,既省錢又相互有個照應。

  只是在美國,剛來的人在合租之前就認識的概率相對較低,再加上人生地不熟,語言溝通又不靈便。所以,合租的狀態里情況不一,故事也多多。

  比如有的中國人,買了一個1房1廳,把客廳改為1房。有的恨錢的人更厲害,把廳弄成1個大房,還要加一個小房。房租不僅可以支付房貸,還多少有些節餘,房東自己就可以白住,挺美。還有更牛的,就是自己租了房子,再隔成小房間,分租給其他人,自己當二房東,又賺了錢又省了房租。

  當然,在美國,有些房子可以出租,有些不可以(coop),不過,中國人有的是辦法。不許租的房子,一般情況下,房東都會跟租客交代,說是他的表妹或者是表哥,總之都是家裡的親戚,老外看中國人都差不多,也辨別不出來。只是有時房客換了,老外房東就會感慨:這家的表妹表哥怎麼那麼多呢?

  (這種房子,經常也會出租,主人住一邊,租出去另外一半,租金可以還銀行貸款)

  還有美國華裔的設計師,結合中國和美國特色,專門設計很方便也很實惠,從幾個角度看上去都很豪華的別墅,房東和房客分開,租房子的人只用一層,甚或一間,但是拍相片給家裡人,一看,哇塞,大別墅哦,美國夢實現了.這款房子還獲得過建築設計獎呢。

  別墅的房東則可以理直氣壯的租房子出來。基本上,租出去的房錢,可以還銀行的貸款,幫了同胞,也幫了自己。

  好了,言歸正傳。

  很多年前,我剛來美國,也是去找房子,與人合租。

  一次,在報紙上看到租房廣告,要求一單身女性。房東是一個50多歲的先生,很小的1房1廳,廳沒有隔成小房子,總共看起來大概有40多平方,還有一條小狗。我問,你租哪個地方出來?我以為他還有別的地方。他說,就這裡。還問了我很多問題,不像房東倒像是相親,看他色迷迷的樣子,天啦,我終於明白他的意思了,我要付房租,還要當他的那個。嚇得我趕緊跑了。後來我想,也許是我誤會了別人的意思。

  在法拉盛,看到一房,在一大樓里,房東是來自福建剛剛結婚的年輕夫妻,在外地開餐館,很少回來。1房1廳,客廳改成了一個大間和一個小間,我當然是他們的表妹,或者表姐,沒問他們的年齡。

  我在那裡住著很開心,大多數時間只是我一個人,他們只有在一個月休假的時候才從外地回來,在紐約買東西、見朋友。紐約華人多,很多中國吃的用的在這裡都可以買到,紐約成了大家的第二個家鄉。

  (中文報紙上的租房廣告,女單房就是一人合租)

  我覺得很奇怪,既然這樣,為什麼要租這個房子呢?

  後來我發現,他們也是二房東,這裡是他們那些在外州打工、開餐館的人的根據地,所有的來信、包裹呀,都在這裡中轉,當然,來了人也住這裡,住幾天再分散到其他地方去上班。

  剛開始時,沒有人來,慢慢的,來人就多了。有時候,我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到的,反正他們經常就是睡覺,還有就是買很多好吃的自己來弄,我在時,他們也邀請我一起分享。我很好奇:「你們不是自己開餐館嗎?怎麼還回紐約來大吃大喝呢?」他們說:「只有在紐約才買得到這麼地道的家鄉東西。」

  有時候,福建老鄉大學畢業找工作,住這裡;跟男朋友吵架,也來這裡。反正這裡,就是他們的家鄉居委會或者生產隊婦女委員會。

  (美國有很多這樣款式的房子,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內部的設施齊全,有電梯還有洗衣房)

  那時候,我經常自己扛著攝影機,到處拍節目,還遙控我在中國的影視公司,早出晚歸,忙得不亦樂乎。中國和紐約時間相差12小時,所以,公司上班時間是白天,在美國就是晚上,經常打電話回中國。

