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追隨美國腳步 日本為何拉黑中共核武機構

日本新修俗稱「貿易黑名單」的《外國使用者名單》,當中追加中共官方的核武研究機構。面對中共核武庫擴張,有意見認為日本應對已是慢半拍,但政府背後也有其考量。

日本經濟產業省日前宣布已經修訂新一版《外國使用者名單》,當中列出可能被濫用於開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公司和組織。值得注意的是,名單新增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CAEP),該學院也是中共核武研究的主力機構。經濟產業省特別說明,增列該組織的原因是「無法消除對其參與核子開發之擔憂」。

針對新一波《外國使用者名單》,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在例行記者會表示:「我們會認真回應相關出口商的詢問,並防止敏感技術的軍事轉移,藉由不斷審查規定名單來提高其有效性。」

東京大學教授、地經學研究所長鈴木一人則評論稱:「日本到目前為止,出於多方面的考慮,並沒有積極增加《外國使用者名單》,但隨著技術泄漏等問題已經成為現實,日本終究不能按原樣進行管理。」

這顯示了日本政府正在留心軍事等敏感技術外流的風險。

為了防止新科學技術外流,早在年初的七大工業國(G7)科學技術部長級會議,包含日本在內的各國就有共識希望將科學研究資金透明化,其中很大遠因也是擔憂科學研究成果被中共或是俄羅斯等拿取後轉為軍事用途。

此外,中共自2008年實施所謂「千人計劃」,以高額工資或是研究經費,聘請國外研究員或學者前往當地研究、教課。2017年中國通過《國家情報法》後,因為「涉嫌泄漏機密」而遭到逮捕的日本學者或是研究員累計已達17人,當中已有1人死亡,6人服刑結束回國、有5人仍在拘留中、其他5人是拘留一段時間後釋放回國。

最終,新版《外國使用者名單》共新增36個機構,機構總數達到15個國家、共706個。其中,伊朗占全體最多,朝鮮次之,中國跟巴基斯坦並列第三。新名單於12月11日起正式實施。

跟隨美國腳步?

名單尚未公布前,《日本經濟新聞》曾在報導提到,日本政府尚未有所動作防範中國的核技術。日本學者鈴木一人則認為,美國開始明確針對中共的出口管制,對日本在追加《外國使用者名單》的積極度上,產生重大影響。

新版名單出爐後,《日本經濟新聞》指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核子研究機關,早在1997年就已被美國列入禁運名單。冷戰時期,西方國家為了防止科技給共產集團,成立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CoCom),日本也參與其中。

可是在1987年,東芝機械(當年名稱)被揭露仍向前蘇聯出口工具機,讓該公司被視為違規,一度成為重大安保問題。冷戰結束、CoCom解散後,由於恐怖組織威脅日增,2010年代後歐美各國出口管制不斷加大。這一兩年因為中俄與朝鮮的威脅等,日本也開始加大力道。

在回應有關問題時,經濟產業省評論稱:「日本在選擇名單時,會考慮自身獨特的安全風險。」與歐美國家不同,日本作為中國鄰國,無論經濟與文化、地緣政治上仍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如果跟美國一樣採取相對強硬的禁運名單與措施,很可能招致中國大力抗議。

此外,日本優異的機械技術,至今仍是許多第三國希望合作的對象。

效用多大?

《外國使用者名單》由經濟產業省於2002年起發布,作為企業和其他人士在審查出口目的地時的參考依據。原則上每年修訂一次,為參考性質,不會立即禁止出口。但若是出口可作飛彈或核武器相關之原料或產品,即需要經濟產業大臣的正式簽署許可。

日本雖然注意到了中共核擴張的威脅,但是新公布的《外國使用者名單》頂多只能讓民間企業在查看清單時保持謹慎,很難對所有出口產品進行嚴格審查;縱使可藉此留心該名單上的企業,也很難知道是否有日本制的相關產品,透過第三方被轉售至這些企業。

前陣子G7召開在線記者會,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談及俄烏戰爭局勢時言明,「希望在年底前對涉嫌規避制裁的第三國組織或團體實施制裁」。只是,一旦自己國家的民營企業可能在無意間轉售相關資訊、甚至技術給所謂這些「第三方國家」,日本目前也仍無相關法律規範。

不同於日本,美國則是實施「實體清單(EL)」制度,名單以安全保障角度考慮的出口目的都詳細列出。不單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違反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2000多個組織抑或是個人,原則上都是禁止出口的對象。

中共抨擊核威懾為渲染

對於東京這項舉措,北京尚未回應。但先前日本防衛研究所11月底發布的新一版《中國安全戰略報告2024》,提及中國增強包括核力量在內的軍備。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2月7日就抨擊日本防衛研究所:「妄加評論,言論不負責任,也是站不住腳的。」

汪文斌稱日本近年來大幅增加軍費支出,謀求發展進攻性武器,「敦促日方切實尊重周邊鄰國安全關切,深刻反省侵略歷史,停止靠渲染『中共威脅』為自身強軍擴武尋找藉口」。

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去年全球可用核彈頭庫存整體增加,當中大部分增加來自中國,核彈頭庫存從350枚增至410枚。

美國五角大樓10月發布的中共軍力年度報告也指出,中國核庫存在過去一年大幅擴充,目前擁有約500枚可用於作戰的核彈頭,且增長速度超出預測。

為了因應印太情勢、展示防衛決心,日本政府於2022年底拍板決定,將在未來5年內分批增加防衛費用,5年總額預計追加43兆日幣(約2兆人民幣),其中多用於向美軍添購隱形戰鬥機與直升機等,創下紀錄。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