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韓國24歲女孩省錢省出一套房!每月餐費44元,4年存下52萬

最近,韓國一個名叫郭智賢的妹子火了。

年僅24歲的她,拿著韓國最低工資,拼命攢錢4年後竟然成功存款一個億,買了套公寓!(1億韓元約為52.7萬人民幣)

郭智賢每月吃喝只花8400韓元左右(約為44元人民幣),為節省交通費步行2小時上下班。

注意,這裡的44元不是指一天的花銷,而是每個月吃飯錢的總和。太能省了......

這存款在韓國年輕人里算什麼程度?一位跟著節目組來採訪她的攝影小哥羞澀表示:自己29歲只有300萬韓元存款。(約為1.6萬人民幣)

好傢夥,直接差了30多倍。

更厲害的是,郭智賢用節省下來的錢付清了購房定金,她很快就會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公寓。

59平方米,三居室的那種。

年紀輕輕就有1億存款,拼命省拼命存,最終買下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房產。這位95後女生的驚人事跡紅遍韓網,掀起了討論熱潮。

看了她「極端」的省錢大法,網友全都大呼震驚。

郭智賢19歲時就出來工作,目前是寵物產品銷售人員,一名普普通通的打工人。

從小家境不好的她,在爸爸生病、媽媽酗酒、姐姐有抑鬱的情況下,很快就成長為一個懂事的大人。郭智賢覺得沒人可以依靠,所以必須自己對自己負責。

「我覺得以後如果我生病或父母生病,就沒有其他人能提供幫助,所以我就產生了應該對自己生活負責的想法。從那時開始,我就在拼命攢錢。」

20歲的時候,郭智賢用紙做了一張卡通支票,把1億存款當作自己的目標,這張億元支票一直放在她錢包里。

她自曝每月薪資最低在197萬~200萬韓元之間,偶爾高一點的話,會達到220~230萬韓元左右。(最低約合10370人民幣,最高12107元)

根據韓國2022年最低時薪9160韓元來計算,打工人的最低月薪大概就是191萬韓元,人民幣一萬出頭。

所以郭智賢每個月領到的錢,跟韓國最低工資比其實沒差多少。

在收入一般的情況下,郭智賢想要實現攢錢目標難度極高。要想攢得又多又快,她必須在每月花銷最大的地方一省再省,那就是食物。

前面說過,她一個月吃飯大概只花44元人民幣。可44元能幹什麼,每天吃泡麵都很難做到吧?

其實44元並不是郭智賢的底線,據報導,2021年12月她用來購買食材的費用只有6860韓元(36.17人民幣),這價格一頓外賣就花出去了,而她居然吃了一個月......

但是看她日常的飯菜好像一點都不寒酸,動不動就生菜烤肉來一套。

年糕炒肉來一份。

一點也沒有餓著自己。

這些竟然是每月44元伙食費能吃到的東西嗎?怎麼做到的?

首先,菜葉子是她自己種的。

除此之外,她還會打包公司食堂不要的剩菜帶回家。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郭智賢非常熟悉超市\網站\APP上的各種積分兌換方式。

哪個平台的會員有多少折扣,優惠代碼怎麼找,邀請新會員能拿多少好處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用過的咖啡盒千萬不要丟,可能就能在犄角旮旯里找到積分兌換碼。

購物小票也不要扔,上網站一掃描還能再摳點積分下來。雖然積分不算多,但在一點點的積累下,還是能給她換到些生活必需品。

她家裡有一個角落,專門用來存放使用積分兌換或折價購買的物品。

圖片中的蘋果、柳橙、土豆紅薯就花了100到3000韓元,比正常價格便宜太多。(約為0.53~15.81元人民幣)

平時用的護膚產品也是她去各大網站靠積分搜刮回來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試用的小樣。

原價8900韓元的燉肉,她花900就買到了,打了將近一折。

這些都是她利用積分兌換到或便宜買到的東西,裡面包含了衛生紙、鍋等一些生活必需品。

如果兌換到不需要的物品也沒關係,郭智賢會將用不到的拿去二手市場轉賣,在網上發帖等待別人購買,交易後得到的錢就存起來,也算是個小副業吧。

[page]