  有一天晚上,我打電話時,隔壁一個男人的唿嚕聲透過用簡易木板隔的牆傳過來,聲音巨響,唿嚕聲伴著我和我的員工通話談工作,後來我想起很不好意思,

  他們怎麼看我呀?那時他們都知道認識我中國的男朋友,天啦,這件事情一直沒有機會解釋,但願他們有機會能看到我的這篇文章,洗清我的冤枉。

  可不巧,正好這時我的前男友這時也打電話給我。

  男朋友委婉地問:「你身邊有人?」

  一下蒙了,我怎麼解釋好呢?真像做了虧心事似的,我那個尷尬啊!本來我們隔著那麼遠的距離,就容易產生懷疑,這下可好了,被抓了個現行吧?真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那時候qq和視頻都不像現在那麼發達,難道我去把那位唿嚕先生叫醒讓他來給我洗刷清白?我都不知道他是房東的什麼人。也許,人家剛剛到美國,一路辛苦,肯定非常疲勞。我又怎麼好意思去打擾呢?

  不過,我實在覺得不能這樣對不起自己,只在那裡住了大概幾個月就搬走了。

  在美國,多數人都喜歡租房子,只是他們租房子不像中國人那麼摳門、小氣,儘管是租,他們也捨得花錢,要住的舒服。中國人即使有錢,一般也捨不得那樣花,覺得在給別人養兒子。所以,有錢的沒錢的,剛來美國的時候,大家在住的方面都是差不多情況。這是兩種文化心理差異造成的。

  不過,很多剛到美國的中國人,都有一段心酸史。

  90年底後期移民來美國的人,和以前的老移民不一樣,差不多在中國都有一定的基礎,我也和那些人一樣,那時候在中國有自己的公司,條件也還不錯,來這裡從零開始,真的需要勇氣。

  人生就是這樣,任何時候,任何困難,都可以挺過去,重新啟航、重新開始。有人問我放棄中國那些也是勤奮工作才有的舒服的一切,後不後悔,現在想想,好像也沒什麼。

  是塊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找到合適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夢想,你們說呢?

  在遭遇困難的時候,我經常安慰自己,儘管我還不算金子,我還是可以很自信地在美國買自己的房子,生活在自己的夢想里。

  生命的重量和品質不在於你擁有什麼樣的物質,而在於擁有什麼樣的精神和靈魂。當人有了夢想,然後為了這個夢想捨得放棄,也勇於追逐的時候,生命的賦予往往會讓你收穫更多。

  「安居樂業」這是中國的古話,所以中國人不管在哪裡,都喜歡置業,買房子。

  原來人們對美國的嚮往,所謂「美國夢」就是有車有房子(這裡說的房子很大程度上是說的別墅)。在美國的不少華人,辛辛苦苦掙了錢,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買房子

  買了一套兩套,一棟別墅兩棟別墅,一不小心,在美國就當上了地主,靠收租生活,這也是華人在美國的一種生活方式。

  美國置業是永久性的,可以傳給子子孫孫。

  現在,有不少美國的房地產公司,在網上拍賣房子,也有經紀人,把美國的房子介紹到中國,有些人沒有到過美國,卻買了美國的房子,租出去,當了翹腳房東。前面博文:在紐約合租房子遭遇的冤枉

      不過,任何事情都不是那麼容易,我前面的博文中有幾篇關於這方面的介紹:華人在美國當房東的煩心事

  其實,當地主靠收租生活的不僅僅是華人,也有很多老美買了房子,嘗到甜頭的老美。高娓娓在這裡婆婆媽媽,舉幾個例子,給有這方面興趣的博友們,看看他們是怎樣賺錢的,有這方面打算的話,就趕快動手,不要錯過了大好時機。

