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英國副首相、司法大臣表明抵制北京冬奧

英國副首相、司法大臣藍韜文(Dominic Raab)日前明確表態:不會參加北京冬奧會。法新社資料圖片

國際上外交抵制北京冬奧的呼聲不斷增長。英國副首相、司法大臣藍韜文周日(5日)確認加入抵制行列。此前英國下議院議長也透露部長們未預訂北京冬奧門票。英國學者和人權行動者促英政府做出明確的表態。另外,CNN引述消息報導,美國將於本周內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奧。

倫敦廣播公司(LBC)上周日(12月5日)獨家報導,英國副首相、司法大臣藍韜文(Dominic Raab)宣布,出於對中共當局侵犯人權的擔憂,他將抵制北京冬奧會。

藍韜文接受倫敦廣播公司的主持人斯沃布里克(Tom Swarbrick)採訪時表示: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我不會參加北京冬季奧運會。

當被問及他所在的英國保守黨同事是否會效仿他進行抵制時,藍韜文表示:我不能代表他們所有人,但我可以告訴你,我不會。

但藍韜文也表示,派遣運動員的決定是英國體育委員會的決定,他倡導體育賽事非政治化。

藍韜文還強調,在其擔任外交大臣期間,推動英國版《全球馬格茨尼茨基問責法案》通過,以懲罰侵犯人權國家的官員。

滕彪:有良知政治家應做出正確的抉擇

紐約城市大學享特學院教授滕彪向本台表示,北京冬奧令人想起納粹治下的1936年柏林奧運。中共對維吾爾人的種族滅絕、對香港的鎮壓、以及近期的彭帥事件,都引爆全球的抵制熱潮,有良知的政治家應該在此時做出正確的抉擇。

滕彪說:在種族滅絕正在發生的情況下,在中國政府不斷侵犯人權、沒有任何跡象停止的情況下,在北京舉辦奧運會實際上就是對這樣一個政權的背書,就是間接參與中國政府對人權的侵犯,這樣一個政權的性質和納粹德國是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有良心的政治家應該有意識的外交抵制北京奧運會,在隨後的兩個月裡邊,抵制的呼聲會越來越強烈。

滕彪也表示,除西方政府外交抵制外,世界女子網球協會和NBA球星坎特(Enes Kanter)也給機構和運動員做出良好的道德示範。他認為這種抵制風暴可以延伸為全面抵制。

滕彪說:世界女子網球協會、很多國際網球明星,還有美國籃球運動員坎特,他們對彭帥事件以及對中國人權問題的表態,給其他運動員、體育組織、政客等等都提供了一個表率,面對強權做出正確的決定,把人權、把道德原則放在金錢利益上,就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力和道德感召力。

歐洲反對北京冬奧會的呼聲很高。圖為德國多個組織在柏林布蘭登堡門舉行活動,指出建有集中營的國家,沒有資格舉辦奧運會。(吳亦桐攝/2021年6月)

王劍虹:最起碼要向北京提出釋放良心犯等要求

一直關注中國人權狀況的英國學者王劍虹是「張展關注組」的創辦人,她指出隨著北京冬奧臨近,中共各種人權惡行並未收斂。昨日,知名人權活動家郭飛雄因致信當局要求出境照顧病危的妻子再次被警察帶走;成都人權捍衛者陳雲飛再被構陷判刑4年;因調查武漢肺炎病毒疫情入獄的張展生命垂危卻不獲保釋;人權律師高智晟失蹤多年;維吾爾學者伊力哈木獄中生死不明……

王劍虹也表示,儘管英國一些議員和政客對北京冬奧表達了立場,但英國政府目前僅做出「可能抵制」的模糊表態,她敦促英國政府儘快做出明確的抵制決定,最起碼要向北京提出釋放良心犯等要求。

王劍虹說:這樣一個毫無人道的冷血政權有何資格再次舉辦奧運會?拉布(藍韜文)說他個人會抵制,這是一個積極的信息;我們希望看到英國政府正式對犯下反人類罪行的國家舉辦冬奧會進行外交抵制。至少要求中國政府在冬奧會前釋放良心犯,如果這些良心犯不能被釋放,冬奧會就應該遭到各種各樣形式的抵制,讓全世界不被 中共當局又一場「繁華盛世」的宣傳所迷惑。

英國保守黨前領袖、議員伊恩·鄧肯·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 MP)一直呼籲對北京冬奧會進行全面外交抵制。(鄧肯·史密斯推特圖片)

另據倫敦廣播公司報導,英國保守黨前領袖、議員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 MP),在藍韜文表態前不久,也在接受倫敦廣播公司另一名主持人、前網球運動員卡素(Andrew Castle,中國譯作凱索)採訪時,提醒公眾不僅要關注「彭帥事件」,更要注意中共過往侵犯人權的惡劣紀錄,特別是中共對維吾爾人的種族滅絕。

史密斯認為,英國政府應該明確表示,由於中國政府「野蠻和駭人聽聞的侵犯人權行徑」,他們將不會參加北京冬奧會。而不僅取決於現在的個別部長和官員個人表態。

上月底,英國下議院議長莫格(Jacob Rees-Mogg)透露,英國政府的部長們「沒有預訂」參加北京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門票。

今年4月,英國議會繼美國、加拿大、荷蘭議會之後,認定中共正在對維吾爾人進行種族滅絕。中共這一行徑也是國際社會抵制北京冬奧會的主因。

而近期中國網球運動員彭帥在曝光曾遭中國國家前副總理張高麗性侵及其後兩人的不倫關係後,其處境和安全也引發全球關注,成為抵制北京冬奧會的又一引爆點。

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引述美國政府消息,美國政府或將於本周內宣布,對北京冬季奧運會進行外交抵制,以抗議北京侵犯人權。但政府不會禁止運動員參與,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拒絕回應。美國對上一次全面抵制奧運會,已是上世紀80年代的莫斯科奧運。

另外,歐盟各國抵制聲潮漸起,12月2日,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證實他及該國的官員將不會出席北京冬奧會;

德國新上任的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也向德媒表示:當目睹中共當局鎮壓維吾爾人,及如何處理網球運動員彭帥或被捕的公民記者張展,我們當然也應該仔細審視奧運會。她表示不排除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

不過,北京和國際奧會就共同起草並於上周在聯合國提交了「奧林匹克休戰」(Olympic Truce)決議。最終決議在聯合國193個會員國中獲173個支持,獲得通過。但包括美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日本等20國拒簽,抗議中共對新疆和香港的人權侵犯。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