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八九學運35周年 外地學生當年的六四

35年前,一場轟轟烈烈的要求民主,反對官僚特權和腐敗的中國學生運動從具有五四新文化運動和12.9學生運動傳統的北京高校開始,迅速擴散到中國最大的國際化都市上海及南京、廣州、成都、合肥、貴陽等多數省會城市的大學生中間,掀起持續數周的大規模抗議浪潮,成為八九六四學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資料照:八九學潮開始後,復旦大學的學生在上海遊行。(夏明提供照片)

35年前,一場轟轟烈烈的要求民主,反對官僚特權和腐敗的中國學生運動從具有五四新文化運動和12.9學生運動傳統的北京高校開始,迅速擴散到中國最大的國際化都市上海及南京、廣州、成都合肥、貴陽等多數省會城市的大學生中間,掀起持續數周的大規模抗議浪潮,成為八九六四學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六四事件35周年前夕,當年參加上海和南京等地高校學運的人士回顧了外地學生運動中的重大事件。

外地學運與北京學潮緊密呼應

1989年4月15日,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猝然去世。北京高校學生率先開始悼念這位以開明、親民、務實著稱、被黨內頑固派老人整肅下台的共產黨領導人。大批學生湧向天安門廣場集會,與此同時,中國各地幾乎每個省會或高校相對集中的城市都發生了在本地主要廣場請願抗議的學生運動。一些參與其他省市抗議活動的學運領袖指出,六四以及之後的鎮壓中,當局對外地抗議者的抓捕處罰尤為嚴酷,不少人被重判十年以上刑期(向天安門毛像擲雞蛋者最重,判處無期徒刑)。據中國官媒報導,北京、上海等地有多名抗議者被指為「暴徒」、「罪犯」遭司法從快槍決。

在美國的自媒體人、油管政論節目主持人吳建民當時是南京市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主要負責人之一,參加並領導了江蘇南京的學潮,六四後被抓,遭判刑10年。他告訴美國之音,當時學生們的主要訴求是希望當局公正評價胡耀邦,同時愛護學生的民主熱情,把中國的體制改革,從經濟體制改革深入到政治體制改革。

吳建民說:「因為學生這時候上街只是表達一個民主的訴求,並沒有提出任何什麼反對共產黨的口號,要什麼推翻共產黨了,要什麼打倒鄧小平了,那時候根本沒有。基本上,學生這種訴求以北京為主,全國各地的高校全部參與了,我所在的城市是南京。南京當時有50多所高校,我們這個規模也是相當大。南京的主要廣場叫鼓樓廣場。南京高校學生主要集中的集會主要都是以鼓樓廣場為集中地。」

吳建民指出,把和平請願定為動亂的中共黨報《人民日報》426社論激化了學生與當局之間的矛盾,激怒了參加抗議活動的南京學生,因為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正在從事一個神聖的和平抗議活動。

他說:「政府故意把學生推到了人民的對立面,他把學生指定為動亂嘛。就是你們這些人根本不是愛好民主,你們是挑起動亂,是破壞社會穩定嘛。那我們學生當時是不能接受的。可以這樣講,當時無論是北京還是我們南京的學生,在廣場上遊行示威都是相當文明。我們沒有砸過一塊玻璃。我們整個廣場幾千幾萬人待在上面,遊行也好,示威也好,等到我們撤去,是沒有垃圾的,每一個同學都會告誡身邊同學,帶好塑膠袋。大家把那些自己可能產生的各種垃圾,都用塑膠袋帶回去,沒有人在廣場亂扔垃圾。秩序井然,沒有人破壞社會秩序,沒人去攔截過任何公共汽車輛,阻攔別人上班,什麼搞打砸搶行為,完全沒有。不光是北京,沒有全國各大城市都沒有。我們南京更是這樣。」

資料照:1989年南京學運得到多家官方媒體記者聲援。(吳建民提供圖片)

南京學生徒步北上行動

就在六四事件之前幾天,南京抗議學生發起了徒步前往北京的北上行動。

吳建民說:「5月28號,由我本人當時策劃了這個北上運動,也就是在南京高校有幾千個學生在鼓樓廣場宣誓以後,6月1號向北京挺進。」

談到這次徒步行動的目的,吳建民說:「我們的目的就是通過沿途一邊走,一邊到北京,一邊宣傳,一邊路上把沿途所有的高校都把它聯合起來。因為從南京走到北京,有2000公里,在這個路途過程中,要分別跨入安徽省、山東省、天津市、河北省,也就是有相當的這些所有沿途省份的高校呢,最終都被我們這個一路走去,一路發動起來了,然後最終跟北京所有的學生,然後在北京城外會師,形成一個巨大的學生到北京來的壓力。如果全國各地都這樣來的話,顯然李鵬是很緊張的,因為學生們到北京來,就是要求中央跟我們對話,然後承認我們學生自治的這個組織的合法性啊。同時,學生們願意參與國家的民主建設。」

6月3日夜晚北京開槍時,北上的南京學生走到了安徽省。

「安徽滁州市。我們本來第2天冒著大雨要繼續出發的,結果到第二天,因為北京已經開槍了,那迎接我們的安徽和江蘇兩省的領導馬上臉色就變掉了,」吳建民回憶道。

資料照:1989年6月1日,南京高校北上行動中的東南大學隊伍。(吳建民提供圖片)

吳建民:六四鮮血不能白流

六四大屠殺35年過去,但中共當局對當年參加或領導各地學運的「六四分子」的監控打壓仍在持續,原貴州省高自聯學生領袖季風和參加六四事件、1988年7月至1992年4月領導安徽省民運的沈良慶等異議人士仍在高壓下堅持當年對自由的追求和民主的嚮往。

吳建民告訴美國之音,六四事件過去了35周年,儘管他參加八九學運以及後來被抓坐牢,影響了個人婚戀和事業,改變了人生道路,但他絲毫不後悔。

他說:「我們不需要共產黨給我們做什麼平反,我是堅決不承認共產黨『平反』這兩個字,我們是永不放棄,永不忘記,我們的目的就是六四英靈的這些血不能白流。」

1989年6月1日南京高校北上行動中的南京郵電學院隊伍(吳建民提供圖片)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