  這些房地產市場的投資者低價買屋,利用他們對物業知識的優勢,認為房地產市場噎到達谷底,加上抵押貸款利率低,儘快大手入貨,作為業主的投資,正在賺翻幾倍,經濟低迷的情況,成功投資做出相當不錯的回報。

  傑弗里雷曼Jeffrey Lehman

  購買地點:佛羅里達州南部

  物業數目:60間

  傑弗里雷曼,幾十年來,不斷在佛羅里達州南部購買公寓,別墅和單戶住宅,並出租物業,賺取最大的利潤。

  雷曼剛剛才購入一間1,300平方尺,三臥室的抵債房屋,售價為38,000美元,低於佛羅里達州房價的標準。七年前,這間房屋售價為14萬美元。房地產市產泡沫爆破之後,網上房地產網站Zillow估計其價值大約是10萬美元。

  然而,這間房屋需要重修一個新的屋頂,雷曼說,成本大約6,000美元左右,另外他會重新安裝新廚櫃,大約1,500美元。

  他說:「我可以輕鬆地以每月1,000美元租出去,大家都說我可以出租更高,但是,我知道目前的經濟狀況,我只想放鬆一點,找到一個好的租客,每月按時交房租。」

  他計算過,扣除房屋稅和其他費用之後,這間房屋將以每年20%的投資回報。這是一個巴菲特式的回報,甚至不包括升值潛力。

  莫辛格Mo Singh

  購買地點:達拉斯郊區

  物業數目:16間

  莫辛格正在處於購買的熱潮中。過去6個月,他購買了6個物業,幾乎所有位於達拉斯郊區,桑尼維爾和北梅斯基特的止贖房屋。

  購買鄰近地區的物業,主要為了方便,作為業主和房東,可以更有效率地管理自己的物業。此外,這些社區有大量的低價房屋。他說:「這一區的房價非常好,我沒有任何抱怨。」

  不久之前,莫辛格以47,500美元購入一個1,100平方英尺兩臥室的房屋,幾乎是原價89,000美元的一半。莫辛格以5,500美元進行維修和油漆,並計劃以每月900美元租給別人。

  到目前為止,找到好的租戶,並不是一個問題,莫辛格認為,他可以輕鬆地賺取10%以上的回報。

  目前,房地產投資只是他的一個副業,莫辛格在卡車製造公司擔任工程師,但是,他即將退休了。他說:「到時候,房地產的投資,將會是我的全職工作。」

  托馬斯Tom Gawronski

  購買地點:聖地亞哥

  物業數目:5間多單元的物業

  過去的8年來,退休的生化工程師托馬斯位於聖地亞哥的海灘避風港,噎建立一個地產小帝國,目前,他擁有5個多單元大樓的物業,他希望繼續擴大範圍。

  當評估物業時,托馬斯以即時回報來衡量,租金的費用,是否足夠支付房屋的開支,再加上一些額外的收入。

  位於聖地亞哥的海灘和太平洋街區,目前的房地產仍然有很高的要求,至少這裡的房價還是昂貴的,特別是靠近海邊的地區。但是,托馬斯清楚知道自己要尋找的目標。

  最近購物的三間物業,均是位於海灘社區,一個受歡迎,未受污染的加州海灘小鎮,如同50年代和60年代的優美海灘社區。

  托馬斯購買的三間別墅,總共為455,000美元,一個相對較低的交易,網上房地產Zillow估計,其價值超過650,000美元。

  位於海灘外的一個街區,這些單位必會容易出租,托馬斯需要先進行一些維修工作,包括其中一個單位的浴室排水管噎生鏽,另外兩個別墅重鋪松樹地板。托馬斯與他的經紀人艾利道格拉斯(ElleeneDouglas)先向銀行透支40,000美元,進行維修工程。

  現時,托馬斯每月以3,450美元租出三個單位。扣取按揭還款,每月1,700美元,房屋稅每月400美元和其他費用,如下水道和水費之後,每月賺取900美元,大約6%的利潤,而且,這只是其中一項的投資。

