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超恐怖!眼鏡批發商揭秘,戴眼鏡的一定要看

眼睛批發商揭秘眼鏡批發行業行:眼鏡片、眼鏡框、隱形眼鏡片、隱形眼鏡藥水,四大類虛實真假。

普通光白樹脂片的批發價一般在4元左右,加膜1.56超薄樹脂片價格在7至15元間,非球面鏡片在10元到25元左右,部分品牌的價格可能略高。

片的價格基本上和加的是綠膜還是藍膜還是黃膜沒有太大關係,個別地方會利用膜層做點小文章,多賣個幾元錢。

1.61片基本上在50元上下,1.67片在130元上下,1.74片在500元左右。漸進片國產的基本上在60元左右,大品牌的略貴一些,

變色樹脂片的價格在70元左右,大量拿還要低一些。

染色片不加膜的7元,加膜的18元。

散光片一般不加錢,200度以上散光片貴5元錢,800度以上貴5元,1000度以上鏡片加的要多一些。定做鏡片可能要貴一些。

防UV400的樹脂片千萬不要買,一般都是在裡面加上螢光粉,表面上不透紫外線,其實擋光,不僅影響視力,晚間遇強光會什麼也看不清,我們同一個批發市場的女老闆就因此撞了車。

另外,樹脂鏡片本身不吸收紫外線,因此必須給樹脂鏡片加膜,但是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阻擋全部紫外線的鏡片問世。所謂防輻射鏡片基本上就是笑話,你往鏡片上呵口氣或沾點水,都防,騙小孩的。

無論吹什麼鑽晶,碳晶,包括依視路,由於樹脂片片基天生就是軟的,因此作用都不大,和騙沒有太大的區別。就是為了有個買點,好忽悠你的錢。

你的鏡片關鍵在保養,保養好了,都能使2年,保養不好,一年就會影響視力,應該更換了。

所有樹脂鏡片出廠的時候都要檢測,A級品基本都出國了,目前全世界的樹脂眼鏡片基本上都由大陸代為加工了,因為這種廠子不利環保,在國外受限制,成本高,因此他們就把原料運到國內,加工後再出口,包括所有大的品牌。

B級品一般銷往國內,打上不同的包裝,花錢買個許可證,就可以當成不同檔次的鏡片出售。這樣的好處是同樣的東西,在不同的店可以賣不同的價格,比如你在A店買的萬某片,商標是藍某,一呵氣鏡片就出現一個W。真貨吧,賣你600。

到了B店,同樣的萬某片,商標是阿某某,一呵氣鏡片就出現一個D,真貨吧,比藍某好,賣你800。

至於那呵氣標,就太簡單了,就是用電解液產生較強的電荷,通過一個絲網,把加膜鏡片膜層中的一層或二層擊穿,就形成了。我曾經自己做過一個標識為SB的絲網,再花每個3毛錢印了一些印有薩貝爾的鏡袋,把最垃圾的C級片打個這種標識。你猜怎麼著,在我們那個省薩貝爾片賣的非常火,每付180元不講價。

當然SB是什麼意思你們都明白,但是你們是不是當過SB,我就不知道了,在我沒誤入這行之前,我當過。

這個設備只需要500元,基本上每個批發商手裡都有。現在象萬*一類的大廠家都是直接把標發下來,袋發下來,你打上什麼標就是什麼片,零售商喜歡什麼就來什麼。

到現在,銷大一些的零售商都明白這點了,他們自己就有打標器,再印點鏡袋,打宣傳時說,如發現本店商品價格高於其它店,賠款兩萬。就是一騙人,他店裡的鏡片全世界也買不到呀。

