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不再宜居的香港(一):消費降級的餐飲與大量倒閉的食肆

香港一處購物區外懸掛的中國國旗與香港區旗 美聯社圖片

近幾年來,香港的消費降級和治安惡化現象正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本台就此推出三集系列報導《不再宜居的香港》的第一篇,幾位受訪香港市民講述了他們所見的香港餐飲業情況,包括消費降級現象和餐廳的倒閉等問題。

戴維(David)是位港島居民。二十多年前,本在美國灣區做工程師的他為了照顧父母回港居住。他告訴記者,雖然自己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但仍能看到在餐飲方面的消費降級現象:「一開始我回到香港的時候,一個飯大概三十幾、四十,現在七十幾、八十幾也很正常,翻了一倍。我自己能負擔,但是知道有的朋友有困難。」

居住在深水埗的陶小姐從事設計行業。她表示,近年來,她觀察到的現象是:「食肆安靜了,以前要排隊等位的食肆,現在不用等這麼久了。」

儘管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於今年2月公布的數字,在2023年全年,香港餐飲業的總收益價值臨時估計為1095億港元,與2022年比較,以價值和數量計分別上升了26.1%和21.6%,但是在多位受訪市民看來,餐飲業的蕭條都是很明顯的事實。戴維告訴記者,他覺得這種蕭條對中下階層的影響很大:「物價影響到了其他階層。以前對未來有信心的時候,大家都願意用錢。以前一頓飯七十幾、八十幾的時候,大家都很熱衷上街吃飯,沒問題的。這兩年市面蕭條了很多,很多做飲食的找不到東西做。」

他表示,他所看到的現象是,有的餐飲業老闆說做不到生意,有的仍然說生意很好做。但是:「我認識開公司做洗碗的說,生意大概九分之七左右不見了,他不明白為什麼那些酒樓有生意但是自己不用洗碗。我這個階層見到的就是這樣,有點古怪的。」

在港島、九龍都有居住經歷,近年來多次往返美國、香港兩地的小英(化名)向記者講述了她的感受。去年夏天,她在回到香港後看到的情況是:「以前常去的時代廣場,很多層全都是食肆,不是大排檔,是一家家大餐廳,各種不同的餐廳都有,通常要排隊。如果吃飯時間是晚上七八點,要排大長龍。但是現在我們去了,沒人排隊,覺得少了很多人。」

她表示,她在時代廣場注意到,以前她和親友常去的、比較好吃的餐廳有的倒閉了,有的改成別的了,開著門的也不用預定,可以直接走進去:「有的日式餐廳、特色一點的,直接是沒客的,但是當時我們不覺得便宜,只是覺得沒客人,覺得消費很差,沒有人。當然,這是講普羅大眾去的地方。聽說馬會這種(高端場所),都是生意很好。」

目前居住在深水埗的陶小姐表示,她的感受是她熟悉的茶餐廳已經倒閉了:「可能我自己有一些熟悉的茶餐廳,我覺得它們很好,但是可能已經沒有了,我會嘗試去第二間吃,會覺得不是很合自己口味,環境水準都不是很合適自己。」

戴維則告訴記者,目前據他所見的情況是,在繁華的區域,大量店鋪已經倒閉了:「眼見以前很旺的區,銅鑼灣、灣仔,很多死鋪的,租了很久都租不出去。走在街上看,一間店沒了變成一個常態,反而見到開的,我們就覺得竟然有家店開了!以前不是這樣,以前見到一家店沒了會是新聞,現在見到有家店開了反而是個新聞。」

2020年7月13日日落時分的香港天際線(美聯社)

消費降級:從茶餐廳到兩飯,再到十元叉燒飯和自帶午餐

在2020—2022年新冠疫情流行期間,香港當局曾斷續地實行過餐廳在下午六點之後不得提供堂食的政策。當時,不少茶餐廳都在提供有一飯兩菜的、粵語稱為「兩餸飯」的廉價盒飯,用於滿足外賣需求。然而,在這種封控措施解除之後,這一情況仍未變化。戴維表示:「主要就是這兩年發生的事,見到有店在轉型,比如兩餸飯。或者那間店還在開著,但不是以前的高端消費。」

上個月,一間香港餐廳宣布推出價格僅為十元的叉燒飯一事,引起了輿論的熱烈關注。據多家媒體報導,提供十元叉燒飯的餐廳排起了食客長龍,一個中午就能出售數百份這種廉價叉燒飯。小英告訴記者,根據她的了解,目前香港在餐飲方面的消費降級現象只怕是更嚴重:「特別是打工的人,比如中環上班的女孩子,都會帶飯,在以前這是很少的。以前通常都是中午去街上吃飯,約朋友一起吃飯,這是很平常的,但是現在為了省錢所以帶飯。」

她也表示,有的連鎖餐飲店儘管物價沒有太多變化,:「比如去麥當勞、美心,差不多是這樣的價錢,但是分量少了很多,多樣性也少了。」

那麼,香港為什麼會出現他們所說的這些現象呢?這一問題,我們將會在本系列報導的第二篇中進行展示。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