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得是本事 舍是學問 捨得之間 蘊藏著一生的修行。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得到,又不斷失去的過程。

捨棄越多,得到的越多;得到越多,失去的越多。

捨得,舍即是得,得即是舍。

一、捨去越多,得到越多

人們常說:「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捨不得,越舍越得。」

人生一世,懂得做減法,捨去越多,得到越多。

馮異是東漢光武帝手下的一員將軍。

每當大家聚在一起商討軍事,他都很積極;每當將軍們論功行賞,他卻獨自退避,坐在遠處的大樹下,人稱「大樹將軍」。

他的軍隊,軍紀嚴明,他的戰功,都分給了別人。因此,軍中士兵都願跟隨「大樹將軍」,威望極高,更受到光武帝的賞識。

老子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捨棄虛名,不爭功,才能贏得人心;捨棄貪吝,不爭利,才能收穫情義。

不爭的時候,沒人爭得過你,捨去的時候,得到的比爭到的更多。

舍,並不是放棄,而是學會給生命減負。

有人說,人生路上,每個人都背著一個布袋,一路走,一路撿拾,把功名利祿裝進布袋,負擔也越來越沉重。

既然同樣是度過一生,腳步輕快是一生,步履維艱也是一生,不如選擇前者——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捨去欲望,知足常樂,生活就會安穩踏實;捨去焦慮,隨緣自適,人生就會從容喜悅。

有時候捨去眼前,是為了給未來埋下驚喜的伏筆。

儒言捨得,佛曰布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

捨得財富,得財富;分享智慧,得智慧;顧念眾生,得健康長壽。

有所舍,必有所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就是一種得。

二、得到越多,失去越多

人生如盞,得失有量,得到越多,失去越多。

很多時候,並不是得到的越多越好,相反,擁有太多會成為一種負擔。

古時候有一種盛水的器具——欹(qī)器。

空著的時候會傾斜,裝滿一半時就會中正,完全裝滿時就會翻倒,把水全部倒掉。

孔子感慨:「世上哪裡有裝得過滿而不傾覆的呢?」

人也一樣,我們想得到,我們想占有,我們求而不得,全都來自內心裡的一念執著。

不得時煩惱,得到了,又患得患失。不得時竭盡所有,得到了,回頭看看又悵然若失。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捨去得的執著,會發現生活其實很簡單,緣聚緣散,隨緣得失。

一位居士去找禪師訴苦,希望禪師為他開解。

禪師說:「你抱怨了這麼久,一定口渴,先喝杯茶吧。」

禪師將茶水倒入居士的杯中,茶盞倒滿,禪師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

居士看著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對禪師說:「已經滿了,不要倒了。」

禪師對他說:「你的心就像這隻茶盞一樣,裡面裝滿了痛苦和怨恨,不先把自己的心倒空,叫我如何為你開示?」

憂愁多了,就裝不下歡喜;喧囂多了,就裝不下寧靜;欲望多了,就裝不下自在。

為事業,舍了健康,事業再好,也換不回健康;為利益,棄了朋友,利益無常,朋友卻永遠不會原諒。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得就意味著舍,人要學會正確地選擇。

有所得,必有所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得就是一種舍。

人生百年,能舍,才不會被重負所累,能得,才能收穫生命的碩果。

每個人,每天都在不斷地捨去與獲得,當舍應舍,當得必得。

得是本事,舍是學問,捨得之間,蘊藏著一生的修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國學生活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