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中國「左派」們談朝核危機

「中國關於朝鮮核子試爆對策」研討會紀要
  摘要:
  孔慶東教授認為,朝鮮核子試爆沒有什麼錯,甚至可以說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
  張宏良:小兄弟有了核武器,對大哥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韓德強:朝鮮核子試爆有道理。
  楊思遠教授:朝鮮有充分的理由搞核子試爆。
  左大培研究員:朝核引發核軍備競賽,當前的局勢搞軍備競賽對中國有利。
  甄為民:如果朝鮮失利,接下來必然是對社會主義歷史的控訴,共產黨最後合法性的喪失,中國將陷入更大的危機之中。
  司馬平邦:不能孤立朝鮮,在媒體上被醜化的金正日,恰恰是一個有作為的領袖。
  主持人徐亮總結?:絕對不可在實際上孤立制裁朝鮮。一個反對西方霸權的有核國家朝鮮,目前對我國是有利的

  2009年5月25日朝鮮進行了核子試爆,引發國際社會的熱烈反應。中國作為朝鮮的友好鄰邦和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對於這個事件的態度和反應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中國需要正確地應對國際社會的反應,更需要從自身國家安全利益和中朝友誼出發審慎地做出恰當的回應,避免陷於國家安全利益受害和中朝關係惡化的不利境地,要認清當前的世界格局和西方對待中朝的態度,並洞悉其紙老虎的本質,不為一時的西方輿論所脅迫而做出追隨西方孤立乃至打壓制裁朝鮮的錯誤決策。當前,國內不少媒體輿論受到西方勢力滲透的影響,幾乎一邊倒地站在西方立場為西方出台制裁朝鮮的措施而鼓與呼。在這種情勢下,中國的愛國力量更是需要清醒的認識。為此,烏有之鄉於2009年6月6日舉辦了專場研討會,邀請一些學者圍繞朝核問題在國內外的影響,對當前世界局勢的衝擊,以及我們應該採取的戰略戰術等問題,在理論與實踐等不同層面做了分析,現將主要觀點整理如下,以供參考。
  國內外反應
  這次研討會的主持人北京外國語大學青年教師徐亮首先介紹了這一事件的背景、過程及最新進展,各國對這一事件的反應,以及我國國內的不同觀點。(1)韓國宣布加入反核擴散條約,聲稱將對朝鮮進行「懲罰」,發布了禁防令,韓國總統李明博召集安全會議,要求朝鮮重返六方會談,5月30日宣布已厭倦對朝鮮發布「警告」,聲稱為了保護自己,已做好防範準備;(2)日本宣稱已做好準備防止威脅,國內在討論是否「先發制人」問題,宣布將「強化制裁」;(3)美國表示極為關注,將採取行動,宣稱如爆發戰爭,將會參戰;(4)印度表示「擔憂」;(5)德國表示「譴責」;(6)歐盟表示「不安」;(7)俄羅斯推遲了與朝鮮的相關會議;(8)聯合國召開緊急會議,但尚未就制裁達成一致。我們中國也就這一事件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堅決反對並表示「強烈譴責」,國務委員陳至立推遲了對朝鮮的訪問,外交部發言人答記者問時表示中朝是「正常的國家與國家的關係」,已同意對朝鮮進行制裁。
  我國國內對這一事件的立場與觀點,大致可以分為六派:(1)「西化派」,完全站在美國的立場上,要求放棄「中朝友好條約」,對朝鮮實行禁運等制裁措施;(2)「旁觀派」,讓朝鮮自己去「折騰」,中國不必過多介入;(3)「堅持六方會議」,要求朝鮮重返六方會談,在這一框架內實現朝鮮半島「徹底無核化」,這一派在主流輿論中占據主流;(4)「冷靜處理」,認為對這一事件不要過敏,不會引發軍備競賽;(5)「支持朝鮮」,認為這一事件責任在美國,中國應支持朝鮮,進行新的「抗美援朝」,這一派在愛國知識分子及民眾中占據主流;(6)「全面控制朝鮮」,認為中國應趁此機會通過停止援助等方式,全面控制朝鮮,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這是一種「右翼民族主義」的言論。
  朝鮮核子試爆是沖誰去的?
