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道德經》:聰明人不算,智慧者不卜

一、

聰明人不算,智慧者不卜。

世間真正聰明的人絕不會以機巧謀劃人生,而真正的智慧者也不會通過卜算思慮等方式,妄圖主導萬物規則。

自然有其自然的規律,萬物有其萬物的法則,這一切法則和規律都不以個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所以真正的智者不會用自己的主觀意識主導客觀規律,而是順其自然發展去塑造本該符合自身狀態的人生。

在《智囊》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剪彩成花,青陽笑之。人工則勞,大巧自如。不卜不筮,匪慮匪思。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用彩紙剪成的花朵再美麗,春天也會譏笑他,儘管人花費許多功夫,也不如大自然的美景天成靈活自如。所以世間真正聰明有智慧的人,不算不卜,不思不慮,也能順應自然的變化。

這句話的核心思想,就是諷刺企圖用主觀智巧來左右事物規則的人,在生活中經常存在著類似的說法,就是「人定勝天」,「我命由我不由天」等等類似的概念,這些口號很能振奮人心,但當我們理性思考之後,會發現這些口號只是純粹釋放激情的一句話而已,並不適合當作人生處世的真理。

在生活中,如果純粹賣弄主觀智巧,並且企圖以此來獲取人生期望的結果,即便這種方式能在短時間之內獲利,但是從長遠且客觀的角度來審視時,結果通常難以如願,甚至最終所失去的一定大於所獲得的。

在《列子》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宋國有一個人用玉石來為他的國君雕刻楮樹葉,經過三年時間,這片葉子的莖脈和葉柄才雕刻完成,完成之後大小相當,肥瘦適當,葉片上面甚至還會有細毛密布,光澤瑩潤,就是放在真的楮樹葉里也難辨真假。

於是這個人就憑著精湛的雕刻藝術,獲得了宋國的俸祿,國君對此非常欣賞。

而列子聽說這個事情之後,就說了這樣一句話: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葉,則物之有葉者寡矣。故聖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假如天地生養萬物,三年才長出一片葉子,那麼萬物之中有葉子的樹木就少得可憐了。所以聖人憑藉大道來推行教化,而不依仗個人的智慧與機巧。

對於天地萬物來說,一個春季就能長出所有的樹葉,讓萬物綻放出所有的光彩,這就是天地之道的力量,而個人用三年時間也僅僅雕刻出一片葉子,這就是主觀機巧與天地之道之間的差距。

當我們從這個角度去觀察和審視的時候,還會盲目擴大主觀機巧的力量嗎?

所以列子便說:「聖人憑藉大道來推行教化,但是絕不依仗個人的智慧與機巧。」

二、

一個人的主觀力量即便可以影響自己的命運走向以及人生的結果,但是這一切改變都有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在順應客觀規則的基礎上,作出符合當下條件的行為,用恰當的方式才能達到合適的結果。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期望滿足自己關於生活的願想,首先就是要對自身擁有的條件,以及身處的客觀環境,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之後,再制定一個合理且符合現實的規劃,並且用切實可行的方式,來逐漸沉澱和努力,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但絕不是憑著主觀智巧,用自己的小聰明就能夠主導事物萬物的規則。

這個也是道和術之間的作用區別,人生所有的「術」都應該是在「道」的基礎上延伸出去的手段,但絕對不是背離「道」的規則之後,一味通過賣弄自身智巧來滿足自己淺薄的念想。

就像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叫《揠苗助長》,一個人用自己的力量幫助禾苗生長,就是違背事物的規則,妄圖用自己的力量去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樣的方式怎麼可能會有好的結果呢?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番對話:

河神問北海神:「什麼叫做天然,什麼叫做人為?」

北海神就回答說:「牛馬長著四隻腳,這叫做天然,如果給馬套上籠頭,給牛鼻子穿上韁繩,這就是人為。所以說不要用人為的東西來損害天性,不要有心造作而毀滅天理,不要追求名利而喪失精神,守住這三句話而不失誤,這就是返璞歸真的本性了。」

道德經》之中有一句話叫: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所以聖人用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世事,實行不發號施令的德政教化,讓萬物自然地產生,不去人為創造,任由自由發展,而不強調自己的意志,功業成就了而不據為己有。

只有正確的認知客觀規則,用心體悟自身主觀力量與大道之間的差距,在正確認知之後適當調整,這樣才能擁有一個適度且平衡的人生。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國學書舍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228/1562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