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風向要變了?

作者:
房地產經濟這劑猛藥,到現在已經變成很多行業和個人發展掣肘的原因!隔壁劉大爺講,特別不希望那篇文是官媒的態度!

房地產能解決一切煩惱?

4月3日某中字頭報發表了一篇文章並在各大平台上同時發布,但現在看不到了,已被發布者刪除。

這篇文章的內容說不定就意味著全國樓市政策在全面轉向。

內容我摘抄了一些跟大家分享:

「房地產投資和住房消費是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把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搞好,把經濟搞上去,一切就好辦,所有房地產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和工作都要服從這個大局。

現在,是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要切實承擔起自身職責,積極出台對房地產市場有利的投資、銷售、融資和消費政策的最關鍵時刻了,萬萬不可錯失了最佳時機。」

「當前,房地產投機現象已經被根本扭轉,金融風險已經被有效消除,房地產金融風險應該進入從『破』到『立』的轉換階段了,能不能適應房地產良性循環的新形勢,關鍵就看金融服務的力度。

目前出現的一些房企預售資金帳戶被隨意關閉,帳本上躺著幾十上百億元資金但企業實際可靈活動用的只有幾億元,導致連兩三億元債務都還不了的怪現象,不能不說是一種很令人擔憂的情況。

防範風險天經地義,但是過猶不及和猶猶豫豫錯判局勢產生的後果會更加嚴重,大量市場主體的企業因此而久陷僵局乃至倒閉破產,這並不是調控要達到的目的。」

「...穩定房地產和穩定經濟的金融政策要早出快出,不可貽誤戰機。」

「例如最典型的限售等政策,對於這種在樓市火爆和過度投機的非常時期出台的措施,在目前來看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該退出就當及時退出...」

「另外,房地產稅費降低和貨幣安置等行之有效的辦法,應該積極靈活地用起來。」...

全文近三千字,我讀了不下十遍,不同的位置看待問題真的不一樣!

老實講這篇文章里有些話說的沒錯,例如那個預售資金被當地隨意關閉導致房企無法及時自救;

但是也有些結論個人覺得還得琢磨琢磨,就好比「房地產投機現象已經被根本扭轉,金融風險已經被有效消除」這一句,應該會有不同觀點。

但如果官媒認可全文的話,那結果就是樓市的各種限制政策可能會逐步取消,或跟之前房價暴漲的二十多年間沒任何區別!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兩天前,衢州市全面鬆綁限購和限售政策。

4月1日,浙江省衢州市發布《關於促進市區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通知》,最重要的兩點:

一是外地人、個體戶及由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企業,不再受2021年8月7日政策中社保或個稅滿12個月且僅能購買1套的限制。

二是市區新出讓地塊新建商品住房、已出讓地塊中尚未網簽的144平方米及以上新建商品住房不限售。

衢州的房子價格多數在1萬到3萬/平方米之間,位置稍好點的房子價格絕對不菲的。

之前的鄭州、福州鬆綁了限購,哈爾濱和青島即墨是鬆綁了限售,浙江衢州這是同時放鬆「兩限」的第一槍,意義非凡!

3月16日財政部答記者問,就一句話:「...一些城市開展了調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情況,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

蛛絲馬跡,而現在官媒發文又刪,這就不得不讓人聯想了。

因為關注時政的人都知道,很多內部文件往往是先內部發文執行,過一段時間再廣而告之。

我盲猜一下,這篇文章會不會是真正的內部已發的政策表達的內容,被媒體提前曝光了?!

又或者說是這家報社作者自己的理解?!

不好說,但是看看最近的房地產股票就明顯不尋常,不論暴雷的沒爆雷的、違約的沒違約的房企股票都在持續暴漲。

要說沒點政策打底,那才非常奇怪。

但話說回來,如果真全面放鬆,會發生什麼呢?

隔壁劉大爺分析,不同角度看待問題不同:

第一、中字頭報社那篇文顯然是站在房地產現在已經拖累經濟的角度看的,從這個角度看放鬆房地產政策那可能就會帶來房地產投資和消費兩個重要經濟支柱。

從這個角度出發,就等於把金融和地方層面同時鬆綁,金融上加大投放房地產開發貸款、住房貸款等;

地方上解除限售和限購等,還有減少對預售款的干預,促進住房消費、拉動經濟。

第二、從普通購房者的角度看,很多地方的房價仍然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大山;至於買房結婚生子更不用多想了,能不能賺到足夠的錢努力是前提,其餘就得看運氣了。

而且那篇文章也說了「房地產稅費降低和貨幣安置等行之有效的辦法,應該積極靈活地用起來」,也就是說房屋稅短期不但下不來,個別有試點的還得降低;

而貨幣安置更是前些年推高房價的一種主要方式!

所以從那篇文章的角度看,房價上漲的城市還得漲,小縣城也會為了助推房地產想盡一切辦法。

這種情況下經濟數據會更好看,但也意味著其他生活成本隨著被硬生生扭轉周期的房地產而繼續升高!

上海的人均收入才只有6千多每月,十八線的縣城更不用說,平均月收入更多的是一兩千,但是房價有太多是大幾千到上萬!

這種房價相比收入已經處在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了,生活成本持續升高,拿什麼買房結婚生子呢?!

並且在追高的過程中是有風險的,一旦暴跌就會被套牢,跌去幾個首付都很正常。

房地產經濟這劑猛藥,到現在已經變成很多行業和個人發展掣肘的原因!

它也不是萬能鑰匙,更解決不了6億人人均月收入不足1千和大城市裡巨量年輕人漂著的現狀!

隔壁劉大爺講,特別不希望那篇文是官媒的態度!

因為助推房地產除了讓先富的人繼續富,很難普惠到大部分未富的人!

但是助推帶來的生活成本增加卻是攤到所有人頭上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方尋

來源:燕財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