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微信發照片 千萬別傳「原圖」

網際網路的坑深不見底。WiFi自動連接可以推測你到過某地,你在微信里發的那些照片或許也會暴露你的位置信息。防火防盜,先防照,我們和陌生人的距離往往只差一張照片。

在天涯看到一個故事,一女生帶著老公的平板去閨蜜家玩,打開iPad發現wifi自動連上了。

女孩拿出手機嘗試了一下,卻發現連接需要密碼。

閨蜜在洗頭髮,女生裝作不經意問了一句,你家wifi沒密碼嗎?閨蜜沒在意,說需要啊。

女生的心瞬間沉了下去。

網友紛紛表示樓主悲劇了。

段子的真實性先不論,卻暴露了一個被我們忽視的問題,手機會泄露隱私。

WiFi自動連接可以推測你到過某地,你在微信里發的那些照片或許也會暴露你的位置信息。

昨晚小妹和同事噠噠君約好一起聚餐,發了一張火鍋店原圖,噠噠君就準確找到了位置。

沒事愛玩電子產品的噠噠君告訴小妹,僅憑微信聊天中的一張「原圖」,就完全可以找到火鍋店的具體位置。

看起來高智商的背後,其實得感謝智慧型手機里的照片定位系統。

特別是照片原圖,分分鐘暴露你的位置信息。

小妹沒事喜歡拍照,手機里保存著大量生活照片。

小妹試著將自己發過的圖片定位,一天的活動清晰呈現出來。

細思恐極。

好友的照片定位,行程一目了然

原來,現在任何智慧型手機拍攝的照片,都含有一個叫Exif參數的東西。

它還包括光圈、快門、ISO、白平衡、日期時間等各種圖像數據,最關鍵的一項是,位置信息。

如果沒有經過人為處理,這些圖片的Exif參數會一直存在。

拍照時因為軟體調用了Exif中的GPS全球定位系統數據,這些來自於手機內部的傳感器以及陀螺儀的數據,把拍照時的位置時間等一點不差地記錄了下來。

於是在朋友圈po的照片,完整展示了一天的蹤跡,也就不難解釋。

在照片上附加定位信息本來是件好事,它可以根據地理位置對照片進行分類。

但一不小心被有心之人利用,後果難以想像。

總有人會對你的隱私動一點歪腦筋。

粗心的父母們發出孩子照片,因為定位信息,給了人販子可趁之機。

安徽衛視《誰是倖存者》,曾做過一期拐騙兒童的測試節目。

由主持人扮成騙子,利用父母曬在朋友圈的孩子照片,得到孩子的位置信息。

父母帶孩子去餐廳或公園,因為點單或上廁所,單獨留下孩子幾分鐘,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殊不知就是這幾分鐘,別有用心之人就打起了你孩子的主意。

通過照片知曉孩子的位置,再利用照片降低孩子的戒備心,一番巧舌如簧的哄騙之後,孩子就跟著騙子高高興興地走了。

雖然這只是一次測試,但如果是真實事件,後果實在無法想像。

同樣,一個定位,也許會危及自己和家人的人身財產安全。

2016年有一則新聞,李先生攜家人出國旅遊。

回家發現,家裡鎖孔里有半截鑰匙,頓覺不妙的他打開房門發現,衣櫃內的5個品牌包、7件鉑金首飾等共計價值10萬餘元的物品被盜。

最後,警察通過監控發現,作案的是李先生家曾經的保姆黃某。

原來,某天她在朋友圈看到李先生曬出的多張國外旅遊照,確認家中沒人後,起了邪念,趁著夜色,溜進了李家。

同樣的,對於貓奴們來說,給自家的「主子」拍照再供眾人吸食再開心不過。

你的貓或許不會泄露你的秘密,但它們的照片就說不定了。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歐文·芒迪創立了一個名叫「我知道你的貓在哪兒」的網站,警示人們毫無顧忌地上傳照片,十分容易暴露隱私地址。