眼鏡片當然有好壞區分,你要有錢,當然應該買蔡某片,特別是蔡某玻璃片,花25天訂製一付,讓他們送到德國加工再送回來,肯定不錯。注意,一定要送到德國加工,為什麼,一是,在國內基本上會被換片,越是蔡某,原廠依依路這樣的高檔鏡片,價格都是公開的,零售商的利潤很小,百分之50都不到,費那勁,擔那風險,隨便賣你一個高檔國產片,利潤都在百分之95以上。何必呢,因此必換,我不是說過了嗎,越是大店,店大欺店,就騙你了,標有吧,誰都能打,你一個普通消費者,你恁什麼說是假蔡某呢。鑑定?你知不知道我們和技術監督局計量處的哥們是什麼關係呀,最起碼也一起幹過貨的關係呀,你肯定輸。我們開眼鏡店的,誰沒有個幾十萬的身家呀,而且你是要斷我財路,你能贏嗎。

二是,你要明白一個最基本的道理,眼鏡戴著舒不舒服,眼鏡片的本身質量只占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是看驗光師的水平,另百分之九要看制鏡師的本事。

驗光師。(網路圖片)

一個合格的驗光師重要的不是學歷,而是經驗。本人大本學歷,入行第一年理論考核就是全市第一,實踐上檢影驗光那也是不錯的,但是直到今天,我還是有失誤的時候。這就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沒有幾千例眼鏡驗下來,你敢說自己是真正的驗光師?我看懸,花1900元就能買個驗光師證,呵呵。吹唄,中國人不都是吹大的嗎,我現在還是中級驗光師,剛入行的基本上都真正買高級驗光師證了。不就再加800元嗎,為什麼不直接買個高級的證呢。

一個合格的驗光師為一個普通近視散光眼顧客驗准光,至少需要45分鐘左右,如果遇到複雜情況甚至要數天。但是有哪家眼科醫院的大夫會花這麼多時間在你身上呢,我見過很多到眼科醫院驗完光做鏡子也不舒服的,原因,電腦驗光。

電腦驗光準不準,有準的時候,不過很少。唯一可行的客觀測量方法目前為止還只有檢影一種,其它的如電腦驗光只能作為輔助。

缺點也有,中國有上億人近視,但能熟練掌握檢影技術的驗光師有多少?呵呵,所以我敢斷言,絕大多數近視的中國人到死都不一定準確知道自己的視力真相。

看現在很多學生從一二百度一步步漲到六七百度,除與現在學業重有關外,與驗光結果不准,制鏡不合理有絕對大的關係。

同樣一副鏡片,同樣一個驗光結果,不同的制鏡師用不同的工具做出來,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現在大店都是使免模的全自動機器,一體成型,製作精度基本可以滿足用戶需要。

而大多數中檔店都是使的手工模板的全自動機器,日本產的還行,國產的基本上都有跑軸,左右不對稱的現象,做出的鏡片不敢否定也不敢肯定,碰吧。

至於小店拿手工輪,鉗子做出的鏡片,那你就別想了,想准那才怪呢。有人說了,那小店不錯呀,我都做好多年了,也挺舒服的。

大店東西貴,貴有貴的道理,你想要准,那就多少十倍的錢。

要想准,特別是有散光的,你一定要選半框拉絲的鏡子,因為那是一體成型,可以保障一點誤差沒有的。打孔的需要手工裝配,極易偏差,全框很多時候也需要手工磨邊,有錯的可能性。

眼鏡框:偷工減料,鉛含量超標

眼鏡框說起來很簡單,不過做起來不容易,還是需要一些簡單的鉗工工具的,而且裝配起來應該屬於勞力密集型產業吧,很費人工的,因為江蘇浙江一帶不僅人工便宜,而且離上海緊,便於出口,所以眼鏡框生產廠家基本在丹陽一帶。部分廠家在廣州附近。太陽眼鏡的生產廠家則基本在杜橋,福建台州一帶。

無論這個廠家或品牌吹自己是國際的也好還是上海的也好,基本都是在當地註冊一個小門臉,在上述地區委託加工或乾脆貼牌。

眼鏡框材質分金屬和塑料兩大類,早期使用的眼鏡框基本都是以含鉛含錫量較高的銅合金製成,當時的造價非常低廉,記得我剛入行那年(1998)在丹陽買到過8毛錢的鏡框,當時零售價在45元左右。

