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被禁毒奶猛降價 廣州大學生搶購


囤積在大學生宿舍的降價奶(網絡圖片)

被禁奶猛降價 廣州大學生瘋狂搶購

陸軍:大陸媒體誤導宣傳嚴重 大學生極易受誤導

如今中國的奶製品已經和「三聚氰胺」聯繫在一起,人們談「奶」色變。但近日廣州部份高校的大學生抵不住超市對奶製品的瘋狂降價,被禁止銷售的「下架奶」在大學城賣瘋了。兩三天就將超市的幾百箱低價牛奶一搶而空,甚至還有同學欲轉手求購。北京益仁平中心總協調人陸軍認為是大陸媒體的誤導導致大學生帶有僥倖心理搶購毒奶粉,他們是最容易接受誤導的人群。

陸軍指出,大陸媒體從事件開始對民眾的誤導就很嚴重,極端不負責任,對三聚氰胺產生的危害輕描淡寫的處理。且大陸大學生是相當容易被誤導的群體,缺乏一種獨立的思考,也缺乏一種開放的眼光。

瘋狂降價 比礦泉水便宜 大學生瘋搶

據廣州日報報導,不少檢測出含三聚氰胺的奶製品紛紛下架,而商家超市紛紛大搞降價促銷活動。「下架的牛奶在大學城賣瘋了。」14日晚,廣州大學城一名叫陳綱的同學給記者報料,廣州大學城裡的超市以及周邊地區的伊利蒙牛牛奶瘋狂降價,目前最低價格是買一送一,相當於39塊錢可以買2箱伊利優酸乳或者2箱蒙牛純牛奶!其價格比豆漿還便宜!記者昨日在陳綱的宿舍看到,牛奶已經成為他們及同學的「普及率」較高的飲品,每個人至少有一箱,最多的有三四箱。

前幾日,在廣東商學院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蒙牛酸酸乳一箱售價僅為40.5元,還是「買一送一」,價錢便宜過礦泉水,一時間吸引大學生的搶購。這家超市負責人告訴記者,來購買乳制飲料的以大學生為主,降價兩三天,幾百箱酸酸乳就被一搶而空。

在廣州大學城,品牌純牛奶以25元一箱的低價向學生傾銷,39元可以買一送一,甚至還找來學生做銷售代理,「昨日晚上至少有上百學生跑到長洲買牛奶,晚上11點,在宿舍門口還有同學在擺攤賣牛奶,他們是銷售代理。」

「本來決定明天再買,可看到很多人搶購,怕今晚就會賣斷貨,放心不下還是決定立刻去。前幾日,晚上下課回到宿舍後,廣商06新聞班的小張知道降價消息後,當晚就拎回兩箱。據說,因為買不到降價奶製品,甚至有學生想從同學處轉手購買。」

陸軍:媒體誤導宣傳極不負責

陸軍表示,「這是前期媒體的誤導宣傳起了作用,大陸媒體一直在宣傳三聚氰胺的危害不大,只會引起結石,不會造成其它的損害,而且還說只對嬰幼兒有傷害,對成年人沒有損害,這種誤導宣傳起了重要作用,極端的不負責。我覺得現在大學生不把這個當回事,可能跟這種誤導的宣傳有直接的關係。實際上三聚氰胺明確的是一種有毒物質,絕對不可以添加到食品中去。」

「自信不會喝出毛病」

廣州日報的報導說,價錢便宜僅是問題的一方面,學生難道不擔心身體喝出毛病?對此,一名搶購牛奶的學生解釋道,他聽說是由於嬰兒的消化能力弱且長期食用才會導致腎結石,成年人一般都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況且質量不合格的奶製品都已經召回了,自己和同學並不擔心。

陸軍:大學生群體相當容易受誤導

對於大學生報僥倖心理,不怕三聚氰胺的毒性損害而搶購被禁奶製品,陸軍認為大學生群體相當容易受媒體的誤導宣傳。他說:我覺得大學生是特別容易受誤導的,比如說最近幾年吧,新聞媒體只要稍微宣傳「反日」大學生就反日,媒體稍微宣傳一下「反美」大學生就會反美,稍微宣傳一下「反法」大學生就會反法。所以我覺得大學生他們其實還是相當閉塞的,受輿論的誤導特別嚴重。可以說(他們)缺乏一種獨立的思考,也缺乏一種開放的眼光。」

「加大對責任者的懲罰力度」

陸軍說:「從目前來看,對於肇事者、肇事的企業責任人、負有失察或者說拖延責任的官員的懲罰的力度還不夠,如果這些責任者不能付出沉重的代價,不能受到嚴厲的懲罰,以後就沒有辦法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因為他做錯事情可以不付出代價,或者說不需要付出沉重代價,拿這個代價根他得到的利益相比完全不對稱,他就會見利忘義,鋌而走險,因為對他來說沒有風險,已經不成為險了,他幹嘛不走呢?」

陸軍表示,他認為消除類似大學生這種受誤導的辦法,就是加大對責任者的懲罰力度。

熱心公益事業的陸軍還表示,他本人非常關注三鹿毒奶粉事件的走向,志願律師團的很多律師都是他的朋友,他在近期的博文中披露志願律師團工作簡報。

*** 陸軍先生是北京益仁平中心總協調人。該中心是公益性、非營利性的機構,成立於2006年12月19日,致力於在中國公共衛生領域開展疾病防治健康教育、病患者救助及消除歧視等公益事業。工作涉及愛滋孤兒救助、治療倡導和治療教育、藥物倡導、MSM及流動人口中的愛滋病防治、愛滋病政策倡導、維護愛滋病工作者及感染者權益、法律維權、反歧視、肝炎科普、草根NGO支持及能力建設、推動NGO參與、促進民間監督、項目管理、項目申請等多個領域。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大紀元記者方曉採訪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1017/106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