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綠色情報員:疫情下的廚房 味精是害人精?

大瘟疫不斷變異逆襲,一年過去了,英國《柯林斯字典》(Collins Dictionary)以「封城」(lockdown)作為2020年度代表字,柯林斯語言顧問紐斯特德(Helen Newsted)說,「全球大疫情主宰了2020年,封城影響了我們的工作、學習、購物和社交的方式。」

避疫下廚新生活

封城儼然是全球抗疫的同義詞,這個集體記憶不分國界,《柯林斯字典》給「封城」的定義是「對旅行、社交活動和公共空間的使用施加嚴格限制。」最近全球又再度啟動鎖國、封城或限制活動,躲疫情在家料理成了不少人的新生活,線上料理視頻超火,提到味精,中國人卻浮現焦慮感。

「我們家不吃味精!」居住在上海的年輕女性胡小姐說,「因為聽說吃味精會口渴和頭暈。」儘管她對味精是天然食品或化學合成物一無所知,家裡的廚房直接封殺味精。

老一輩對味精則有不同看法,上海大叔徐先生每天燒飯做菜,味精是他的美味秘訣,「主要是為了提鮮。」他坦白說,「不過,加多了就會口渴。」黃姐燒了大半輩子的菜,她聊起自己心得,「現在我用雞精,因為傳說味精不太好,雞精是雞骨頭這一類做的,比較健康。」

「封城」是《柯林斯字典》的2020年度代表字,反映疫情下被迫改變的生活型態。(翻攝自《柯林斯字典》官網)

味精打入冷宮的背後

中國是味精大國,過去,上海人是味精的擁護者,從炒菜、燒肉到煮湯都少不了放味精,濃油赤醬的本幫菜食譜大多有味精這一味,不過,現在不少上海家庭燒菜不放味精,即便用味精的家庭也選擇減量,而味精在超市的陳列位置也悄悄退居角落。

這樣的飲食趨勢反映在味精消費量,根據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味精消費量2013年為114.6萬噸,2017年銳減為92.2萬噸,預計2022年將跌至78.9萬噸,從不斷下滑的數字,似乎點出中國人對味精的負面觀感。

味精從餐桌被打入冷宮,這件事可以追溯至「中國餐館症候群」。「有很長一段時間,即便是今日,中國餐館症候群這件事跟味精連結在一起。」台灣大學化工博士謝玠揚說明,「當時歐美人吃完中國餐館後,出現不舒服的症狀,像是喉嚨痛、頭痛、暈眩、口渴等,後來有人提出應該是味精在作怪。」

在味精被指控罪狀後,科學家接連投入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兼任講師、本身是營養師的林世航指出,有一個國際研究以雙盲實驗進行測試,讓受測者吃有加味精和沒加味精的中國菜,結果發現,兩者都有人表示出現頭痛、心悸、舌頭麻麻的感覺,這意味著造成「中國餐館症候群」可能不是味精,或者反過來說,「中國餐館症候群」可能不存在。

到底味精是什麼?

從成分來看,味精是害人精嗎?「日本人喜歡用昆布、柴魚來熬煮湯頭,這個鮮味就是味精。」謝玠揚提起味精發明的源起,「二十世紀初,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池田菊苗發現,這個鮮味來自麩氨酸(又稱穀氨酸),屬於胺基酸的一種,不同於傳統的酸甜苦辣,後來研究製造出含有麩氨酸的鈉鹽,所以麩氨酸鈉就是我們俗稱的味精。」

味精由微生物發酵製成,而非使用化學原料。(路透社

謝玠揚表示,現在味精是生物發酵生產出來的,以微生物分解天然的澱粉原料,經過內部作用產生麩氨酸,最後分離出麩氨酸鈉,化學合成的味精幾乎不存在,因為成本反而較高,民眾大可放心。林世航認為,過往的網絡資訊的確「污名化」了味精,很多食物裡面都有麩氨酸,它就是蛋白質的組成物之一,同樣普遍存在人體當中。

僅管科學研究還了味精清白,要由黑翻紅卻不容易,因為不少民眾還是認為「吃了味精就是會口渴,怎麼說沒有問題呢?」「味精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鈉。」謝玠揚點出關鍵,「味精是一種鈉鹽,卻不像鹽巴有鹹味,以味精提鮮的菜餚或湯品,常常會不知不覺吃多、喝多了,血液中的鈉離子濃度跟著升高,就會口渴想喝水。」

