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港台娛樂 > 正文

鄧麗君逝世25周年:君只活半世 我記君一生

造化弄人,天道難測。

在動盪的大時代面前,個體往往成了滄海一粟,被巨浪和漩渦裹挾,逐之千里。

1949年,一場傾覆,改變了千千萬萬個中國家庭的命運。

其中,一個叫鄧樞的中尉帶著妻兒,跟隨120萬國民黨官兵撤退到台灣。

他祖籍是河北省大名縣鄧台村,畢業於黃埔軍校第14期。

1953年1月29日,這個已經有了三個男孩的家庭,在一間簡陋的農舍里,又迎來了第四個小生命。

1954年,周歲的鄧麗君騎著小木馬

父親為她取名"麗筠",意謂"美麗的竹子"。

但多數人秀才識字讀半邊,誤將"筠"讀做"君",其後,人皆喚其"鄧麗君"。

君只活半世,我記君一生。

父親無法預料,女兒的這個名字,多年後竟成了一個時代的傳奇里,那抹最甜蜜也是最憂傷的記憶。

01

一年後,鄧家遷居南台灣屏東市空軍機場旁,外省人聚居的"眷村",居無定所終告一個段落。

"眷村"是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標籤,而在這個標籤之下的群體,任你大族世家,或是榮華富貴都消失殆盡。

鄧麗君不是銜金湯匙出生的公主,童年於她,更多的是貧寒與清苦交織的記憶。

在小學就讀時,她是其他夥伴肆意捉弄的對象,孩子們常做的遊戲之一,就是把鄧麗君的頭髮綁在椅子上,然後躲到一邊,等待下課她起立時發出驚叫,然後那些惡作劇的同學發出得意忘形的笑聲。

鄧麗君和家人

當她長大成人後,我們從她的臉上看不到那些怨氣重重的陰雲,她一徑地笑著,仿佛生活從未薄待於她。

在弟弟的記憶中,她自幼天賦異稟:"那時候沒有電視,我母親時常做家事的時候,就喜歡放收音機聽當時的流行歌曲,然後她只要聽過兩遍,就會唱,我母親後來發覺她也蠻有這方面的天賦,所以經常晚上等於是餘興節目就讓她來唱歌。"

6歲時她就開始登台,初試鶯啼,便令人讚嘆不已。

同年,她就被父親帶上了軍樂隊的舞台。

6歲那年,她就被父親帶上了軍樂隊的舞台

14歲時,鄧麗君以一曲嬌俏清甜的《采紅菱》在金馬獎唱片公司歌唱比賽中,一舉奪魁,還應邀在中廣公司的六個直播節目裡演唱。

豆蔻年華,鄧麗君的一場演出費用即高達新台幣一千元到兩千元,足以支付家裡半個月以上的生活開銷。

鄧麗君(左下)和她的四兄弟在一起

但聲名鵲起的同時也帶來了學業上的困擾,儘管鄧麗君再讀一年就可從金陵女中畢業,但校方仍以強硬的態度要求她放棄唱歌,專心於課業。

在學業與夢想之間,鄧麗君選擇了後者,於是,她含淚辦理了休學手續。

休學後的那一年,鄧麗君灌錄了人生中第一張唱片,並參加了當時唯一的電視歌唱節目《群星會》,奠定了未來成為巨星的基礎。

1969年,鄧麗君因演唱台灣電視連續劇《晶晶》同名主題曲而名聲大噪。

清麗無儔的容貌,天籟一般的歌聲,讓年方二八的鄧麗君成為台灣新一代的青春偶像。

鄧麗君從學生變成歌星的時代,也是台灣開始告別物質匱乏,流行音樂快速發展的時期。

鄧麗君的恩師莊奴、左宏元等人都是當時勇於突破傳統的音樂人,他們推動了台灣流行樂壇第一個高潮的到來。

那一年,她不僅第一次出演了電影,還首次飛出了台灣,空降在香港

在香港工展會慈善義演中,16歲的鄧麗君以其清新自然、黃鶯出谷的歌聲一鳴驚人,從此,這個令人刮目相看的小姑娘有了更廣闊的天地。

那一年,由李行導演的電影《彩雲飛》,帶動了新一輪瓊瑤小說改編電影的風潮,鄧麗君演唱的插曲《千言萬語》贏得了滿堂彩。

一年之後,《彩雲飛》原班製作人馬拍攝了電影《海鷗飛處》,鄧麗君又成為欽定的演唱人選。

從此,港台的一些電影製作人,都把由鄧麗君演唱的主題曲或插曲作為影片的一大賣點。

那時她的足跡不僅遍及港台地區,而且去東南亞巡演。

所到之處,她都被無數掌聲和鮮花包圍,她掀起的甜美"風暴"讓人們陶醉夢鄉,流連忘返。

她待人一貫謙和,而且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和不開心的事情,她都極少抱怨,始終笑意盈盈。

