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王維洛:2010年和2009年旱災之比較

—王維洛:2010年和2009年旱災之比較

作者:
2009年中國北方16個省市發生旱災,3個月後中央政府就發布I級抗旱應急響應,這是中國最高的救災響應,也是中國人民共和國六十年來的第一次使用。2010年西南5個省區發生旱災,至今6個月,因旱災而發生飲水困難人數是2009年的四倍多,中央政府尚未發布任何級別的抗旱應急響應。為什麼2010年受旱人數多,受災嚴重,而中央政府卻不發布I級抗旱應急響應呢?那麼什麼是決定救災應急響應等級的最主要因素呢?

一.2010年旱災和2009年旱災

本文所指的2010年旱災是指2010年春發生在中國西南地區的旱災,涉及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重慶5省市。

本文所指的2009年旱災是指2009年春發生在中國北方地區的旱災,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山東、河南、安徽北部、江蘇北部、湖北東北部、陝西北部、寧夏、甘肅東部等等十六個省市。

二.2009年旱情三個月,國家防總即發布I級抗旱應急響應

根據報導,2009年旱災的一個主要原因是:2008年11月以來,這些地區的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五至八成。旱情持續了約三個月。據國家防總辦公室統計,截至2009年2月5日,作物受旱面積1.55億畝,有429萬人、207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飲水困難。其中冬麥主產區受旱面積1.43億畝,重旱 4635萬畝、乾枯116萬畝。2009年2月4日,國家防總發布了Ⅱ級抗旱應急響應;一天之後,國家防總將Ⅱ級抗旱應急響應提高到I級抗旱應急響應。

中國政府的抗災應急響應一共分四級,I級應急響應為最高級別的應急措施,也就是說,災區處於特別狀態(可以和軍事管制狀態相比較)。政府可以徵用一切人力、物力用於抗災,指揮抗災的官員有就地罷免官員,就地任命官員的先斬後奏權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上,對旱災啟動I級抗旱應急響應,這是第一次。

三.2010年旱情六個月,國家防總未發布抗旱應急響應

2010年旱災的一個主要原因是,2009年9月以來,中國西南地區的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與2009年的旱災相比,去年涉及的是一向被認為是「水比較少」的中國北方地區,涉及16個省市;而2010年的旱災涉及的是中國水資源最好的西南地區,涉及5個省市自治區。

據民政部門統計,截至2010年3月23日,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5省份受災人口6130.6萬人,飲水困難人口1807.1萬人,飲水困難大牲畜1172.4萬頭,農作物受災面積503.4萬公頃,絕收面積111.5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達236.6億元。《廣州日報》的一篇報導說:災區「死氣一片,河水乾枯、田地荒蕪、野草枯死、顆粒無收」。

2009年429萬人、207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飲水困難,而2010年因旱發生飲水困難的人口達1807.1萬人,是去年的四倍多,飲水困難大牲畜1172.4萬頭,是去年的五倍多。但是中央政府至今未採取任何級別的抗旱應急響應,更不用說採取級別最高的I級抗旱應急響應。2009年中央財政救災撥款3億元人民幣,2010年中央財政救災撥款1.5億元人民幣,只為去年的一半。如果把1.5億元人民幣平攤給飲水困難的1807.1萬居民,平均每人不到十元人民幣。對比奧運會和世博會的幾百億元投資,可以說中央政府並沒有把救災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四.什麼是決定救災應急響應等級的最主要因素呢?

政治需要是決定救災應急響應等級的最主要因素。

2009年旱災,涉及北京周圍地區,涉及中原大地。中國最後一個滅於旱災的王朝是明朝,而當時的旱災就發生在中國北方地區。「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明朝的盛世就毀於旱災之中。毛澤東十分崇拜朱元璋,中共的著名文人對明朝滅亡的原因都進行過研究,都提及中原地區的政治重要性。而2010年旱災則在邊遠的西南,對北京的政治地域影響不大。

2009年旱災正好發生在中國春節期間,發生在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會議之前,那時幾千萬農民工回家過年,一部分農民工因經濟不景氣,春節之後也不準備再外出打工。要讓這部分人不發生騷動,最好的辦法就是強制讓他們有事情可做,讓他們參加抗旱。中央領也導希望旱災不要成為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會議的主要議題,干擾大會的宗旨。而且2009年又是中國政治上十分敏感的一年,是西藏事件五十周年,六四二十周年,鎮壓法輪功十周年,而是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的大慶典。因此對於旱災可能引起的不穩狀態,都必須消滅在萌芽之中。2009年2月4日,國家防總發布了Ⅱ級抗旱應急響應,這些措施尚未發揮作用,第二天,抗旱應急響應等級就上升到I級。

儘管2010年的旱災災情早在春節之前已經露頭了,但是關於2010年旱災的報導,都在中國春節過後發表的,而且這時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會議也已經閉幕了。到明年開會時,代表們不會再提2010年旱災的議題。因此今年沒有必要採取什麼I級抗旱應急響應,起碼中央政府的主要領導人是這麼認為的。

中央政府對2009年和2010年旱災採取的完全不同的措施,就和它對1998年和1999年長江洪水採取的不同的措施,如出一轍。中國人只知道1998年長江出現世紀洪水,中國人民解放軍出動百萬部隊救災,一百多名將軍在長江江堤上向江澤民宣誓效忠。但是中國人不知道,1999年長江也出現了所謂的世紀洪水,從流量上來說,只比1998年洪水略小一些,但是未出現百萬官兵抗洪的動人場面,中國媒體也沒有大量報導。

五.結束語

2009年旱災發生時,大家都在尋找解決今後防旱災的措施,自然就是南水北調工程了,「北方水少,南方水多,調一點過去」就解決問題了。旱災過後,沒有人再關心災害對當年經濟的影響是什麼。旱災過後的幾個月,中國媒體報導,中國今年夏糧大豐收(儘管春天北方16省市的大旱)。再過幾個月,中國媒體報導,中國今年糧食大豐收,是連續六年大豐收(自溫家寶當總理後年年大豐收)。後來溫家寶在網上和網民交流時也說,糧食連續六年大豐收。

2010年旱災時,大家也在尋找解決今後防旱災的措施,這回不是南水北調了,而是要北水南調了,僅雲南省就準備再投資500億元人民幣建設水利工程,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從長江上游的金沙江調水。南水北調,北水南調,看來溫家寶2008年在汶川地震時的題字算是選對了:「 多難興邦」。災難越大,災後投資越多,GDP的增長也就越高。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讀者推薦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0/0415/16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