  朱莉Julie Fine

  購買地點:德州

  物業數目:4間

  當朱莉做一個新的房屋投資時,她會試圖尋找中等規模的家園,大約是1,500至2,000平方英尺,這樣會比較容易租給小規模的家庭,她說:「我儘量避免大規模的房屋,減少自己的開支,也可找到可靠的租戶。」

  最近的一項交易,位於德克薩斯州的特雷爾,一套三臥室和兩浴室的房屋,建於2006年。朱莉以43,000美元購入,只需要適度的維修。她計算過,每月可以收到至少1,000美元租金。

  朱莉以抵押貸款支付,她的回報可能較慢,但是,即使扣取每月的供款和其他的開支,她預期每一項的投資也賺到利潤。她說:「我的目標不算高,每間物業大約收到200美元的現金,有一些,每月只有140美元,有一些大約360美元。」

  如果房地產升值,她將會出售,以賺取更快速的回報,但是,目前,她打算保留這4個物業,作為未來幾年的收入保障。

  購買地點:亞利桑那州鳳凰城Phoenix,坦佩市Tempe,普雷斯科特Prescott

  物業數目:5間

  2009年3月,當房地產經紀人湯姆認為鳳凰城的房地產市場終於見底,他以20萬美元買入一間止贖房屋,把它進行維修和翻新。從此之後,他一直留意投資低價房屋。

  這幢房子,佔1,350平方英尺,三個臥室,一個游泳池。湯姆花了幾個星期,安裝新的廚房和浴室。在此期間,房地產市場繼續走下坡,他沒有辦法出售賺取利潤。因此,他決定租出去。

  他說:「這像是一個金礦。」

  湯姆以每月1,450美元租出去,以低稅率,一年只需供款821美元,每年盈利大約4,000美元。

  首個物業成功投資之後,他開始注意其他的單戶住宅,2010年,他以80,000美元的現金,購買位於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附近一個較小的單位,大約950平方英尺的兩臥室房屋。他的女兒是該間大學的學生,正在居住其中一個房間,於是,他把另一個臥室租給另一名學生。

  最近,他又購入一間普雷斯科特的別墅,這裡位於鳳凰城以北100英里,是一個受歡迎的度假勝地。他以850美元一個星期,出租這間渡假屋,如果他能保持相當穩定的假日租金,將會很快回報這項165,000美元的投資。

  過去兩年,湯姆噎購買了五個物業。目前,他正在緩衝中,等待還清投資的金額。他說:「現在,我暫時停下來,如果要再做投資,我需要先賣掉一些物業。」

  在美國,法律從各方面保障租戶的利益,讓租房的人有安全感。比如,房東不能隨意增加房租、不能隨便毀約、不能趕走房客,在新房客入住前還必須將房屋重新裝修,房東還負責房屋的日常維修服務等等。

  中國人喜歡買房子,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實。一般情況下,中國人到美國,先是租房子,勤儉節約地攢錢。然後付房子的首付,再銀行貸款,買自己的房子。有了第一套後,還有人抵押再貸款,買第二套、第三套……穩穩噹噹當上了房東,坐地收租。他們可以不上班不工作,只靠出租家中多餘的房屋,日子就過得挺滋潤。(見之前的博文《在紐約合租房子遭遇的冤枉》)我們開玩笑,管他們叫「地主」。從不完全統計來看,在紐約當房東的華人人數有5萬左右,他們每月的租金收入可達到300美元到數千美元。

  有人很羨慕地主們的收租生活,以為他們很是悠哉游哉。其實,箇中酸甜苦辣,用一句俗話來說,就是「只看到強盜啃雞肉,沒看到強盜挨棒棒」。

  在紐約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城市,當房東也不容易,房東和房客之間的關係,被視為紐約最緊張的人際關係之一。原因有幾:

