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你是怎樣檢查孩子的作業呢?很多家長後悔知道晚了!

b.利用「中途安撫法」來糾正

這個方法還是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例如,當發現孩子做作業打野、拖拉,

家長感到必需制止時,

可以走到孩子身邊,

用手邊撫摸他的頭,

邊說:「是不是遇到了難題,做不下去了,要不要媽媽幫你一下?」

這樣首先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學習上。

通常情況下,孩子會說沒有難題會做,

這時大人要表現出一種平靜的神情:

「你很聰明,馬上會做完的,媽媽等著你好嗎?」

這種方法,實際上首先是中止了孩子打野、拖拉的行為,

然後使孩子明白:大人在關注他,希望他快一點完成作業。

 

對待做作業拖拉、愛玩的孩子,

不能在一旁總是用責怪、數落、抱怨的語言說教他,

例如,「做作業總是愛打野,不專心,真是個『拖皮鬼』。」

「快做,不要玩。」「幾道題,也要做半天,真沒出息。」

越是責罵、數落孩子,越會加重他的壞習慣。

 

c.利用「直接要求法」來糾正

如果上述兩種方法都不管用,

那麼只能用「直接要求法」來糾正。

這種方法就是,事先瞭解一下孩子的作業量,

然後直接提出完成的時間,

如今天的語文作業不算多,用20分鐘完全可以做完,

數學稍為多一點,用35分鐘做完。

如果在規定時間沒完成,

到了時間,

爸爸便會收起你的作業,裝在書包里,不能在家繼續做了。

老師發現你的作業沒做完,會處罰你的,

由此而產生的責任完全由你自己承擔。

當然,你覺得時間不夠,

現在可以提出來,我們再商定完成時間。」

那麼,大人說到就要做到,

當然,在執行這一規定時,

情緒要平靜,不能發火。

要讓孩子明白:大人說話是算數的,不是鬧著玩的。

這種方法是不得己而為之,帶有強迫性,

要事先與老師取得聯繫,請老師作好配合,

以免老師認為家長不檢查作業,

把教育孩子的責任都推給了老師。

 

4、如何指點孩子做習題

所有的孩子需要家長指點不會做的習題或「爬坡」難題,

家長作出相應的輔導和點拔,

是必要也是必須的。

因為,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

需要大人的誘導和培養。

只是在輔導、點撥時要講究技巧,

其方法是:

 

a.讓孩子反覆讀題

許多題目並不難,

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閱讀原題,

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會做,很難,

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

如果大人總是遷就孩子這種消極心理,

立即告訴他如何做,

甚至將算式都列好了,

就會使孩子養成遇到問題不想思考,

依賴他人解決的壞習慣。

正確的方法是:「你很聰明,媽媽相信你,

只要多讀幾遍原題,你會做得出來的。」

當孩子做出來以後,大人要高興地稱讚:

「我說你很聰明吧,只要仔細一讀題,就會做了。」

這時,孩子也一定會高興起來。

孩子不會做的題,大人堅持讓他「再讀一遍」、「再讀一遍」

不輕意告訴他,

這種鼓勵式的讀題法是能夠「逼」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

從而獲得自信。

 

b.用例題作輔導

對於孩子經過思考實在不會做的題目,

大人也不要直接告訴原題的解法,

最好的方法是根據原題,

編一個相似的例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

弄懂弄通例題,再讓孩子去做原題。

由於弄懂了例題,孩子多半會做原題,

如果仍然不會做原題,那麼應再回到例題的討論與計算上。

經過幾個來回,

只要家長有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做原題。

這種做法,雖然大人要麻煩一些,

但能夠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

否則,孩子總是處在就題解題的被動思維定式中,

很難建立學習的思維遷移模式。

 

會學習的孩子,說到底就是具備了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

能夠以弄懂例題為基礎,

去應對千變萬化的習題。

這就叫做「活讀書」,而不是「死讀書」。

有的家長,似乎很疼愛孩子,

生怕他多動腦,

一遇到難題,就告訴其做法,

這是一種不好的方法,應該避開。

 

c.只講關鍵點

對於有些數學難題,家長一時也編不好例題,

那麼,可以就這個原題,

分析它的關鍵點在哪裡,

找到什麼條件就好解題了,

讓孩子根據大人的提示,

去思考、去列式計算。

而不能將算式直接列出來,

或告訴孩子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再做什麼...

如果這祥輔導孩子,那麼他的解題思路永遠打不開。

 

當然,孩子到了上四年級以後,

數學題都很難了,

許多爬坡題家長也無能為力,

需要請家教輔導,

那麼建議家長要求家教按上述方法去輔導孩子,

不要一來就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列算式,怎麼做題,

如果是這樣,看起來孩子的難題解決了,

但思路總打不開。

 

教育孩子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需要每個家長的用心和耐心,

就從正確檢查作業開始吧!

 

孩子的教育不能等,分享給身邊的爸爸媽媽吧!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網摘好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901/438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