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對於西方滲透,中國嘴上很硬,身體卻很誠實

這些年,「西方滲透」這個提法很多。其實,只要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然近乎「全盤西化」了,西方的科技,文化,構築了中國人現代化的生活方式。

沒有西方的鋼筋水泥,就建不成高樓大廈。

住進了高樓大廈,水、電、煤氣缺一不可。

對,還得加上寬頻。

少一樣,這日子就沒發過了。

比如我們使用的抽水馬桶,是1584年—1591年間,由英國人約翰·哈林頓發明的,但是英國人還是習慣使用夜壺。在歷經19世紀初英國人約瑟夫·布拉默,和1889年英國水管工人托馬斯·克拉普兩次重要改進之後,直至19世紀60年代,大多數英國人才用上抽水馬桶。

英國人發明和普及抽水馬桶,歷經了300年。

我童年記憶深刻的1980年代舅舅家的旱廁,尤其是夏天,蒼蠅不停落在身上,蛆蟲就在腳邊蠕行,坑位下方就是豬圈,大黑豬殷切地等候我們的遺落……

我第一次見到抽水馬桶大概是1995年,我清晰記得自己當時的困惑:不知道是應該坐在上邊還是蹲在上邊,蹲在上邊的話……好像很難瞄準……

我們日常使用的衛生紙,源於1890年,美國的斯科特紙業公司。

1936年,美國人來到上海成立了紙業公司,但是產品昂貴,普通人用不起。

直到1980年代,我家的衛生紙主要是作業本和舊報紙,最初的幾年,我還沒有上小學,家裡就沒有作業本,我父母都不夠小學文化,沒有看報的習慣,所以紙張短缺,甚至還用過偉人選集。我媽叮囑我千萬不要說出去。

如果是在鄉下,在舅舅家的菜地幹活,拽幾片菜葉子,也就解決了。

冰箱是由美國工程師雅各布·帕金斯於1834年(也有人說是美國工程師科伯蘭特1918年)發明的。

空調是美國工程師威利斯·開利發明的,在1906年申請專利。

手機是美國摩托羅拉的工程師馬丁·庫帕帥率領團隊於1973年研製成功的,其靈感源自科幻題材美劇《星際迷航》中,考克船長的那部無線電話。

……

如果可以,這個名錄可以無休無止地摘錄下去。

今天,任何一個生活在城市的中國人都可以無差別羅列身邊的每一個物件,每一個用品,其原理,其材質,其發明創造,多是西方科技結出的成果。

繼續說一說吧,現代社會福利和保障制度是由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建立的。德國於1883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疾病保險法》;1884年通過了《工人賠償法》;1889年實行了《傷殘和養老保險法》。

現代教育制度起源於德國,遠在17世紀,德意志南部一個小國家的國王規定,8歲到14歲的兒童,必須接受一定的學校教育,如果兒童不能享受到這一教育,這父母必須接受罰款。這就是最早的義務教育的雛形。

19世紀,俾斯麥主政期間,德國的初等教育模式已逐漸確定下來。初等學校分初、高兩級,每級4年,計8年,兒童6歲入學,14歲畢業。

在1872公布的《普通初等學校規章》裡,教學內容涵蓋歷史、地理、自然科學、德文名著,外語選修課、繪畫、歌詠、體操、家庭工藝等,數學課不僅講授小學、分數,對數、二次方程,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也包含在內。

大約在同一時期,1870年,英國傳教士李提摩來到中國,1886年,他發表了《七國新學備要》,介紹西方各國的教育情況,並建議清朝政府每年拿出100萬兩白銀進行教育改革。

李提摩太與維新派關係密切,還受聘於曾國藩,成為他家的家庭教師。

1901年,在庚子事變之後,李提摩太請求各國政府把一部分中國賠款,拿出來在山西等地設立大學。他認為庚子事變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教育沒有普及,如果教育普及的話就可以減少類似這樣的仇外事件。

——以今天一些人的眼光來看,這個洋人毫無疑問就是在搞滲透,意圖演變「我」大清朝廷,動搖我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文化根基了。至於一眾洋務派,呵呵,他們與洋鬼子走那麼近,勾結在一起,還能是什麼好東西了?

正所謂「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不容於堯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說的就是這幫「慕洋犬」啊!

但我們今天的義務教育體系,分級學制,乃至一堂課40分鐘,課間休息10分鐘,都不是憑空鑄就,是借鑑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歷經洋鬼子,慕洋犬,革命教育家幾代人的努力方才建立起來的。

再說近一點的,前幾天我去醫院探視,留意到牆上的兩幅人像,左邊是美國醫生特魯多,右邊是英國護士南丁格爾。

美國醫生特魯多在1884年籌資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家肺結核病療養院,當時結核病還是絕症。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有時,去治癒;

常常,去幫助;

總是,去安慰。」

——這是特魯多醫生的墓志銘,也是很多醫務工作者的座右銘。

至於英國護士南丁格爾,那就不用更多介紹了,她是近代護理學和護士教育創始人。「5.12」國際護士節設立在南丁格爾的生日這一天。

可以說,我們社會主義的護士們都是走在英國人南丁格爾開創的偉大事業之中,她的精神激勵著萬千從業者投身於此,並在他們陷入困頓和彷徨時照亮前路。而我們每個人生病時能受到照護,都應當感念這位偉大的人物。

在病房的牆上,還張貼著「癌痛規範化治療」疼痛評分表,這個廣泛應用於我國醫護系統的評分方法最早是由美國疼痛學會制定的。

在護士台水池的上方,還張貼著「六步洗手法」(也有「七步洗手法」)。這個方法是我國醫務人員的行業規範,源自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六步洗手法和美國疾控中心推薦的三步洗手法。

繼續追溯的話,這項標準起源於1847年,奧地利產科醫生塞麥爾維斯,彼時還沒有細菌學,對於很多病症無從理解。塞麥爾維斯通過工作中觀察到的現象開始推行用漂白水洗手,用氯化鈣給器械消毒,在很短時間內,一病區的產婦產褥熱死亡率從10%急劇下降到1%左右。

1865年,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開啟了細菌學說。今天我們喝的牛奶依然在採用「巴氏殺毒法」,即這位巴斯德開創的。

1867年,英國醫生約瑟夫·李斯特發表了其傑出的滅菌學論文,正式闡述了洗手消毒和病人致病菌感染之間的關係。

……

所以,飲水思源。

我認識到的事實是,我們今天的生活,那些在便利、幸福、長壽、文明諸多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一呼一吸之間,都離不開西方開創的科學和文化。

我模糊認識到的「事實」是,眾多前輩在引進這些西方科學文化成果的過程中,想必也歷盡坎坷,其中的一部分阻力就來自那些「聞洋人之長便怒、聞洋人之短便喜」的偏狹的同胞。

話說,我們甚至還有過「寧要社會主義草,不要資本主義苗」的時代。

他們激昂,他們正義,他們痛心疾首,但他們好像並不知道自己拒絕的是什麼,維護的又是什麼。

在千年未有大變局之際,有些父母覺得繼續給女兒裹小腳才是恰當的,有骨氣的。

至於那些剪掉辮子的?嘁——他們,還能算個人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壞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