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門標籤 > 記憶

無論如何,不要交出用痛苦換來的記憶(組圖)
2025-07-17

蘇聯作協被解散時,8000名作家曾聯名抗議,稱他們有繼續歌頌俄羅斯的權利。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對此回應說:「政府除了需要人民監督之外,不需要任何文學。那種小丑式的官方文學,對俄羅斯人的智力是一種侮辱。」 如今,絕大多數蘇聯作協成員的作品早已失去存在的價值,但人們依然記著利季婭的《索菲婭.彼得羅夫娜》。正是借著利季婭、索忍尼辛、帕斯捷爾納克等被作協開除的作家的作品,這個民族曾經的苦難才得以被銘記,不容任何人予以篡改。

小朋友的記憶(圖)
2025-07-16

范家胡同幼兒園早已沒有了。二〇〇九年,那裡建起了北京小學國際小學生公寓;二〇一〇年,它歸屬的宣武區也因併入西城區而從北京的版圖上消失。但記憶比土木磚石堅固,童年時與我同班的大震還珍藏著幼兒園一九六〇年油印的一張兒童在園情況報告表和一張畢業證書。那可愛的幼兒園確實曾經存在,它西鄰北...

擦掉記憶 這款藥物會讓人變「殭屍」
2025-07-09

一種本用於緩解暈車和噁心的常見藥物,如今卻被賦予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新用途。在英國,一種被稱為惡魔之氣的藥物Scopolamine(東莨菪鹼)正引發公眾擔憂。這種藥物最早源自南美,是植物提煉的生物鹼,醫學上用於治療暈動症和手術前減少唾液分泌。但在地下世界,它卻被當作操控人心的利器。S...

如果水有記憶 它在記憶什麼?(圖)
2025-07-02

當我們的水裡面充滿著藥物、殺蟲劑、重金屬和合成化學品時,我們傷害的不僅僅是生態系統,還可能破壞了水本身的記憶。結構一致的水可能會變得紊亂。它存儲和傳輸生物信息的能力可能會被破壞。如果水攜帶著智慧,那麼污染它可能意味著改變生命交流、癒合甚至再生的方式。 對人類的連鎖反應是什麼?是更多的斷裂,更多的炎症,更多不符合邏輯的疾病,因為生命與自身之間的交流媒介被攪亂了。也許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在我們「進步」的同時,慢性疾病和情緒失調卻在增加。也許我們不僅失去了平衡,還失去了共鳴。

記憶變差 每天按這裡5分鐘 就能改善
2025-06-29

說話、吞咽、咀嚼這些看似日常的動作,其實也能自然刺激腦脊髓液流動。張家銘提醒,養成多咀嚼、勤說話的習慣,或在洗臉時多花十秒沿臉部輕柔按摩,都是簡單又有效的腦部保健方式。

蘇暁康:文革遠未成為普世記憶(圖)
2025-05-18

【按:今天是五一六,對這個日子的記憶,也許只存活在文革一代——中國人已經分裂成世代,歷史也是斷裂的,於是我們不僅要追問文革受難者,也要追問六四受難者,還有其他受難者嗎?更大的問題是,九〇後、〇〇後們還會追問嗎?記憶極為脆弱,遺忘勢不可免,時間站在暴力和施暴...

該放棄的決不挽留,該珍惜的決不放手(組圖)
2025-05-17

再好的東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記憶,也有淡忘的一天;再愛的人,也有遠走的一天;再美的夢,也有甦醒的一天。我們永遠以為最好的日子,總是會很長很長的,不會那麼快離開。但就在我們心軟和缺乏勇氣的時候,最好的日子卻毫不留情地逝去了。我們再也回不去了,我們不可能再有一個童年;不可能再有...

大腦為什麼要刪除2歲前的記憶?是偶然的遺漏,還是刻意的選擇?(圖集)
2025-05-02

人類的記憶是一座神秘的寶庫,它記錄了我們生命中的歡樂與悲傷、成長與蛻變。然而,當我們試圖回溯生命的最早階段——那段兩歲前的時光,卻往往發現腦海中一片空白。這種現象,被稱為童年失憶症(Childhood Amnesia),幾乎是每個人共有的經驗。無論長輩如何...

台灣中研院成立資料庫收藏「香港記憶」由選舉文宣到佐丹奴反共TEE(圖)
2025-02-20

台灣中研院成立資料庫收藏「香港記憶」由選舉文宣到佐丹奴反共TEE台灣學術重鎮中央研究院,近年亦成立了「香港研究資料庫」,一年多以來,收集了超過8700件書籍、文宣、刊物等反映香港變遷的藏品。本台日前報導過,不少在香港被下架的「敏感」書籍,能在台灣的公共及大學圖書館「重現」。其實台...

大腦為啥要刪除 3 歲前的記憶?(圖集)
2025-01-30

過年走親訪友多多少少會被各種長輩提及一些小時候的事:那誰誰誰掉進過隔壁村的水溝里,那誰誰誰小時候最愛哭鼻子。但這些遙遠的記憶真的完全不記得啊!別說2歲、3歲,甚至4、5、6歲發生過啥,都不太記得。這也不怪咱,要知道科學上有個說法叫童年失憶症(childhood amne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