貓奴們的地址信息覆蓋了整個曼哈頓街區

網際網路的坑深不見底。

一張圖就能讓你「人財兩空」,一個定位就能讓人毫無隱私,電子設備帶來了便利,同樣也帶來了隱患。

你以為關掉GPS可以鬆一口氣,有人卻能通過一張普通的微博配圖,上演一出推理大劇。

央視記者徐莉在網購平台上匿名發了一張鞋架好評的照片,就掀起了網友們的一波推理。

網友首先評論,「這鞋架這麼高?經鑑別,應為未婚男女同居。」

隨後有人跟帖,從地面狀況推測房子是租的,根據鞋子推斷是某運動品牌的狂熱愛好者。再根據鞋碼推斷樓主的身高,最後推斷其為體育學院畢業。

最終有網友搜到了帖主在MSN上開通的博客,並從中找到了一樣的圖片。

網友們從其房間結構猜測所處北京的租房地段,通過樓主ID猜測其中文名,到租房網上尋找相關信息,最終鎖定了樓主的身份。

同樣的事還發生在演員王珞丹身上。

網友羅某曾在網上發帖《我是如何推理出王珞丹住址的》,靠著王珞丹微博上的幾張配圖便推理出她具體的公寓住址,他只用了40分鐘。

王珞丹在微博上po出的照片

首先,他用GoogleEarth,截取了一張北京城區的俯視圖,並將其劃分為A-I九個區域。

再根據王珞丹2010年3月6日13:50的一條微博,從家裡吃過午飯往攝製組趕的時間,卻在「四環堵死了」,確定她家不在四環以內。

之後,王珞丹又曾說過在中關村開車需開導航,排除了位於北京中心城區的E區域和A區域。

排除居住過的區域B和F,根據四環堵車路段和小區新舊程度暫時排除了其他區域。

鎖定了C區域。

然後,通過王珞丹微博配圖對比了GoogleEarth衛星圖,確定其小區的裝修樣式與中庭有三個正方形花壇。

最後經過實地考察,比對王珞丹po的照片,準確找到她所居住的小區,一場推理遊戲「成功」落幕。

當然,也有反面案例。

2012年,美國軟體廠商McAfee創始人約翰·麥克菲(John McAfee)因涉嫌槍殺鄰居,逃亡出境。

之後,一本反傳統的另類雜誌《VICE》刊登了一張McAfee的照片,標題則是「We are with John McAfee,suckers(傻瓜,我們現在正和John McAfee一起呢)」。

照片詳細信息截圖

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張嘲諷警察的圖片,成了找到McAfee的關鍵線索。

原來,《VICE》雜誌無意中透露了該圖片的Exif參數。通過數據,警察發現照片中McAfee所在的位置是瓜地馬拉某處。

根據Exif信息嵌入的GPS數據找到的照片拍攝地點

通過一張照片找到嫌疑人無疑是好事。

但現代人常態的「曬」照片,暴露隱私不說,或許還會啪啪打臉。

GPS就是血淋淋的現實。

一個定位,打臉了一批批*****說謊的人。

少一分尷尬,多一分安全,如何關掉手機的定位系統顯得很有必要。

蘋果手機照片定位關閉路徑:設置→隱私→定位服務→相機→永不(安卓黨請自行百度)。

如果沒有關掉相機的定位服務,照片的Exif信息會像烙印一般跟隨著它,也不要妄圖通過美圖軟體來抹去定位信息。

事實證明,經過主流美圖APP處理過的照片依然會在相冊中顯示位置信息。另外,不少美顏相機也自帶定位功能(是在你下載完APP之後瘋狂地「允許允許允許」時,就默默開啟了)。

經過美圖的照片依然會顯示位置信息

防火防盜,先防照,我們和陌生人的距離往往只差一張照片。

不要隨意在網上po出自己的私人照片,同時謹慎開啟APP里的定位功能。

你也不知道你的照片會被怎樣殘忍地對待,或許一不小心就成為了表情包流傳千古。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陳柏聖

來源:網易槽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