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為什麼餓的時候會心發慌、手抖?或與這3點因素相關 不妨看看

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看到因為節食或者進餐時間延後等原因,造成短暫性肚子餓的情況。這種情況是身體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但是會給人帶來不適感,比如心發慌、手抖等。

但是有些人手抖或者心發慌一會兒之後,該種症狀明顯緩解了,有人說是餓過了。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心發慌、手抖的現象呢?或與這3點因素相關

1、血糖降低

我們身體內有一部分的能量是來源於糖分,這是體內細胞必須的,然後,這些血糖是哪裡來的?實際上,這些糖分來源於兩個部分,其一是自身代謝的,包含脂肪和蛋白質等等;其二是從飲食中獲取,一旦減少食物的攝入量,體內的糖分供應不足,就會影響身體的代謝,進而產生心發慌、手抖等不良現象。

2、肌肉活動

很多人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當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身體不由自主會「打擺子」。其實,當人處於飢餓的狀態下,也是一樣的,主要是因為肌肉需要不斷的運動,這時配合身體內的肌糖原分解,幫助提供一些能量,所以在飢餓狀態下,會出現手抖,甚至是全身抖的現象。

3、激素失調

我們身體內很多激素都和身體代謝息息相關,其中有的部分還和體內的血糖調節有關係。比如說,腎上腺素可以使我們心跳加快,同時還會使人的精神處於亢奮的狀態。但是在飢餓的時候,該種激素就會特別明顯,也會在短時間內發生上漲的現象。因此可以看出,激素是可以導致心跳加快的,而且也會導致手抖或者心發慌。

想要改善一餓就心慌手抖的情況,不僅要隨身攜帶者小零食,還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身體出現的問題,也要及時的去解決。平時還要適當的多運動,來提高身體的素質,身體就不容易出現問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中醫男科方醫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