  朝鮮核子試爆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反應,但是各方反應實際上很不一樣。有學者在發言中提出,我們首先要看清基本形勢,朝鮮核子試爆是沖誰去的,是沖中國嗎?與會學者一致認為,顯然不是沖中國來的,而是沖美國去的。朝鮮核子試爆主要是美國逼迫出來的,是朝鮮反抗國際壓力,保衛自身安全被迫所為。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左大培研究員在發言中認為,朝鮮從南斯拉夫的米洛舍維奇投降被審判和伊拉克的薩達姆沒有核武器反抗失敗被絞死的先例中得到了教訓,只有搞出核武器,才能夠對付美國真正保證自身的安全。
  北京大學中文系孔慶東教授認為,公正地看,朝鮮核子試爆沒有什麼錯,甚至可以說是「毛澤東思想的勝利」,1964年的中國和現在的朝鮮很相似,內外都很困難,但就在那樣的情況下,我們搞出了原子彈,當時西方和美國也是攻擊我們,甚至不是「流氓國家」那麼簡單。另外,從歷史上看來,對於朝鮮來說,誰是它最好的朋友,誰是它的依靠?還是中國。誰最希望中國和朝鮮掰了?是美國,它可以藉此實現「吞吃中國」的圖謀。
  既然如此,朝鮮核子試爆,首先是沖美國的,不是沖中國的,中國根本不必向美國的態度靠攏。
  朝鮮核子試爆對中國有什麼不利?
  認清了朝鮮核子試爆是沖美國去的,那麼在當前的世界格局下,這對中國有什麼不利?有學者在發言中提醒大家深思。與會學者基本上認為其實對中國沒什麼不利,不會直接傷害到中國,中國要搞好同朝鮮的關係,只會對中國有更多的好處,相反如果搞壞兄弟關係,好事將變成壞事,加大我國周邊安全壓力。
  中央民族大學張宏良教授認為,從大處來看,90年代以來,核武器在向亞洲集中,向中國集中。在中國周邊,美國有十個軍事基地,又與韓、日有軍事保護條約,除蒙古外,已形成了對中國的核包圍圈,中國要「崛起」或有一個安全的空間,必須打破這一包圍圈。右派知識分子提出的「中國如何應對一個有核鄰居」,是一個偽命題,美國在中國周邊有十個軍事基地,日本的核武器隨時都可以造出來,所以中國不在乎多一個「有核鄰居」,關鍵是人家是否與你一條心,如果小兄弟有了核武器,對大哥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有學者認為,現在東北亞是世界三大經濟中心之一,發展勢頭很快,這在西方金融危機之時尤為突出。我們可以看看朝核問題的時機,中日韓三國達成了貨幣互換的協議,中國與俄羅斯、歐盟、東協也達成了貨幣互換協議。中國與東協的關係,美國可以用南海問題牽制我們,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美國可以用中亞問題牽制我們,中國與歐盟的關係,美國可以用南亞、中東、科索沃問題加以牽制。而朝鮮核問題,則是美國牽制我們以及我們與韓國、日本關係的一個重要手段,這對我們有點不利。現在的情勢,比以前的「新月形」包圍圈更加嚴重,是一種「立體合圍」的態勢。這次朝鮮核問題,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調子不高,而我們中國的調子反而高,這是06年以來的一個重要變化。這次蓋特納來訪,在增持國債、人民幣升值之外,就是在朝鮮問題上探中國的底,我們應該有所警覺。
  給予朝鮮實際支持,搞好兄弟關係,絕不孤立或制裁朝鮮
  分析了基本形勢之後,大家提出了各種應對方針。當前而言,大部分學者不贊成譴責朝鮮,有的學者認為要譴責也只能是表面上的,這僅僅只是說給西方媒體聽的,而在對待朝鮮的實際政策方面決不可跟著西方走,與會學者一致認為要給予朝鮮實際支持,搞好兄弟關係,絕不孤立或制裁朝鮮。
  中國社會科學院左大培研究員在發言中提出,我們要注意中國和越南交惡的教訓,美國在中越關係惡化中漁翁得利,越南現在和美國的關係居然比中越關係更好。現在美國是在挑撥中國和朝鮮之間的關係,讓中國充當美國的打手,讓中國出面制裁朝鮮,然後美國和朝鮮可能暗中接觸,而後美國會充當好人,扶植一個有利於美國的朝鮮政權。現在右派在煽動我國的輿論制裁朝鮮,陷入美國的詭計中。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
