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世界報:習近平與抗拒民主心理

作者瑞迪

烏克蘭危機背景下發生的馬航班機墜毀事件和中東地區的巴以武裝衝突是法國媒體周五特別關注的國際話題。各報也都報導、評論了本應確定歐盟機構新一屆領導人名單的歐盟峰會。《世界報》駐京記者今天發表文章,分析習近平嚴厲打壓關內民主的聲音的政策;《世界報》和《費加羅報》經濟版都特別發表文章,關註標志雪鐵龍集團在中國的發展;《費加羅報》的暑期專題今天報導了瑞楓奧塞斯酒莊的中國製法國特級葡萄酒。

《解放報》和《費加羅報》周五都以馬航MH17班機在烏克蘭境內機毀人亡事件開篇。《費加羅報》頭版標題寫道:這架波音777飛機墜毀事件加劇烏克蘭危機。該報社評文章認為,馬航班機被飛彈擊中墜毀事件成為烏克蘭危機的轉折,因為在這場在全球範圍內展開的傳媒與外交大戰中,肇事者輸了一場重要的戰役。《解放報》的社論文章指出,墜機慘案重新提醒人們烏克蘭處在戰爭中,應當促使國際社會為這場發生在歐洲的戰爭尋找解決辦法。文章批評法國政府腳踩兩條船,一邊聲稱支持制裁俄羅斯,一邊繼續向俄羅斯海軍提供戰艦。

「中國:習近平與抗拒民主心理」,這是《世界報》駐京記者Brice Pedroletti中國主題文章的標題。文章針對習近平上任以來對國內維權人士的嚴厲打壓,寫道,在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最好不要是民主派。公安部門對活動人士、律師以及公知的打壓顯示,在開放與顛覆之間那條由政權任意劃定的紅線已經倒退了很多。數不清有多少人因為「尋釁滋事」罪名被逮捕、審判和判刑。一系列新規定讓記者、學者和非政府團體守規矩;那些出頭者被迫在電視鏡頭前懺悔,儼然一幅極權體制的漫畫,境外敵對勢力這種陳詞濫調又重新出現。

家庭經歷使得人們都以為習近平思想會比較開放,但這篇文章認為,這些經歷恰恰更堅定了習近平要挽救神聖遺產的決心,而那些民主派或貪腐官員都是可能使他的「中國夢」破產的潛在掘墓人。文章認為這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清純隊伍的強迫性意念,指出,這種不言其名的緊急狀態與當局目前開展的反貪腐大戰密不可分。習近平的整黨努力讓人想起薄熙來在重慶的掃黑運動,更讓人想起毛澤東時代同樣的清純隊伍的執拗。清純隊伍的武器就是中紀委,而中紀委在習近平領導下已經上升為全方位的道德恐怖工具。文章指出,要透視中國局勢,就必須了解一個常常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政治遊戲:執政當局不能明確定位左或者右,必須保證綜合各種不同思潮。打擊諸如石油、電業或者央視等幫派時,習近平的目標是那些中國政治光譜中位於左翼的、保守的、有民族主義色彩的幫派,他以市場改革或取消勞教等措施來安撫右翼,但也毫不猶豫地犧牲了那些認為應當結合西方治理模式與共產黨政權建立以前的中國民主傳統的所謂「激進自由派」。文章認為,習近平這樣做既是出於政治謀劃,也是出於信念,他是中國模式的頌揚者,認為一切勝利都應歸公於黨,任何走向民主的變化都會讓黨遭殃。但這篇文章指出,既發動群眾運動,又壓制一切批評聲音,這種戰略有可能讓「中國夢」變成一個轉眼即逝的遐想。

法國汽車製造業龍頭企業標誌雪鐵龍今年上半年在中國的銷售量超過了法國。《世界報》在經濟版發標文章:歐洲與中國,標誌雪鐵龍形勢大好的兩大發動機。費加羅報經濟版也做了同樣報導:歐洲與中國的活力支撐著標誌雪鐵龍。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劉詩雨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