同時,她從來沒有放低過對自己的要求,每天都早早起來去練聲。

她就像一株花樹,汲取著陽光和雨露,努力伸展著枝椏,向上生長,每一簇清芬四溢的花朵都仿佛都昭示著對未來的渴望。

02

20世紀70年代,作為世界五大音樂市場之一的日本,偶像派歌手崛起,音樂內容從搖滾樂轉而偏向私人內心世界的表達,道盡離愁別緒,愛意綿綿。

追隨這股以"流行元素"為主導的潮流,同時為了提高自己的演唱水準,1974年,鄧麗君去日本接受技巧訓練。

在日本,她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體力的透支,精神的耗損,同行的傾軋,老闆的壓榨,經常讓她在無數的夜裡黯然淚下。

但這條路是她選擇的,再苦再難,她都咬牙堅持了下去。

[page]

梅花香自苦寒來,她的歌技愈發登峰造極。

1974年,正是雙十年華,她在日本演唱的《空港》一曲,獲得紅白歌唱大賽冠軍獎,唱片銷售破70萬大關。

後來,她又三次獲得日本有線大賞和全日本有線放送大賞兩項日本音樂頒獎禮大獎的最高榮譽。

在華人世界裡,她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歌星。

她的唱片、磁帶暢銷大陸、台灣及東南亞,銷售總量至少在700萬張以上。

上個世紀70年代是鄧麗君脫胎換骨的年代,也是中國歷史發生重大改變的年代。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當她甜糯輕柔、沁人心脾的歌聲傳到剛剛打破了禁錮的大陸時,令多少人為之驚艷不已。

讓身心皆被束縛已久的人們,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種來自心弦被輕撥的悸動,來自靈魂欣然而猛烈的衝擊。

在名氣如日中天的同時,她的演出日程表也是排得密不透風。

她總是風塵僕僕地奔走於香港、台北、新加坡、東京、美國和英國等國,就象一葉匆遽逐水流的浮萍。

她喜歡唱歌,但並不喜歡這種奔徙流轉,四處飄零的生活,為了履行演唱合同,她不得不到處為家。

有一年,鄧麗君隨日本外景隊到香港拍電視節目,因天氣突然驟冷而病倒,高燒不退,可她還得掙扎而起,圓滿地完成了節目的錄製。

這樣的事,不是個例,而是日常。

人前有多風光,人後就有多辛酸。

但堪慰平生的是,她終於成為了那個時代站在巔峰之上的歌者。

她的聲音是明澈的、甜潤的、清透的、有璞玉初開的質樸,也有泉水琮琤的歡愉。

那種宛若銀色月光灑滿海面的夢幻,又似纏綿悱惻的喃喃私語,是令人慾罷不能的沉醉......

她曾經在談及成功的秘訣時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但是我唱歌的時候把我所有的感情,所有內心的感受,都用我的歌聲表達出來了,不管是歡樂也好,寂寞也好,痛苦也好,我只是用歌聲來表達的。"

03

訴諸歌聲,是心的幽幽絮語,也是愛的千言萬語。

鄧麗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檢索平生所歷,坦言經歷的愛情中,有三段是最難以忘懷的:一為初戀,二是成龍,三是郭公子。

1979年,鄧麗君在日本無端被捲入一場"護照風波",令她憤然離開,遠渡重洋去洛杉磯苦修英文。

成龍當年也恰好去美國拍電影。

成龍和鄧麗君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相識。

見到落落大方、娉婷秀雅的鄧麗君,成龍的心仿佛被猝然擊中。

他雖粗莽,但義薄雲天的豪爽性格令她為之心折。

而且遠在異國他鄉,他的殷殷關照讓她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

鄧麗君亦是他心目中的好女孩,他總說她連個螞蟻都不願踩死。

"如果她嫁人,一定會是個很好的賢妻良母。"

花前月下,卿卿我我。

那時他們在美國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

但時間久了,他們之間也出現了不和諧的音符:鄧麗君細膩、浪漫,渴望朝夕相伴;而事業為大的成龍,把片場當做他的疆場,因此對她難免有疏忽怠慢。

同時,兩個人之間的諸多差距也讓他自慚形穢:"她那麼好,顯得我一無是處。"

1998年,在成龍去好萊塢拍攝《尖峰時刻》前出版的英文自傳中,他這樣描述:"她溫柔、聰明、有幽默感、又美麗,她懂得在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用什麼飾品……說實話,我配不上她,或至少當時的我配不上她。她是典雅的化身。"

在一次採訪中,他坦言高貴好靜的鄧麗君不喜歡他呼朋喚友,吵嚷不休,而他過慣了那種前呼後擁,猜拳行令的熱鬧生活。

這讓他們之間時鬧矛盾。

尤其是有一次她去探班,她在片場苦等了好幾個小時,他竟然忙得忘了有佳人已恭候多時。

這讓心高氣傲的她在失望之下,拂袖而去。

他要的是一個以他為天地的女子,可以萬般隱忍,為他做出最大犧牲,但她不是!

