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德媒: 北京氣喘吁吁

《法蘭克福匯報》指出,金磚國家中,閃光的東西早已並非都是金子:「正好是從經濟界傳來的消息讓人們感到,現在和將來不再顯示出數年前還曾有過的那種玫瑰色:從印度的令人怯步的腐敗到外國企業在中國遭遇的障礙,存在著許許多多導致人們今天不能再對未來作樂觀預測的東西。對金磚國家內部的描寫今天也較過去更現實,原因之一便是,外國企業從內部積累了經驗。毫無疑問,這些大市場依然還會存在,但進入這些市場的通道及其發展卻受到阻礙,其原因便常常就在政界人士本身。」

中國網民近來在網上創造一個新詞:「人肉吸塵器」,抨擊和調侃國家多年來以環境為代價片面追求經濟增長而致生存環境惡化。德語媒體周四(1月17日)繼續對以北京為典型代表的空氣污染問題作出報導。

最新一期(11月17日)《時代》周報在政治欄目上刊登一篇署名文章,從「人肉吸塵器」這個新創網上流行詞談到中國在「綠色」道路上的征程「路長且阻」:

「為自身健康擔憂的人最好根本就不去看報紙。這裡僅舉過去兩星期曝光的若干環境污染醜聞:在山西省,地方官員掩蓋一樁涉及數十萬人飲用水的大規模化學污染事件;上海也發生一起化學污染事件,3萬人的供水中斷;在廣東省,一根油管發生泄漏,油管破裂處距一座水庫僅350米。

「奇怪的是,所有這些醜聞都發生在一個正試圖進行綠色革命的國家。雖然人均收入不足德國的四分之一,中國擴大再生能源生產能力的速度同德國相比卻絕不遜色;各地都在擴建地鐵網;對機動車交通所採取的限制措施若在歐洲實施定將引發民眾起義。與此同時,經濟發展之快簡直令人無法透氣。2012年,中國連續第4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市場。而一切跡象都顯示,這一情況還將持續下去,儘管在城市裡,騎自行車或乘地鐵通常會快得多。汽車已成為成功的象徵,因此,以承諾實現富裕而獲得執政合法性的政府並不願意談論增長極限。···

「環境污染早已影響了大眾的一般感受。中國人民大學新近進行的一項最新民意調查中,三分之二的接受詢問的中產者表示,對所處的生活條件相當不滿或非常不滿,一大原因就是環境污染。年收入120萬歐元以上的約100萬中國富人中,約有三分之一已經離境,(另有約三分之一正考慮這麼做)。環境污染和食品醜聞是出國定居的最重要理由之一。專家們已對發生民眾大規模恐慌和騷亂提出了警告。

「對新上任的最高領導層而言,空氣污染是一個大問題。從前,統治者被當成是人和大自然之間的傳達者,公元前兩世紀,大儒董仲舒便說過:『王正,則元氣和順,風雨時,景星見,黃龍下』。黃龍今天也下界了,只不過,它不是那麼福相,而是有些灰黃。」

金磚國家告別

世界銀行日前公布一份經濟景氣預測報告,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值。雖然世行的報告中以中國為首的「金磚國家」繼續被確認為全球景氣的火車頭,但對它們的增長預期值也同樣下調。《法蘭克福匯報》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金磚國家中,閃光的東西早已並非都是金子:

「正好是從經濟界傳來的消息讓人們感到,現在和將來不再顯示出數年前還曾有過的那種玫瑰色:從印度的令人怯步的腐敗到外國企業在中國遭遇的障礙,存在著許許多多導致人們今天不能再對未來作樂觀預測的東西。對金磚國家內部的描寫今天也較過去更現實,原因之一便是,外國企業從內部積累了經驗。毫無疑問,這些大市場依然還會存在,但進入這些市場的通道及其發展卻受到阻礙,其原因便常常就在政界人士本身。」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118/27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