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大清

大清的形式主義(圖)
2025-01-20

道光是苦命的皇帝,繼承父祖的爛攤子,國庫空虛,海內睏乏。不惟不敢南巡北狩,連自家的吃穿度用,也能省就省。過去皇帝一身衣服,穿過就扔,道光得洗三遍才放棄。最過分的時候,居然衣服破了,要人給補好再穿。結果內務府派專人送到蘇州,教蘇州織造找專門的織工來補,打一個補丁,比買件新的還費錢。...

和當今驚人相似 大清,其實贏了甲午戰爭
2025-01-20

對清廷來說,戰爭到底贏了沒,倒也沒有那麼重要——畢竟輸了洋人已經不知多少次,而維持自己的統治才是第一要務。於是,不管上層有多慌張,對下層的宣傳,那必須是又贏了、一直贏。萬一讓老百姓知道了真相,引起社會不滿,才是真正的大麻煩。於是,剛剛戰爭失敗的清廷,並沒有在挽救戰局、改革自強方面花費更大的精力,反而將重點放在了「對內宣傳戰」上。讓老百姓繼續活在自信之中,才是重點。

他一道聖旨 讓中國喪失100萬平方公里領土
2024-12-23

成千上萬的關內百姓逐漸遷居關外,東北人口逐漸增加。 然而到了乾隆時期,這種局面被終止了。 乾隆堅持保護清朝龍興之地的國策,他認為盛京、吉林為清朝龍興之地,無法坐視大批漢人湧入東北,奪占他們的後方總基地。 於是乾隆五年下了一道聖旨,禁止關內百姓遷移、開發東北,手段之嚴厲、方法之縝密,力度空前,史稱封禁東北令。

馬拉火車的殘酷真相
2024-12-23

當初李鴻章主張修建唐胥鐵路時,遭到了朝中頑固派的阻撓,在他們看來,唐山是清東陵的所在地,若在此修建鐵路,列車經過將會震動龍脈,噴出的黑煙有害莊稼,絕對不行。無奈之下,李鴻章只好換了個說,說我要建的不是行駛火車的鐵路,而是一條「快車馬路」。於是,唐胥鐵路竣工後,李鴻章為了堵住反對者的嘴,真的用騾、馬來拉車運煤。

大清滅亡前,發生三件無法解釋的怪事
2024-12-17

一支清軍押送著一車軍火,準備運往前線。隊伍剛剛行至半路,突然遭遇了一群革命黨人的攔截。按理說,這種情況下應該展開一場激烈的交火。然而,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那些清軍士兵居然毫無抵抗,乖乖地將軍火交給了革命黨,然後轉身離去,仿佛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你們就這樣把軍火交給我們了?"一位年輕的革命黨人難以置信地問道。"反正這朝廷也快完了,我們何必再為它賣命呢?"一個清軍士兵淡淡地回答,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

「連大清都不如」
2024-12-10

小賊砍頭剎那間喊冤 驚動慈禧最終平反
2024-12-06

按清制,死刑案件要經過縣級、府級、臬司、巡撫或總督四級審查,再上報朝廷,由朝廷同意後執行。然而,「王樹汶案」的進展尤為神速,從馬翥作出判決起,到塗宗瀛遞交給刑部初審裁決,中間僅過了月余。要知道,當年「楊乃武與小白菜案」在地方上審轉都花了兩個多月。可見,在既定的審轉程序上,河南官員的形式主義之風多麼嚴重。

一樁姦情,X翻大清 看起來比紅朝天差地別(圖集)
2024-12-03

道光年間,浙江德清縣,最有錢的家族,當屬蔡家,胡家,徐家,談家。這德清縣的四大家族,你可以把他理解成是《紅樓夢》裡的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反正那在當地是有錢有勢,屬於上流階級,而在這四大家裡,又當屬徐家的勢力最大,我們稱為德清徐氏。這徐氏一家,了不得,自本朝開國以來,成了翰林的就有五...

改革34年,一戰破功
2024-11-22

面對列強的虎視眈眈,洋務派對他們所選擇的自強之路充滿了美好的展望:「我能自強,可以彼此相安,潛懾其狡焉思逞之計。否則我無可恃,恐難保無輕我之心……今既知其取勝之資,即當窮其取勝之術。」但,歷史很殘酷,真理總是在大炮的射程範圍之內。

大清官員欺上瞞下的歷史邏輯(圖)
2024-11-10

壹1896年,俄國以舉行俄皇尼古拉二世加冕禮為由,盛情邀請清朝派重臣到彼得堡觀禮,儼然給予極高禮遇。不是大清國際地位提高了,北極熊真實目的是為對抗日本在遠東崛起,希望藉機與清朝進行秘密談判,修築穿越東北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因甲午戰敗閒居北京賢良寺的李鴻章被重新啟用,作為欽差頭等出使...

璦琿條約並不合法 為何俄國每年都紀念?
2024-11-08

1860年,在沙俄的逼迫下,清廷與之簽訂《中俄北京條約》。這份條約不僅承認了《璦琿條約》的合法性,而且還將《璦琿條約》中規定的烏蘇里江以東4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俄共管地,一股腦也全都割給了沙俄。這麼一來,整個外東北100多萬平方公里,就實實在在被沙俄給割走了。《中俄北京條約》可是清廷與沙俄簽訂的條約,自然是有效的。因此,俄國人要紀念,也應該紀念這份條約才是。

由華人男子向哈馬斯捐款100美元想到的
2024-10-07

在今天,公派出國留學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但在當時,卻是有辱門楣。清廷長時間的閉關鎖國,使人們深信西方是野蠻落後之地,略有錢財的家庭都不願讓子弟出洋留學。由於名額遲遲招不滿,政府官員甚至不得不去各個村落動員。所以,首批留美幼童並非是經過層層選拔的精英,而多是家境貧寒的平民子弟中國人善於讀書與考試的特徵,至少從那時就表現出來了。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考入美國的大學學習。其中22名進入耶魯大學,8名進入麻省理工學院,3名進入哥倫比亞大學,1名進入哈佛大學。

為什麼慈禧一死,大清國就亡了?(圖)
2024-10-05

她是大清朝的獨裁女主,也是揭開中國現代化序幕的鐵腕太后,她就是慈禧。1908年11月15日,慈禧離世。僅僅三年後,大清便分崩離析,這僅僅是巧合嗎,還是另有深層原因?▲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徽號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雙面慈禧:一面給大清續命,一面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