2020年8月《食品科學期刊》(Journal of Food Science)刊登一篇研究指出,味精對身體是安全的,使用味精後,食鹽用量會減少近60%。林世航認為,台灣也有小型調查顯示,有些廚師使用味精,鹽量反而下降,因為味道豐富,但這牽扯到烹調習慣,有些家庭主婦(夫)沒有定量概念,如果料理時加了原本慣用的鹽量,又添加一定量的味精,鈉含量肯定增加,也會造成高血壓的風險。

高鈉飲食遇上新冠肺炎

面對難纏的新冠病毒,高血壓患者被視為高風險族群,根據中國的研究顯示,心血管疾病患者罹患新冠肺炎後,死亡風險大約是一般人的5倍。高鈉飲食更是讓中國人短命,2019年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發布全球飲食調查報告,中國因為飲食結構問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發生率,在世界人口前20的國家中,高居第一名,罪魁禍首指向:鹽吃太多。

中國人的高鈉飲食習慣,導致心血管死亡率高居不下。(路透社)

中國人吃鹽可厲害了,2019年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協會雜誌》(JACC)的研究指出,中國人的食鹽攝取量為全球第一,過去40年成年人平均每天吃進10克以上食鹽,這數字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量的兩倍。

當味精碰上鹽,鈉含量可要斤斤計較。林世航建議,以重量來說,食鹽含有40%的鈉,味精大約是13%,烹調時一但放了味精,鹽量相對要減少,這樣才能避免攝入過量的鈉,同時要視個人健康狀況調整份量。

看不見的高鈉殺手

「民眾不能光看味精的鈉含量只有食鹽的三分之一,還要留意吃進去的總量有多少,像是湯很鮮不小心就會多喝幾碗。」謝玠揚叮嚀,「而且大部分的人工甘味調味料都含有鈉,幾乎所有的零食都添加了人工甘味,總地來說,口味不要太重、吃清淡些,對健康是比較好的。」

當中國人紛紛淘汰味精,廚房也出現新成員:高鮮味精、雞粉、魚粉,這些比味精來得好嗎?謝玠揚指出,高鮮味精的成份是核苷酸,主要來自肉類、菇菌類等天然食材,同樣屬於鈉鹽,而雞粉、魚粉則是由味精、核苷酸調製而成,這些調味料對健康的影響和味精同出一轍,控制整體的鈉攝取量才是重點。

許多調味料都屬於鈉鹽,一不小心鈉攝取量就超標。(美聯社

此外,網絡和微信朋友圈也熱傳各式各樣的「味精有害說」,例如「烹調溫度過高,味精會產生質變,危害人體健康。」謝玠揚認為,這種說法站不住腳,因為味精本身大約可耐熱至攝氏240度,再者換個角度來看,如果不用味精,改用柴魚和昆布熬煮高湯,溫度也會超過攝氏100度,這個狀況跟味精在湯里煮到滾沸是一樣的,民眾用不著多慮。

「在高溫脫水的情況下,麩氨酸和麩醯氨酸會聚合形成焦麩氨酸,這類物質是致癌疑似物,目前在動物實驗發現有致突變的情形。」林世航說明,「我曾經試算過,這種情況大概是把味精倒入鍋子,翻炒幾十分鐘,甚至幾個小時,直到麩氨酸變成焦麩氨酸,所以一般的飲食習慣並沒有這樣的風險存在。」

林世航舉例,網絡上也瘋傳方便麵要降溫後才能放調味包,這也是以訛傳訛的錯誤資訊,一來是沖泡時溫度約近攝氏100度,再者維持高溫的時間也不久,基本上不會產生焦麩氨酸的毒性問題。

針對涼拌菜,有人提出「不宜放味精,因為不易溶解,鮮味出不來。」林世航表示,味精的水溶解度很高,不過,涼拌菜的水分不多,撒上味精後溶解、分布不均,風味自然打折扣,最好將味精拌入醬汁,而非直接撒在菜餚上。

疫情下,人類被迫改變生活模式,下廚成了家常便飯,與其提心弔膽猜疑味精,倒不如改變重口味。謝玠揚提醒,「人們在意健康是對的,但不要抓小放大,不要只是跟著話題來關心自己的健康。」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108/1543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