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哈耶普斯麻」海歸們,終點都是編制嗎?

這幾天,一份2024年鄉鎮公務員考察對象公示名單截圖,在網上炸開了鍋。

依據名單截圖,這位名為「蘇朕」的男生,出身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檔案所在地也是蕭縣。

最讓人感到驚訝的是,他畢業於美國史丹福大學!

截圖爆出後,有人在網上找到了蘇朕在斯坦福的論文。

也就是說,蘇朕是從史丹福大學畢業的應用物理博士!

圖源自網絡

斯坦福的博士,上岸鄉鎮公務員?

01

公示截圖在網上傳開後,網友順著蘇朕的名字,一點點拼湊起他多年來的求學經歷。

這一拼湊,更不得了。

依據網傳消息,蘇朕高中畢業於安徽省蕭縣實驗高級中學,大學本科就讀於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本科畢業後的去向為史丹福大學。

截圖自網絡

更讓人驚訝的是,他的名字出現在中科大第35屆郭沫若獎學金的名單上!

圖源自網絡

郭沫若獎學金設立於1980年,是中國科技大學本科生的最高榮譽獎學金,競爭激烈,今年有35位本科生獲獎。

歷屆郭沫若獎學金獲得者中,湧現了一大批傑出人才,他們在科研、教育、管理、金融、IT等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此前,被譽為「石墨烯駕馭者」的95後天才少年曹原,在中科大期間就曾獲得郭沫若獎學金。

獲獎的學生中,有很多人去往國內外一流大學或研究所繼續深造。

在史丹福大學官網上,也能夠查到蘇朕的信息。

截圖自史丹福大學官網

通常來說,這樣一路優等生的履歷,在就業階段大概率更傾向於進入知名企業或者從事學術工作。

蘇朕2022年從史丹福大學畢業,2024年出現在鄉鎮公務員的考察名單上,中間經歷了什麼,尚不清楚。

或許沒人知道,蘇朕為什麼選擇報考鄉鎮公務員。

有人說,他可能厭倦了科研界的激烈競爭,想要過上安寧的生活;

也有人說,或許他立志建設家鄉;

具體原因,無從知曉。

以蘇同學的學識,相信他能夠作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實際上,這不是名校海歸畢業生考公第一次引發熱議。

02

今年4月,一份杭州餘杭區公務員錄用名單的公示截圖激起了大量討論。

網傳截圖

在這份公示名單中的人選,畢業院校包括中央財經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位被杭州市餘杭區教育局錄用的女生,公示職位是教育管理一級主任科員,畢業院校為美國哈佛大學。

2023年11月,某事業單位向社會公示5名擬錄用人員名單,其中一名擬錄取人員的畢業院校是哈佛大學,擁有碩士學位。

截圖自微博

此前,有一位耶魯大學畢業生選擇成為大學生「村官」。

2010年,1985年出生的秦玥飛從耶魯大學取得文科學士學位後,沒有選擇進入大企業或繼續深造,而是成為了一名大學生「村官」,在湖南省衡山縣賀家鄉賀家山村做了村主任助理。

秦玥飛(左)和村民一起幹活。圖源自網絡

在當地,秦玥飛和村民一起勞作,積極努力,改善灌溉設施、安裝路燈、硬化道路,修建養老院、改善學校硬體配套。2013年,他被評為央視「最美村官」。

2014年第一個服務期滿,秦玥飛提出,「輸血」並非最可持續的鄉村發展模式,「造血」式可持續發展模式將成為重點,他放棄提拔機會,轉至衡山縣福田鋪鄉白雲村續任大學生「村官」。

2017年2月8日,他成為「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的十位獲獎者之一。

近年來,名校留學生考公考編的消息越來越多。

除了常規的「國考」與「省考」之外,依據相關統計,近幾年,包括北京上海、重慶、廣東在內的多個省級行政區,已經對歸國留學生開放了定向選調。

2022年,智聯招聘關於留學生就業意向調查顯示,有74.4%的留學生認為海歸群體中存在著「考公熱」現象。

圖源自網絡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考公就更容易。

2024年,國考報考人數突破300萬,招錄人數不到4萬。

圖源自網絡

03

對於留學生來說,報名參加考公,與當下的就業形勢或許也存在一定的關聯。

根據新東方發布的《2023中國留學白皮書》,留學生的平均首份工資為10013元;2023年,45%的留學生實現畢業後首份薪資過萬。

薪資不低,但求職競爭也愈發激烈。

依據中國世界青年峰會聯合獵聘共同推出的《2023海外留學人才就業發展報告》,在畢業後尋找全職工作的留學生中,有84.21%的人打算回國找工作。

這種形勢下,「畢業即失業」是很多留學生用來調侃自己的說法。

豆瓣小組「海歸廢物回收互助協會」在2020年5月成立之時,還只有幾千人,如今已經突破了5萬。

另一邊,留學的花銷還在上漲。

U.S.News曾針對2022-2023年最佳大學排名中的440所大學進行過統計:

相比20年以前,美國私立綜合大學的學費平均上漲134%,公立綜合大學的州內學費平均上漲175%,州外學費平均上漲141%。

出國讀書往往需要巨額花銷,名校的學業壓力也很大,若是家長付出大量金錢、孩子付出多年心血,歸來還要繼續在考編制的路上「卷」...

那麼,還要出國留學嗎?

對於還在海外念書的留學生、正在求職的海歸,和他們身後的家庭來說,這是一個值得慎重思考的問題。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北美留學生觀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