她有小女人的柔情似水,也有自己的獨立與孤高。

原以為天長地久,最後卻勞燕分飛。

1981年,鄧麗君一人獨獲5張金唱片獎,創下了前所未有的紀錄。

不料在無線台籌備的頒獎晚會上,卻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

當時,無線台安排成龍作為神秘嘉賓頒獎給鄧麗君,當天下午才由美返港的鄧麗君對此並毫不知情。

當她看到他的那一刻,驚悸地後退,後來,她在舞台的一角退無可退,剎那間眼裡蓄滿了淚水。

一貫識大體,向來極少給人難堪的她,那天卻執意地不肯接他手裡遞過來的獎盃。

愛恨太分明的人,不給自己轉圜的餘地。

痛有多深,才能讓大庭廣眾之下的她儀態盡失。

後來,他們前嫌盡棄,戀人成老友,不過是時光的饋贈。

[page]

04

1981年,籌備《淡淡幽情》專輯時,鄧麗君認識了郭孔丞。

郭公子則系馬來糖王、神秘富豪郭鶴年之長子。

他們情投意合,相知甚深。

但訂婚之後,郭孔丞的老祖母提出三個要求:

鄧麗君必須完全公開其個人履歷;

必須停止一切演唱及藝術活動,專心致志地做一個賢妻良母;

斷絕與文藝界人士的一切往來,斷絕與一切男性的朋友關係。

多年後,鄧麗君的胞弟鄧長禧稱,老祖母提出要求後,鄧麗君雖然萬般不舍,然而心意決然,了斷了這樁姻緣:"鄧麗君的個性果決,決定斷了就會斷。"

鄧麗君與林子祥(左)、譚詠麟(右)

但那個人,明明是她心底摯愛的啊,她如何不想與他共締連理,如何不想與其永結同心呢?

可是倔強如她,讓她放棄自己熱愛的演唱事業,斷絕與演藝圈的一切聯繫,不僅僅是在切斷她的退路,更是剝離屬於她的那根筋脈。

她寧願捨棄一樁豪門姻緣,甚至最愛的人,也要守住自己的驕傲。

最深的悲哀,就是你明知道自己的渴望,卻還得親手將之掩埋。

春風不來,落花成冢。

郭孔丞後來娶了一個外形酷似鄧麗君的女孩做新娘。

"愁堆解笑眉,淚灑相思帶。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

多年後,有人拜訪郭孔丞,無意中提到鄧麗君,他的語氣中仍是悵然不已。

而鄧麗君呢?

用了將近10年的時間,都未能走出那一場情殤。

直至1990年,她又在法國認識了年紀小她15歲的攝影師男友保羅·史蒂文。

他當時不知道她是紅遍華人界的巨星,更不知道她的名氣到底有多大,他只是像喜歡一個普通的女子一樣,與她相愛。

於她,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成為她生命中最後的慰藉。

但她病發去世時,他不在身旁。

其後,保羅有三年的時間,離群索居,一聽鄧麗君的歌就淚流不止。

生命中,哪有那麼多的完滿?

求仁得仁自是好,但細究下去,多少內里都是千瘡百孔,和求之不得的遺憾。

得到,是命運額外派送的驚喜;失去,才是大多數人的際遇。

05

由於長年頻繁演出,她的身體每況愈下,後來得了嚴重的腎病。

因為病情比較嚴重,所以鄧麗君經常使用含有激素的藥物緩解疼痛,造成了身體的水腫,但為了維護美好的舞台形象,她迅速減肥,這樣經常忽胖忽瘦對身體危害極大。

1994年冬天,鄧麗君患了重感冒,之後一直沒有痊癒,從而演變成哮喘。

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為哮喘突發導致急性心臟病,在泰國清邁去世,享年42歲。

鄧麗君墓地

噩耗傳來,萬眾同悲。

她被安葬於台北金寶山的"筠園"。

她的墓碑由黑色大理石雕制,在鮮花和綠樹的掩映下,是她甜美如昔、嫣然回眸的麗影。

黑白相間的琴鍵,餘音繞樑的歌聲,訴不盡這驚鴻般短暫,又風華絕代的一生......

李宗盛說過,很多人是"奇蹟",但唯有鄧麗君可以成為"傳奇"。

用傳統的均勻唱腔演繹中文古詞,以11種語言唱遍華人世界,在芳華之年掙破男女困囿只為音樂絢爛綻放……

作為華語樂壇的集大成者與無人能超越的神話,鄧麗君上承古典餘韻,下啟流行元素,是唯一一個把中國帶向世界的人,為華語音樂在世界贏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遙想當年,她美目流盼,巧笑倩兮,在舞台上悠悠地唱:

甜蜜蜜,

你笑得甜蜜蜜,

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

......

可是呵,二十五年等閒度,而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

來源:遇見薺麥青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