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吳惠林

吳惠林:我的小學同學林金悔
2024-10-03

林金悔是我就讀台灣台南漚汪國小時候的同學,1961年畢業後,他繼續留鄉攻讀北門中學初中部,我則南下高雄進入高雄中學末屆初中部,之後金悔兄到台南二中讀高中,我則繼續在雄中上高中。雖然兩人此後都北上讀大學,但他上師大,我在台大,兩校距離很近,卻都未曾聯絡,遑論見面!直到兩人在大社會中...

吳惠林:貪得無厭vs.適可而止
2024-09-06

本書明確揭示,持續追求成長不能作為長期目標,因為經濟成長不但沒讓美好生活的七項元素達成,反而造成破壞,例如失業嚴重奢言安全,人人為近敵怎可能彼此尊重,工時不減和忙碌不已怎有閒暇等等,作者在第六章詳述了這些與美好生活反其道而行的現實。總而言之,這些與美好生活背道而馳的事實,都是現代高科技社會倫理道德敗壞所引起。

吳惠林:再認識「通膨」「通縮」「滯脹」
2024-08-30

當通縮出現時,若讓市場自由運作,那些平時有儲蓄的「好人」就有「便宜貨」可買,甚至於還能買到房子呢!但在將通縮和不景氣視為等同的壞現象之下,政府採用紓困與創造需求的金融財經政策,讓價格無法下跌,超額供給也就無法消除,中產階級低薪者也將永遠是無殼蝸牛族。在政府大撒幣的時刻,或者維繫著「高價」的局面,但由於實質所得、實質工資的停滯,以致於就業和生產依然無法提升,於是經濟停滯和物價高並存的局面就出現,這也就是「滯脹」的場景也,究其實,是政府不當的刺激政策造成的。

吳惠林:這個世界亟需「正念」的通俗經濟學教科書
2024-08-02

已故的美國總統里根的名言:「政府不能解決問題,政府本身就是問題」,一針見血指出問題所在。人類社會畢竟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個人」為主角,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出現出各種「規則、秩序」,無形的如倫理、道德,有形的如各種法令規章。而政府出現是在扮演公正的「仲裁」角色,並從事人民託付的事務,人民的生活則透過各式各樣的市場進行交易,市場的主人也就是千千萬萬活生生的「個人」。市場和政府分工合作促進人類的生活福祉。

吳惠林:如何妥善因應中共國政經危機?
2024-06-21

正如ODNI報告所言,中共更可能成為一個更具侵略性和不可預測者,如何防範和因應是自由世界的一大課題,而多年前納瓦羅(Peter Navarro)教授對美國的建言:「只有實力才能帶來和平」、「團結則存、分裂則亡」、「擊敗敵人,而敵人就是我們自己。」地球人必須謹記在心並化為實際行動而且做到才行!

吳惠林:第三十三章 排拒諾獎隱士—淺談哈維默
2024-06-10

哈維默得獎的猜疑當由外電得知一九八九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挪威籍的哈維默(Trygve Haavelmo)教授獨得的當時,心中頓覺一片茫然,因為大家所談論的熱門人物都落選了。不過,與一九八八年阿雷(M. Allais)教授得獎時,對之猶如一張白紙不同的是,我們當時已確知哈維默是位經濟...

吳惠林:第三十一章 為誰生子為誰忙?
2024-06-03

生育力的個體經濟理論應可適當解釋當代台灣社會的現象,那麼,除非到了那麼一天,經濟社會發展的程度到達小孩子對父母的價值再度昇高了(或其相對價格下跌了),否則任憑政策的如何訂定(也許某些獎勵措施可產生些許誘因,但其成本頗高、效果很小),要想穩住出生率使之不降,甚至提高出生率,恐怕會是緣木求魚!

吳惠林:聊一聊「諾貝爾獎」
2024-05-31

真正的經濟學家,起碼應有以下的認知:必須了解其所關心的「人」,與生物學或動物學家心目中的「人」不一樣。經濟學家雖也知道「人」具有一般動物的欲望、衝動和本能的反應,但更重要的是,「人」還具有異於禽獸的意志、理念和邏輯思考。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大特徵。人的欲望會自我繁殖不斷增多,而其滿足卻要受到外在種種限制。於是在要求滿足的過程中,他不得不有所選擇。選擇,是出於不得已;選擇什麼,則又力求自由。這就是說:人,並非生而自由的,但具有爭取自由的本能。

吳惠林:寇斯的《廠商、市場與法律》
2024-05-14

作者提供關於經濟學和經濟學家的笑話和嘲諷話語,可說俯拾即是,下面這一則可能較少被提及。話說兩個所謂的經濟學家,並肩漫步於路徑,一個昂首,一個低頭,忽然低頭者開口道:路邊有十塊錢!昂首者頭也不低立即回說:沒有!低頭者說:有!昂首者再接辯說:不可能!‘如果’真...

