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外匯近四年來首降 熱錢急著逃離中國大陸

中國人民銀行11月2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中國外匯餘額不斷創出新高后,在10月份出現了200多億元月度淨減少的罕見現象,這是近三年來首次出現負成長的情況。荷蘭國際集團經濟學家康頓(Tim Condon)表示,此現象意味著市場目前預計人民幣將貶值。

大量熱錢不斷撤離中國,從十月份開始,德意志、摩根大通、高盛和美國銀行,僅僅這四家銀行就減持了大約100億美元。中金公司最新周報估計,10月流出中國熱錢的規模約為1,800億元(282.92億美元)。中金公司在利率周報中分析,考慮到外需放緩、美元走強以及人民幣升值的空間已不大,外匯占款未來將出現趨勢性的減少。

《華爾街日報》21號的報導下了個結論:熱錢正迫不急待的逃離中國。

從9月份開始,國際上看空中國的聲音增多,根據中國人民銀行11月最新公布的數據表示,10月底外匯占款餘額為25.486931萬億元人民幣,比9月下降了248.92億元,是2007年12月以來,首次出現月度淨減少。

實際上,因為人民幣升值預期降低,樓價下跌以及歐洲危機的深化,迫使投資者快速撤離中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首個中國金融部門評估報告,指出中國的信貸、房地產、匯率和債務問題如果單獨來看,都還處於可以承受的範圍,但這些問題一旦一起發作,將會令國內大型銀行面臨系統性風險。

而在這些問題領域都有熱錢的影子,一旦熱錢加速流出,會使一些投機氣氛較濃的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熱錢如果大量出逃中國,將引發中國各行各業的經濟風險。

財經專家何清漣表示: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這種雙重壓力狀況並不正常。以前不升值的原因之一是外貿需求,目前外貿已嚴重下降。吸引的外資主要來自維爾京、開曼群島、薩摩亞、模里西斯和巴貝多等自由港。是熱錢,不是正常的外資。一旦熱錢離場,人民幣匯率就盯不住了。

新唐人特約評論員、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經濟學教授陳志飛:「第一,已經很明顯的,大家覺得人民幣的漲幅,已經到頭了,就是說現在這些熱錢如果跑到中國來,想通過人民幣獲取更高的收益,計劃已經不能實現;第二點,你的熱錢是投資於中國房地產以及不動產這些項目,現在整個中國房地產bubble,已經出現破裂的前兆,所以熱錢會折返回去,不會繼續投入房地產;第三點,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整個中國的製造業在委縮,中國的經濟在放緩,世界對投資中國的信心大幅下降,所以這三點會造成外匯流出,而不是流入中國的主要原因。」

阿波羅網記者王篤若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王篤若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1122/226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