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頭皮里,老是長疙瘩和膿包,是怎麼了?提醒:或是4種疾病警報

「頭髮愛出油就算了,還總長膿包、長疙瘩,真是煩人啊。」

張叔是一名退休教師,對自己的形象一直很重視,尤其注重髮型打理。

最近,張叔被頭髮煩得夠嗆,本來僅僅是愛出油,一天洗一次頭就可以改善。但最近頭上長了很多的小疙瘩、膿包,塗抹藥膏之後也無法緩解。

為此,困擾不已的張叔還找尋了不少偏方,但效果均不理想。

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他都忍不住要用手去摳這些小疙瘩,睡一覺起來之後枕頭上都是痘痘膿液留下的小印記,十分噁心。

找不到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症狀,讓張叔十分煩躁,到底頭髮愛出油、長疙瘩是怎麼回事呢?

一、頭髮總是出油,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不少人在日常會受到頭髮出油的困擾,別人三天洗一次頭都可以,自己一天不洗就油得不行,頭皮出油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了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知道頭皮的構造。

頭皮上有個叫皮脂腺的位置,它的開口在毛囊內,產生油脂之後會順著長出來的頭髮流出來。這些油脂可以起到保護頭髮和頭皮的作用,讓頭皮表面形成弱酸性環境,形成一層保護膜,預防一些有害真菌入侵頭皮。

相較於身體的其他部位,頭皮上的皮脂腺數量更多,所以也更容易出油。

當然,愛出油還和一些其他的因素相關,如遺傳帶來的油性肌膚,皮脂腺產油能力更強。

青春期時體內雄激素分泌較多,也容易刺激皮脂腺分泌油脂;男性體內雄激素分泌較多,相較於女性也更容易出油。

還有就是一些頭髮直、細軟的人,相對而言頭髮也容易油。此外,長期飲食不規律、熬夜、心理壓力大的人,容易導致內分泌紊亂,刺激頭皮出油。

二、頭皮里總是長疙瘩和膿包,警惕是4種疾病找上門

在日常如果發現頭皮上經常會有小疙瘩、膿包的話,則要警惕可能是一些疾病因素所致。

1、頭皮脂溢性皮膚炎

脂溢性皮膚炎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病,與遺傳、飲食以及微生物寄生等因素相關,一般在油性肌膚的人群身上較為常見。

具體可表現為一天不洗頭就會有明顯頭屑,頭皮上容易有紅斑、瘙癢、丘疹以及脫髮等。嚴重的患者皮屑數量會大量增加,且會有黃色滲出物、結痂在頭皮上出現。

2、毛囊炎

毛囊炎是一種發生在毛囊上的炎症性、化膿性皮膚病,多由細菌感染、皮損等因素引起。

罹患毛囊炎初期,一般會在毛囊處出現炎症性紅色丘疹,可能伴有輕微的瘙癢感。這些丘疹很快會變成小膿包,繼而會刺激髮根,引起疼痛感。毛囊炎發展的較為嚴重時,可能會導致毛乳頭破壞,讓頭髮脫落後不再生長。

3、頭皮銀屑病

頭皮銀屑病一般會在冬天加重,夏季變輕,多有家族遺傳史。具體表現為邊界清楚、厚鱗屑斑塊,多會在髮際線附近生長,可明顯看到異常的灰白色

一般該病不會引起脫髮,但會讓頭髮束狀猶如毛筆,部分患者會在軀幹、四肢等處也出現銀屑病損害。銀屑病會導致日常生活嚴重受到影響,大部分患者會有巨大的精神壓力。

4、頭癬

頭癬是指頭髮和頭皮上的淺表真菌感染,多由鐵鏽色小孢子菌、紫色毛癬菌、許蘭毛癬菌等感染引起。

較為常見的有黃癬,皮損為盤狀黃豆大小的黃色結痂、伴有臭味以及瘙癢感,癒合後會有萎縮性瘢痕,且會引起永久性脫髮;白癬則為局部邊界清楚的斑片,多會在頭頂中間出現,會伴有輕微的瘙癢感;黑癬的皮損與白癬較為相似,但折斷面有黑色小點,黑癬多病程較長,會導致毛囊破壞形成瘢痕。

三、頭皮上的痂,能用手直摳掉嗎?

相信大家都曾經做過這種事情,在發現頭上有結痂時會忍不住直接把它摳掉,這個做法可取嗎?

一般不建議直接摳掉頭上的結痂。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結痂可能是脂溢性皮膚炎引起。摳掉結痂會導致皮損部位出血,容易加重自身的症狀,且指甲多細菌,易引發感染。

摳扣掉之後也解決不了原發病因,只要是病因還存在,結痂就會再次生長,甚至會越長越多。當發現頭上有結痂時,建議等它自動脫落,或是去醫院諮詢專業醫生的意見用藥進行治療。

四、養護頭皮,教你4招

頭皮健康對於每個人而言都很重要,日常要注意做好這幾件事,養護頭皮。

1、洗頭水不要過熱

日常洗頭要注意不能溫度過高,保持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即可,過熱的水會導致毛囊、發質受到傷害,還容易讓頭皮表面的水分和油脂被帶走,最終讓皮膚變干。

2、避免頻繁燙髮

燙髮所使用的藥水內含有鹼性成分和氧化劑,頻繁使用會導致頭皮表層受到破壞,容易讓頭髮變黃、變脆,很容易脫落。

3、正確洗髮護髮

洗頭的頻率要根據自身的發質進行選擇,一般乾性發質的人3天左右洗一次,油性發質可以2天左右洗一次。在洗護用品的選擇上要選擇大品牌的,相對而言質量比較有保障。

另外,使用護髮素時一定要沖洗乾淨,護髮素停留在頭皮上容易堵塞毛囊,還容易讓頭髮變油。

4、出現頭皮問題及時就醫

頭皮上出現一些異常症狀時,不要盲目自行購藥或者是抓撓,而是要去專業的皮膚科諮詢醫生建議,並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頭髮出油是一個很正常的生理表現,但長期大量出油,且頭上出現疙瘩等問題,則可能是疾病因素所致,一旦發現要及時就醫。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宋雲

來源:奇妙的本草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