吳惠林:再論「金融危機」
2024-05-10

張說告誡世人,「一邊積攢,一邊施財,可稱為道;不把錢當作珍寶,稱為德;獲取和給予適當,稱為義;不求非分錢財使用正當,稱為禮;能廣泛地救濟眾人,稱為仁;支出有度歸還有期,稱為信;得到錢又不傷害自己,稱為智。「用這七種方法精煉此藥,可以長久地服用,使人延年益壽。如果不是這麼服用,就會消減情志,損傷精神,千萬要小心別犯錯。」

吳惠林:第二十五章 最適自然資源使用量的決定
2024-05-07

資源有限,欲望無窮一般通用的基本經濟學教科書,開宗明義就告訴我們資源有限、人的欲望無窮,於是才有經濟學的出現,也因而經濟學理就在分析人的選擇行為。這其中所涉及的也就是稀少性(scarcity)這個特性,它是指相對於人的欲望而言,資源是稀少的,亦即必須支付代價。當然,基本經濟學中也...

吳惠林:第二十四章 排斥「黑板經濟學」的學者
2024-05-03

一九九一年十月十五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一九九一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寇斯(R.H. Coase)教授。這個消息對經濟學界而言,大家除了有實至名歸的稱許外,恐怕也都有著稍遲的感覺。瑞典皇家科學院之所以頒獎給寇斯,是表彰其發現並闡明交易成本和財產權在經濟體制結構及運作上之重要性。...

吳惠林:第二十三章 工作倫理與勞動供給原理
2024-04-30

一九七0年代初期崛起的新經濟學派之一的公共選擇學派,其開山祖師布坎南教授,在一九八八年八月底順蒙貝勒蘭學會於日本召開年會之便,應邀抵台訪問,曾於八月二十七日作了一場講題為工作倫理的簡單經濟學之專題演講。演講內容可說簡單,而且篇幅不長,但其中提到的某些論點,卻頗值得有心人深思,尤其...

吳惠林:「合法掠奪」能休嗎?
2024-04-29

房客拿著看上去很好的收入證明,按期繳了一個月的房租後,就露出「租霸」嘴臉,從此再也不交租金。房東委託律師上法庭打官司、叫警察都沒有用,因為法律保護房客,逼得房東們集會呼籲要求「法律公正」。一位發言者說:「紐約州為什麼有這麼多荒唐的法律?沒有一條是具有正確的價值觀的,完全都是黑白顛倒的法律!我們中產階層在納稅,在支持這個國家,但是我們這些勤奮的市民反而受到壓迫!我覺得這對民主社會來說是一種非常荒唐的、荒謬的事情。」

吳惠林:好一本精彩的「利息歷史論評」大書
2024-04-26

(作者提供)自從政府獨占貨幣,擁有印鈔機以來,人類就跟通貨膨脹、通貨緊縮、金融風暴、泡沫經濟、貧富不均加劇等脫不了關係。為了化解這些問題,就由政府祭出各種政策來解決,到頭來往往是落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一再在循環的結果,人間就愈來愈沉淪,不但金融風暴、經濟蕭條、大債危機、債留子孫...

吳惠林:第二十二章 政治經濟學復活的關鍵人物—布坎南
2024-04-23

布坎南對於政府失靈和經濟學家、經濟學的批評,同樣能給台灣社會帶來反省;尤其當六年國建計劃所曾產生的風風雨雨,買票猖獗的選舉制度所暴露的金權政治當道,社會福利措施的陸續推展,以及國人缺乏正確的經濟觀念之今日,更顯出布坎南的學理對台灣社會的重要性。

吳惠林:第十九章 《人民與國家》譯者序
2024-04-12

一九八0年代以來,公共政策在台灣變得異常熱門,各方都極為矚目。這也難怪,因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施行,其影響遍及全民,而且一定是有利有弊。得利者自然想要得到更多、起碼也要保住已有的利益;受害者更是設法去除,或是爭取另一種對己有利的政策來彌補不利。事情之所以如此,是由於政府的必然存在,...

吳惠林:第十一章 路遙知馬力—談弗利曼教授
2024-03-18

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密爾頓·弗利曼(M. Friedman)與其夫人(右)在中華經濟研究院歡迎會與中經究院院長蔣碩傑(左一)和於宗先副院長(左二)談話。(中華經濟研究院提供)每年的十月是諾貝爾獎揭曉的日子,除了有希望獲獎者內心裡七上八下等著宣布的那一刻外,旁...

吳惠林:第十章 海耶克在台灣
2024-03-12

趕鴨子上架康德出版社的李永海先生在2002年底某一天到我研究室,拿著海耶克(F.A.Hayek,1899~1992)傳記的英文原版書和部分中譯稿,希望我為該書中譯本寫篇導讀或序,重點則放在海耶克與台灣的關係。這使我有點為難,一來雖然我的記憶中是有那麼一幕:好幾年前在台大活動中心的...

吳惠林:第九章 一個偉大思想家的心路歷程
2024-03-08

1992年3月23日去世的海耶克(F. A. von Hayek),在過世當時,中外媒體都出現一些對其蓋棺論定的文章。雖然大家一致肯定海耶克的成績,但因其貢獻層面極廣,搜盡枯腸也難找出一個適當的封號,只見有人以知識貴族、有人以經濟哲學家、有人以純正自由主義者、也有人以一代大儒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