由於鉛對人傷害很大,銅也太貴了,現在都使用蒙納爾合金做,這種合金是國外研究出來的,其實也就是銅鎳合金,不易上鏽而已。一開始我們去進口這種合金絲,後來就仿製,不過中國人的老毛病就是偷工減料,鉛含量仍然超標,帶金屬邊眼鏡的人,如果不常注意清潔,鏡架上的重金屬會對面部皮膚以至全身血液構成嚴重危脅。

我敢打賭,沒有一個長期戴眼鏡的中國男人臉部是光滑的。可能大家要說,我有錢,我做鈦合金的,甚至我要做純鈦的。可你了解鈦嗎?鈦的高度純提煉技術水平極高,全世界只有美國日本和俄羅斯有提純接近100%鈦的能力,真正的高純度鈦多貴呀,我們只有寶雞一個大一些的鈦礦,而且只能煉成海棉鈦。

因此你在市面上買到的所謂純鈦框,除一些純進口或價格極高的外(也有可能是假的)可以斷言,都不是真正的純鈦。那麼提的不純的鈦會有什麼雜質呢?暈,是放射性元素釷和鉭,雖然量小,但長期佩帶,對頭部近距離的輻射,我想這個影響可能比鉛還要重要。鈦和銅都不行,那就拿新材料:鋁合金和不鏽鋼。所謂的鋁鎂合金其實就是鋁合金,你騎過這種自行車吧,一樣。優點是較輕,較不易腐蝕,缺點是鋁是造成老年痴呆症的主要元兇。

不鏽鋼的好,但同樣的問題,你用的是哪種不鏽鋼,真正的食品級不鏽鋼還是工業級不鏽鋼,戴過不鏽鋼框的人們,你以為你戴的是進口的日本不鏽鋼嗎?工業不鏽鋼中的雜質及放謝性元素含量少嗎?就算材質再好,外表的噴漆,烤漆處理後,漆層本身對皮膚表層及對肌體長期滲透造成的傷害都很重。

因此我負責任的告訴大家,鏡腿儘量不要選用金屬的。那麼回過頭來,鏡腿用塑料的(所謂的板材)行不行,其實塑料這種東東做成無毒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你用的是不是無毒的我不知道。

現在看來,用竹子或檀木做的可能要環保和健康一些,可是戴不多長時間,汗浸容易變色開裂。用小牛皮或鮭魚皮包成的鏡腿也面市了,不僅貴,而且不吸汗,熱,滑。

有朋友說我有錢,我用玳瑁,別傻了,這種南海海龜不僅已瀕臨滅絕,而且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如果JS非說這是真的,你可以直接舉報他偷獵販賣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國家給你的獎金應該比那副假鏡子多的多。

當然還有鉑金做的,包金做的,沉,花錢找罪受是乍富的中國人的最愛。這麼說,沒有一種完全對人體無害而且又能完全滿足便宜,輕、韌,不易損,而又便於大規模生產的鏡腿材料嗎,事實情況是不可兼得。

只能根據自身消費水平選擇吧。大體上板材框分輕質的塑膠注塑成型和硬質的塑料板切割成型兩大類,前者的批發價格(我向外賣的價格)約為3至10元,後者的批發價格約為15到50元左右。這是指主流款式,甩貨的老款可能還要便宜。

金屬蒙納爾合金框的批發價格在4元到30元左右不等,不鏽鋼架在15元到50元左右不等,鈦合金的鏡框一般在40元上下,純鈦鏡框在60到150元左右不等。玳瑁架一般在300元到800元不等。以上價格會因品牌和產地,款式和重量不同而有差異,但生產成本基本如此。

那麼,為什麼某某品牌就賣幾千元,原因很簡單,同樣一個廠子生產的同一型號的運動鞋,畫個鉤的和不畫鉤至少要差10倍的價格,你願意多花那10倍的錢,是你自己虛榮心的選擇,與其它人無關。當然,品牌的東西有他的優勢,就是他可以引領潮流,他把設計樣式傳給代工的工廠,工廠是不敢馬上仿製的,工廠一般是過幾個月再生產自己品牌的相同的鏡框,這樣,品牌的東西就完全可以獨步市場。這類似於服裝市場,不敢品評。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人在歧途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526/744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