  原新華社高級編輯熊蕾發言說,鑑於歷史上中越關係的教訓,中國不能第二次犯傻。自己給自己拔刺的思路要轉變。歐巴馬6月4日在埃及開羅大學的講話中說:「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權規定誰該有核武器」。這一點說明美國和朝鮮可能在私下裡已經有溝通。如果中國還急於去譴責朝鮮,以鄰為敵,將朋友變成敵人,那將是非常愚蠢的。
  楊曉陸發言時說,朝鮮是中國的鄰居,這是更改不了的事實。只有一個友好的朝鮮對中國才是有利的。中國將一個有核的國家朝鮮視為敵人或威脅則是愚蠢的。中國和朝鮮黨政軍最高層應當立即接觸,推遲陳至立訪問朝鮮並不明智。中國應當做好一定的軍事準備,不能再買美國的國債,應當儲備戰略物資。
  中央民族大學張宏良教授認為,目前朝鮮核子試爆事件的發展有三種可能性:(1)朝鮮拖住東北亞的力量,對東南亞形成一種牽制;(2)朝鮮被納入美日的勢力範圍;(3)朝鮮走向殖民化或半殖民地化道路,與美日結盟。這三種情況,後兩種都對中國很不利,我們應爭取第一種。
  美國通過阿富汗戰爭形成的軍事基地,已形成了對中國的包圍,中國不僅在石油資源等經濟利益上受損,而且蒙受著戰爭的威脅,朝鮮如果被占領,下一步的目標便是對準中國,如果說阿富汗戰爭是對中國「捆腿」,朝核問題便是對中國「捆胳膊」,最後將要對中國下手,在這種情況下,不僅中國的「崛起」不可能,而且生存也受到極大的威脅。
  但美國與西方也面臨巨大的問題,那便是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這一危機現在看似平靜,但下半年必將會以激烈的形式再次爆發,這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機會。所以在戰略上,中國必須聯合朝鮮,至於如何聯合,是戰術問題,至少可以「表面上進行道義譴責,實際上給予政治經濟的支持」,如果與朝鮮決裂將是死路一條。朝鮮與我國東北各地方連接在一起,又是東北亞政局的關鍵所在,對於我們中國很重要,所以於公於私,我們都應該支持朝鮮。無論從中國的民族利益,還是從擺脫殖民體系、消除核武器對人類威脅的道義角度,中國都應支持朝鮮。另一方面我們應該明確,朝鮮進行核子試爆,不是挑戰,而是要生存的空間,朝鮮不想打仗,而是被逼的,從這方面講,我們也沒理由制裁朝鮮。
  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認為,應對朝鮮核子試爆,我們也可以學習一下美國的「兩套政策」。也可以在表面進行譴責,但這是給西方媒體聽的,就像歐美的宣傳一樣,我們應該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首先要與朝鮮開展積極、務實的磋商,在輿論上要改變態度,不要老跟在美國後面,渲染對朝鮮的敵對、冷漠情緒。有一段時間,我們的媒體老是跟著美國講朝鮮的政治笑話,其實這是美國一貫的手法,針對過蘇聯、中國,現在又針對朝鮮,不過是換了對象,諷刺政治領導人的愚昧、專制、蠻橫等等,我們的媒體也跟著他們這樣講,是很成問題的。我們要正面報導朝鮮(當然朝鮮對中國的報導也不友好,這是雙方的責任),不要總是將朝鮮妖魔化、醜化、扭曲化。
  其次,我們要加強援助,不要怕宣傳。美國援助朝鮮一百萬美元,就嚷嚷得全世界都知道,我們援助了那麼多,卻不見宣傳,像做了見不得人的事似的,這樣的心態不對。我們要給朝鮮急需的安全感,和物質利益上的實惠。我們改革開放了30年,在物質上有了極大提高,我們也應該讓朝鮮人民分享一下「改革開放的成果」,要幫助朝鮮把生活水平提高到我們80年代末的水準,現在他們的水準還在我們80年代的初期,這樣可以取得朝鮮政治上的信任。另一方面,從我們自身的國家利益來說,我們應該認識到朝鮮的重要性,逐步恢復過去的「勢力範圍」。明朝時,豐臣秀吉入侵朝鮮半島,萬曆皇帝舉全國之力對朝鮮進行支援,就是認識到了朝鮮對中國的重要性,50年代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也是同樣,我們支持朝鮮,也是在保衛我們的國家。