有時候別人送的礦泉水她也不留給自己喝,而是直接賣掉。因為對她來說,礦泉水不是必需品,她平時都是燒自來水喝的。

偶爾也會以物換物,拿兌換來的東西換個小蛋糕吃吃也不錯,這甜品沒花一分錢。

不得不說在節省方面,郭智賢確實非常有一套。

平常調味的醬料,用到最後時總會有殘餘的醬汁粘在底部,擠也擠不出來。

一般人可能就直接扔了,但郭智賢不同,為了節省一絲一毫,她將瓶子套在絲襪里開甩,利用離心力讓番茄醬乖乖下沉到瓶口,方便繼續使用。

生活小妙招get(?)

甩前

甩後

她平時上班下班不坐公共交通不坐地鐵,就步行到工作地點,下班再步行回家,每天都要在路上花兩個小時,盡最大努力去節省通勤費用。不管是10元還是100元,她統統都要省下來。

插播一下,前面那個在二手市場換回來的小蛋糕,就是她步行2小時40分鐘去取的。

打掃衛生用的抹布她也從來不買,破襪子就是拖地板擦柜子最好的歸宿。

頭髮什麼的自己隨便剪剪就好了,不知道是不是理髮的次數太多,郭智賢的手法已經十分熟練了。

不僅能省,努力賺錢也是她攢錢路上的必備要素。

除了干本職工作、在二手市場賺點外快外,她周末還會去餐廳兼職打工,為自己增加更多收入。

當然,這種生活必然會犧牲掉她平時的娛樂活動,同齡人在開趴逛街的時候,她在日復一日地打工攢錢。有時候下班很累打算直接叫外賣,但只要想到自己做飯更省錢,她就會克服身體和心理上的全部難關,儘量自己下廚。

「我不後悔。」她說。

不斷兼職、辛苦工作、到處換積分勤儉節約,就這樣堅持了4年2個月,24歲的郭智賢終於完成她20歲的夢想,攢下一億韓元,兌現了她的卡通支票。

就跟大部分年輕人一樣,郭智賢也一直想等有錢了以後就買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住。

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她覺得自己根本買不到想買的房子。

先說說韓國的房屋認購制度,韓國為解決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的難題,在2009年成立LH(韓國土地和住房公司)住宅公社,建造或改造國民住房。

這類型的房子面積一般不超過85平方米,售賣價格比市場價低。然而資源有限,民眾想要以較低的價格買房還需經歷幾個步驟。

首先,年滿19歲的人要持身份證和無房屋所有權狀明去銀行開戶,搞一個「住宅認購綜合儲蓄」定期。然後每月要往裡存固定的金額,最低2萬韓元。

存錢是為了提高信用分數,存滿一年後,還必須通過抽籤獲得認購資格,抽到你,你才可以付錢買房。

而且這制度有一套審查制度,分數越高越容易抽中,判斷是否加分的指標包括無房產多久、不間斷存款時間、已婚未婚、需不需要贍養老人等等。

因為價格較低、增值空間大,韓國很多人都辦理了「住宅認購綜合儲蓄」帳戶,競爭相當激烈。

郭智賢就覺得再怎麼抽籤也抽不到自己,陷入一切都是徒勞的鬱悶中。

但幸運悄然降臨在她的身上,今年3月她收到信息,看見內容她嚇了一大跳,沒想到自己居然抽中了公寓認購權,馬上就可以有自己的房子了。(房子還在建,預計2025年交房)

這是什麼千分之一的機會,於是她馬不停蹄地確認、簽約、交4000萬定金,成了史上最年輕的認購者,材料被她翻來覆去看了一遍又一遍。

完成了20歲的夢想後,郭智賢現在有了新的目標:繼續攢錢,還完房貸!

未來的日子裡,她或許還會和以前一樣節儉樸素,沒有像其他年輕人那樣去「享受生活」,但她覺得這些都不重要,她不會因為別人的眼光感到自卑,永遠自信地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

郭智賢告訴自己:「我會變得更富有,我以後的生活會更加燦爛!」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

來源:英國報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