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食品包裝含大量PFAS 專家:外食易罹睪丸癌、乳癌

PFAS是成員超過1萬2000種的含氟化學物質大家族,從上世紀起就被廣泛用在各種消費性產品,如食品包材;圖為裝薯條等油炸物的紙袋。(本報資料照片)

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質(PFAS)在生活中被廣泛運用,因其穩定性高且難以分解、具生物累積性等特性,恐危害人體健康。專家表示,民眾三餐若老是在外,暴露的風險最高,研究顯示不僅會增加男性睪丸癌、女性乳癌的風險,更會「禍及子孫」,直接影響胎兒健康。

全氟及多氟烷基物質(PFAS)會影響生殖賀爾蒙平衡,女性會造成不孕症、乳癌、性早熟等;示意圖。(圖/123RF)

PFAS是一種含氟化學物質大家族,其成員超過1萬2000種全氟物,從上世紀起就被廣泛用在各種消費性產品,如製作裝油炸物的紙袋與紙盒等食品包材、紡織品、化妝品、醫療用品、消防泡沫、電子及半導體製程、塑膠製程等工業用途。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日前邀集各方專家,舉行線上記者會討論關於管制PFAS的重要性與可行性。

台灣台大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林郁真表示,PFAS物質現在已被普遍且廣泛應用,舉凡食品包材、家具與衣物表面塗層等,目前推測已超過1萬多種。

2023年11月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將其中的全氟辛酸(PFOA)歸類在致癌物分類中的第一類「對人類致癌」的致癌物,而全氟辛烷磺酸(PFOS)則為第2B類「可能對人類致癌」致癌物,因此監管PFAS已是當務之急。

台大食品安全與健康研究所助理教授羅宇軒說,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暴露在PFAS的影響之中,尤其是三餐在外的「外食族」暴露量更大,而台灣人飲食習慣愛吃「內臟」,也成為風險高於美國的因素之一。

「PFAS的影響是會影響生殖器官,甚至造成『代間傳遞』」羅宇軒表示,孕婦若在懷孕期間暴露在PFAS之下,日後兒子的精子品質會受到影響,PFAS會干擾人類睪丸細胞的生理運作,影響生殖賀爾蒙平衡,導致睪丸癌風險增加;女性則會造成不孕症、乳癌、性早熟等情形。

但訂定PFAS相關的規範相當困難。林郁真指出,根據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建議,四種主要的PFAS(PFOA、PFOS、PFNA、PFHxS)物質,人體每周可耐受攝入量為4.4ng/kg(奈克/公斤),而美國目前正在評估飲用水的管制濃度。

羅宇軒則表示,若要一次全面禁止PFAS的使用,恐怕會先啟產業界的革命,但應先將較長鏈分子式的PFAS禁用,再逐步禁止短鏈的PFAS。

林郁真也說,PFAS沒辦法一口氣全面禁用,但可先針對已知毒性的PFAS進行管制。台灣PFAS大量使用在半導體業製程中的清洗液中,屬於界面活性劑,必須要能抵抗高濃度過氧化氫的氧化,目前只有PFAS可以勝任,若出現其他的替代品,也會是性質類似的物質。

林郁真說,要減少PFAS,與其朝尋找替代物質方向改善,不如將使用後的PFAS做回收循環使用,只要PFAS在廢水中的濃度不大幅超過環境背景的濃度,就能有效管控PFAS所造成的環境風險。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

來源:世界新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