  第三,我們要保持冷靜,靜觀其變,做好準備對付美國的「兩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韓德強副研究員在發言中認為,中國不一定要「譴責」朝鮮,朝鮮的選擇有它的道理,在一個無政府狀態的世界體系中,只有各方力量達到平衡才能相互制衡,而其前提則是各國都有力量。在這個意義上,一個國家應該有自己的「核權」。如果說要「核不擴散」,那就應該所有的國家都取消,這才是一種「普世價值」。朝鮮核子試爆有道理。
  另一方面,在現有的國際關係體系中,美國和西方打著「替天行道」的旗幟,但他們在南斯拉夫、伊拉克戰爭中的表現,讓人看到了它們「替天行道」的虛假,以人家有核武器發難,結果仗打完了,又說沒有查到,這不是滑稽嗎,不是「虛假」嗎?認清了它們的虛假,才知道什麼力量最能保護自己。
  中央民族大學楊思遠教授認為,看待朝核問題可以有三個維度,首先從世界體系的角度去看,這是雅爾達體制逐漸終結的表現,在冷戰之後,東德融入了西德,中國、越南進行了改革,朝鮮核問題也是這一總體進程中的一部分,其中有意識形態的對抗,但不能僅僅在舊的世界體系中來看,而應在世界體系演化與轉變的過程之中來看;其次,從中朝上千年的「大歷史」角度來看,中國從秦漢開始一直奉行「遠交近攻」的戰略,而朝鮮則一直是中日關係的緩衝帶,我們應該對其戰略地位有充分的認識;再次,從中國的內政角度去看,外交是內政的延續,我們以前與朝鮮的關係,建立在社會主義、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的基礎之上,而現在除了愛國主義之外,我們的社會主義、國際主義都很淡漠,這是值得反思並加以調整的。朝鮮核問題的處理,不僅對中國的「崛起」,對中國的「安全」也都是絕對重要的。綜合看來,我們沒有理由譴責朝鮮,朝鮮有充分的理由搞核子試爆。
  中國不怕軍備競賽
  司馬平邦在發言中指出,在朝鮮問題上,是中國的意識形態、媒體在變,而朝鮮則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我們對此應持一種反思的態度。認為朝核問題將引發新一輪的「核競爭」是錯誤的,朝核問題在軍事上也不會演化成大的戰爭。
  中國社會科學院左大培研究員認為,「不競賽」更不安全,我們雖然在表面上可以不講軍事競賽,但是要有決心要把中國的軍事力量搞上去,這才是根本的解決之辦法。我們要破除自由派羅織的謊言,第一,朝核引發核軍備競賽,當前的局勢搞軍備競賽對中國有利,對美國不利,美國已陷入經濟危機,搞軍備競賽將把美國拖垮。第二,中國經濟目前需要轉型,實現產業升級,搞軍備競賽,有利於復興軍工,把中國拉強。第三,搞軍備競賽,有利於我國技術升級,是解決產能過剩的好辦法,也是應對危機,解決內需的好辦法。搞軍工能夠拉動內需,解決就業,朝核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
  有學者在發言中認為,六方會談是53年停戰談判的延續,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的企圖,在必要時我們可以做和平體制向戰爭體制的調整與轉變。
  丟棄朝鮮會危及中國自身安全
  甄為民發言時說,我們應該首先明確一點,對於中國來說,「放棄朝鮮就等於放棄和平」,而不是「制住朝鮮就會有和平」,從最近歐巴馬、李明博的表現來看,可以說戰爭的危險在增加,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其次,在國內,我們要防止「西化派」誤導我們的外交政策。他們拿「核競爭」、朝鮮「接班人」問題來解釋朝鮮核問題,不具備太大的說服力。朝鮮核問題是美國刺激出來的。伊拉克戰爭中美國的表現,讓朝鮮看到只有發展核武器,才能維護國家的安全。「西化派」的宣傳對美國有利,符合美日韓的戰略利益,與中國的戰略利益背道而馳。