  第一,紐約租金高,用收入的1/3來支付房租,當然會讓人心裡不爽;而房東也並不那麼好當,紐約的地產稅在上漲,電費水費也在上漲,可是一提加租就會遭房客的抱怨甚至抗議。

  第二,俗話說,不要讓敵人知道你的秘密。但房東通常是掌握房客秘密最多的人:工資收入、信用度、工卡號碼、移民身份等等,房東都了如指掌。有時候,就是這些秘密埋下了雙方反目成仇的禍根,一旦雙方關係惡化,彼此就要捲入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包括花錢請律師,上法庭打官司,結果是耗費大量精力財力,陷入精神緊張和焦慮之中。

  今天,我們來講講那些地主們「挨棒棒」的煩心故事。

  一個朋友,家在紐約,由於經常回中國打理生意,將她在紐約以及上州的房子出租。我們戲稱她是大地主。

  這段時間她很煩心,經常去法庭。原因是住在她房子裡的客人,沒有交租金,卻一直不搬走,所以她要請律師上法庭打官司,搞得焦頭爛額。

  她的這棟房子是一個大的house,可以住幾家人。5年前,這對夫妻剛租她的房子時,交房租很準時。於是,經常回中國照顧工廠的她,就把管理這棟房子的事情交給這對夫妻,委託他們代收房租。可慢慢地,這對夫妻不僅自己的房租不交,連其他房客的房租也裝進腰包,害慘了這位朋友。

  現在,銀行的貸款她交不了,那對夫妻也沒有被趕走。每次法庭開庭都有幾個月的間隔,在打官司期間,那對夫妻就優哉游哉地「合法」免費地住在她家裡。

  她還算不幸中稍微萬幸的一種房東。不用天天和房客見面。更慘的是那種一套房子,自己住一間,分租給房客一間的人。上了法庭,大家像仇人一樣,下了庭還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那才叫難受哦。

  近段時間,出現了專業「磳房團伙」,利用華人房東急於出租的心理,上門租房,在交一個月押金和房租後,搬進來就不再交房租,直到房東無可奈何請律師把他們告上法庭時,這些專業的磳房人噎免費住了半年以上。

  媒體也經常報導這類事情,僑報記者林菁就報導了這樣一個故事:

  布碌侖一華人房東懷疑房客在家中釋放有毒氣體,多次報警和報告消防局,但消防局卻查不出任何異樣,事情不了了之。房東想把房客趕走,但房客賴著不走,房東一家人每天擔驚受怕,他們到醫院急診,裝攝影鏡頭,還把家裡的樓梯、窗戶和門用塑料封起來,全家人的精神幾乎處於半崩潰狀態。

  房東陳先生三年多前在布碌侖賓臣墟買下一幢樓房,自己和太太及女兒住在二樓,一樓出租。去年夏天,兩名亞裔人看到中文報紙的招租廣告後前來租房。據陳先生說,兩人30歲左右,男的是越南人,自稱做鑽石生意,女的是韓裔,自稱是護士。陳先生覺得他們收入應該比較穩定,就把一樓兩房一廳租給他們,租金1250元。

  但是不久後,陳先生發現男女房客身份可疑,女房客整天呆在家中,男房客在附近開酒吧,半夜三更經常有女孩進進出出。接著,他發現一樓經常飄出異味,像香料、酒精,或燒焦味。他懷疑房客從事販毒生意,甚至有意要毒死他們家人。陳先生說他太太和女兒有一次暈倒,有一次到急診室,但醫生說是一般腸胃炎。

  陳先生多次報警,但警察無能為力,消防局也來了三次,但檢查不出有什麼怪異的空氣。

  最後他只好請律師到法庭申請驅逐令,他和房客沒有簽約,法官下令房客必須在2月月底之前搬走,屆時如果房客不搬,房東將要求法警把房客強行驅逐出去。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新浪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