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針對歐盟電動車關稅 中國選擇報復歐洲農民而非汽車製造商

就在歐盟表示計劃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關稅幾天後,中國政府對從歐盟進口的豬肉展開調查,目標是歐洲農民而非德國汽車製造商。

中國商務部星期一(6月17日)宣布對歐洲豬肉展開反傾銷調查時並未提及電動汽車關稅,但此舉被廣泛視為是在回應歐盟對電動汽車採取的行動。這也為中國在任何貿易談判中提供了討價還價的籌碼。

中國本可以以應對氣候變化的名義對進口大排量汽油動力汽車徵收25%的關稅,此舉將對梅賽德斯(Mercedes)和寶馬(BMW)造成沉重打擊。中國政府選擇不這樣做,或者說至少目前不這麼做,可能是認可德國汽車業公開反對歐盟關稅,以及其在中國的大規模生產。

中國市場是德國汽車製造商的重要市場,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Hildegard Müller)將6月12日歐盟宣布的關稅稱為進一步背離全球合作的舉措。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項措施將進一步加劇全球貿易衝突的風險。」

對進口自歐盟的豬肉的調查將涵蓋各種產品,包括新鮮和冷凍豬肉、豬腸和其他內臟。公告稱,預計調查將耗時一年,可能進一步延長六個月。

歐盟委員會貿易發言人奧洛夫·吉爾(Olof Gill)在布魯塞爾對記者表示,歐盟的農業補貼「絕對符合我們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義務」,委員會將密切關注這一調查並在必要時進行干預,以確保中國的調查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

中國官員表示,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生產補貼的調查是「典型的保護主義」,無視世貿組織規則。歐盟計劃自7月4日起對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徵收17.4%至38.1%的臨時關稅,為期四個月。這些關稅將適用於中國和外國品牌--包括特斯拉(Tesla)--出口到歐洲的汽車。

2020年,歐盟向中國出口的豬肉產品達到74億歐元(79億美元)的峰值,當時北京的養豬場因豬病而損失嚴重,不得不轉向國外以滿足國內需求。此後,出口額開始下降,去年降至25億歐元(26億美元)。其中近一半來自西班牙。

西班牙經濟大臣卡洛斯·庫爾波(Carlos Cuerpo)表示:「我們必須避免升級到貿易反制措施。」

西班牙豬肉行業協會Interporc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全力配合中共當局」,並向他們提供所需的任何文件。

西班牙農業大臣路易斯·普拉納斯(Luis Planas)表示:「農業行業通常不是衝突的根源,但最終卻常常付出代價。」他以2019年美國在飛機製造商空客(Airbus)補貼糾紛期間對部分歐盟農產品徵收關稅為例。

「我相信我們有時間和餘地進行談判,並儘量避免這場貿易衝突,」普拉納斯說。

(本文依據了美聯社的報導。)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李華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