  再次,我們應該認識到,朝核問題是關係到我們國內政局的重大問題,如果丟了朝鮮,沒有人能擔當起這麼大的罪責。可以想像,如果朝鮮失利,接下來必然是對社會主義歷史的控訴,共產黨最後合法性的喪失,中國將陷入更大的危機之中。這是國內右派樂於看到的,但也是愛國知識分子與老百姓所不能答應的。
  蘇鐵山發言時說,朝鮮問題涉及國家安危,對外交部的那個聲明不是讓人很滿意。中國不能放棄朝鮮,否則可能危及中國政權安穩。
  中國外交政策需要反思
  北京大學孔慶東教授認為,朝鮮進行核子試爆,某種程度上也是在對中國說,「忽視小弟久矣」。這提醒我們反思我國外交上忽視東北亞的問題。有學者研究員在發言中認為,我們應該重視東北亞的戰略利益,鞏固朝鮮,鞏固我們與朝鮮的關係。
  司馬平邦發言時說,我們的對朝政策應該有延續性,因為歷史關係的形成是國家利益、制度利益積累的結果,我們現在應該摸清各方的底細,再做出我們的立場,不能孤立朝鮮,在媒體上被醜化的金正日,恰恰是一個有作為的領袖。
  在外交上,我們應該反思一下「不結盟」的外交政策。由於這一政策,中國沒有國際空間,在很多問題上面臨尷尬。我們應該有一個外交聯盟,發展我們在政治、軍事上的地位,應該有一個明確的政治方向,在輿論上應該有一個釐清,逐步建立一個新的聯盟。
  有學者發言時表示,對我們中國的表態這麼快、這麼激烈感到很驚訝。我們國家外交的總體方針,中國應該不是做某一個大國的附庸,而應該在國際關係的均衡中發揮「制衡」作用,在此基礎上謀求民族的整體利益。
  中央民族大學張宏良教授發言時提出,「十七大」的報告中,對我國的外交方針做了調整,從「韜光養晦」調整為「秉持公道,伸張正義」,這是一個重大的調整。以前我們「裝孫子」不是要「當孫子」,要真的「當孫子」就沒有必要裝了。我們「裝孫子」是為了能有出頭之日,而不是裝成了真的。這麼多年我們受了那麼多窩囊氣,現在是該「秉持公道,伸張正義」的時候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韓德強副研究員在發言中認為,我們應該反省中國的外交政策,我們是有大國胚子卻不做「大國夢」,被人家逐步蠶食侵吞。沒有一個大國夢引導,必將被消滅,我們應該發展主動性的外交政策,有理念指導的外交政策,而不是被動地應付。一百多年來,兩次中日戰爭、抗美援朝,朝鮮問題都是中國近現代轉折中的重要因素,我們應該重視。
  最後,主持人徐亮在大家發言的基礎上進行了總結,他指出:
  第一、不可聽信某些輿論任意誇大朝鮮核實驗對中國的危害,更不可跟隨西方孤立甚至制裁朝鮮。中國實際上周邊的有核國家以美、俄最多,印巴都擁有核武器,但是卻維持了和平,使兩國對峙沒有發展成第三次印巴戰爭。
  第二、一個基本的判斷是:美韓日在朝鮮沒有核武器的時期沒有動手打擊朝鮮,現在擁有了核武器就更不可能打擊朝鮮了。中國必須堅定地維護東亞和朝鮮半島的和平,這一要求包括不允許打擊朝鮮。中國應當利用中朝建交和互助條約的紀念日大做文章,大張旗鼓地紀念中朝的友好關係,以不確定的威脅迷惑美國的戰略判斷。尤其是美國方面的智庫,如美國前副國務卿更是認為美國和談的大門始終對朝鮮打開。這個姿態比中國要高的多,現在給外界的感覺反而是美國和朝鮮的關係比中國更好。這是中國外交的失誤造成的。
  第三、中國的政策是:絕對不可在實際上孤立制裁朝鮮。因為朝鮮政權的崩潰或投靠西方,任何一個結果都只能導致朝鮮更加憎恨中國。中國要做的事情是積極和朝鮮進行溝通,爭取朝鮮跟中國保持友好關係,努力安撫各方,使各方的反應維持在不足發生衝突的狀態。
  第四、我們必須了解,一個反對西方霸權的有核國家朝鮮,目前對我國是有利的,實際上增強了中國在東北亞的安全性。

  與會學者一致認為要給予朝鮮實際支持,搞好兄弟關係,絕不孤立或制裁朝鮮。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680587-1.shtml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