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什麼是典型的父母負面情緒,別讓它摧毀孩子的快樂與陽光

閨蜜給另外一位媽媽分享了一條短視頻,是大張偉談母親對自己的影響。

視頻中大張偉說:「我媽媽根本不懂什麼是搖滾樂,但我那天說人家(搖滾樂歌手)褲子是破的,真好看,我媽第二天就給我縫了一條那樣的褲子。

「很多時候,媽媽理解你了才會幫助你。但我媽媽最感人的地方在於她也不明白為什麼,甚至她覺得那是錯的,但只要孩子喜歡這個她就會努力去接受。

我媽媽不希望我成為她想要我成為的人,她希望兒子成為他自己。」

閨蜜脫口稱讚:「你看人家媽媽多開明。」

可另一位媽媽卻一聲冷笑:「呵呵,人家北京土著,人家敢幹的咱們能幹嗎?人家什麼起點?咱們什麼起點?有資格跟人家比嗎?」

這就是典型的父母負面情緒,悲觀、消極,好像在他們的世界裡全是陰霾,所有的陽光都是刺眼的假象。

馬克吐溫曾說:「一個樂觀主義者,即使處於一無所有的境地,也能找到通向幸福之路。」

為人父母,不要讓你的負面情緒壓折孩子飛翔的翅膀,這樣的孩子只能同樣困於陰霾之下,無法展翅高飛。

1、儘量不讓自己的負面情緒影響到孩子

照顧全家、辛苦工作,父母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但我們作為成年人,還是要儘量做好情緒管理,不要向孩子輸出負面價值觀,或者動輒情緒失控,讓孩子成為壓力的宣洩口。

研究證實,經常被父母責罵的孩子,大腦結構會發生變化,海馬體變小,記憶力、學習力都會受到損傷。同時情緒、性格也會發生變化,變得自卑、膽怯,無法正常地表達情緒。

一座森林1x10森林工作法「五感五力」培養體系提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多向孩子傳遞正能量,減少負面情緒對孩子的不良影響,這將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安全感」和「理解力」。

具備安全感和理解力的孩子能夠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克服困難的意志,避免發展出敏感脆弱、焦慮抑鬱的心理問題。

2、快樂的父母才能養出快樂的孩子

中國當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汪曾祺先生在懷念父親的文章中說,父親認為自己和兒子的關係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父親是個隨和的人,很少見父親發脾氣。對孩子,父親從沒有疾言厲色,愛孩子、愛和孩子一起玩兒。姑姑評價說,爸爸是「孩子頭」。

父親對孩子的學業是關心的,但不強求。汪曾祺國文成績一直是全班第一,父親就拿出去到處給人看。數學不好,他也不責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

兒子十七歲初戀,暑假在家寫情書,他在一旁瞎出主意。兒子十幾歲就學會了抽菸喝酒,父親喝酒就叫上兒子一起,抽菸會先給兒子點一根。

很多負能量的家長可能又會說:「人家是名人啊,有錢有地位,自然可以對孩子放鬆教育,我們這種平凡家庭哪敢鬆懈。」

不鬆懈就是要「雞娃」嗎?就是給孩子壓力,用負能量的語言提醒孩子自己的劣勢,時刻提醒孩子千萬不要盲目快樂嗎?

一座森林是一家以青少年心理諮詢為特色的家庭教育機構,我們的「五學一體有機教育」理論中提出:

孩子的成長有自己的生態系統和系統機制,應該是自然有機地生長。家庭教育應該研究並借鑑自然學,像尊重自然規律一樣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每個孩子,都是一座森林。孩子的成長需要陽光的關愛和雨露的滋潤,父母的消極與陰陽怪氣只能是層層霧霾,阻礙孩子向上而生。

樂觀積極是成年人應有的處世智慧。父母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傳遞給孩子,它會在孩子的心裡生根發芽,長成一棵充滿生機的參天大樹,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源源不斷地能量和動力,讓孩子面對挫折能夠勇敢應對,不會被困難擊倒,一蹶不振。

擁有快樂積極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福氣。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王和

來源:一座森林家庭教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