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心理學:為什麼父母越催孩子越懶?其實是觸發了「超限效應」

在一檔綜藝節目《少年說》裡面,有一個男孩上台哭訴說這輩子都不想再吃蘋果和雞蛋,因為從小學時候,自己的媽媽要求他每天都要吃一個蘋果,小學六年他一共吃了2190個。

小學畢業後,他終於不用被要求吃蘋果了,媽媽轉而開始要求他吃雞蛋,吃了一年半,總共吃了547.5個雞蛋。

他最後說道:「媽,雖然蘋果和雞蛋都很有營養,但是,我這輩子再也不想吃蘋果和雞蛋了!」

孩子每天被強迫吃著吃一個蘋果或一個雞蛋,吃了6年的蘋果和1.5年的雞蛋,這是多麼糟糕的體驗啊!

心理學上有個「超限效應」,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度不耐煩或叛逆的心理現象。

我也曾聽說過一個戒遊戲癮的方式,那就是把孩子關在一個房間裡面,每天必須要玩夠多長時間,結果沒過多久,很多孩子便受不了了,甚至說以後再也不想打遊戲了,這其實也是利用了「超限效應」。

再好吃的美食,天天吃也會膩,吃一段時間後,再看到,可能已經無法將這道食物跟「美食」這兩個字掛鈎了,甚至會覺得倒胃口。

父母的動機當然是為了孩子好,但父母的行為卻未必是對的。當下的家庭教育有這樣一個普遍的現象,父母打著「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的招牌,希望孩子能夠全盤接受自己對其的安排,卻忽視甚至全然不顧孩子自身的感受和想法。

沒有考慮孩子感受的愛,對於孩子而言就是一劑毒藥。

「超限效應」踩坑誤區

1.反覆催促孩子做事情

孩子放學回家後,媽媽的工作開始了......

媽媽:

「你什麼時候開始寫作業?」

「你到底要玩到什麼時候才肯去寫作業?」

「能不能給我快點去寫作業,等下又寫不完?」

「還不快點去寫作業!」

「已經九點鐘了,你再不寫今晚就寫不完了!」

「已經十二點了,你還有多久寫完?」

「讓你早點寫,就不聽,活該寫這麼晚!」

......

孩子:

「我耳朵都長出繭子來了,煩死了!」

2.大道理重複地講

媽媽:

「我跟你說,不好好學習,將來找不到好工作。」

「你現在不學習,以後就只能老大徒傷悲了!」

「學習太重要了孩子,知識改變命運啊!」

「你看你表哥,重本畢業後,現在工作多好啊!」

「你要加油努力啊,向優秀的人學習!」

「在學校有不懂的要主動去問老師知道不?」

......

3.對孩子身體好的東西要多吃點

媽媽:

「每天早上吃一顆雞蛋,能補充蛋白質。」

「喝牛奶補鈣,你現在在長身體,每天都要喝!」

「這個菜有營養,多吃點!」

「這個湯超營養的,你再多喝點!」

「我跟你講,一天一個蘋果,病痛遠離我,多吃點!」

......

「多吃點」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俄國著名作家克雷洛夫寫過一篇著名的寓言叫《傑米揚的湯》。

傑米揚為人熱情好客,有一天,一個朋友遠道來訪,傑米揚非常高興,親自下廚燒了他最拿手的好菜——大盆鮮美的魚湯來招待。

朋友喝了第一碗,感到魚湯的味道的確很鮮美,對傑米揚的廚藝讚不絕口。傑米揚勸他喝第二碗。第二碗下肚,朋友有點兒嫌多了,喝得滿頭大汗。可傑米揚沒有察覺到朋友的不滿,仍然一個勁地「勸湯」。

朋友終於忍無可忍,丟下碗,拂袖而去,再也不敢登門了。

傑米揚為了招待遠道而來的朋友親自下廚有錯嗎?讓朋友多喝點湯有錯嗎?其實都沒有錯,但是他忽略了「超限效應」。當朋友喝飽之後,傑米揚仍舊不斷勸喝,無論是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給朋友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同理,父母希望孩子多吃些健康營養的食物,有錯嗎?沒有錯,但如果頻繁地勸孩子「多吃點、多吃點、再多吃點」,則往往會引發孩子心理上的不耐煩和叛逆。

父母管教孩子,說話做事都要把控一個度。超過這個度,就會引發不滿,結果反而吃力不討好。

有的父母就會說:「那我不催他,他就不去寫作業啊。我不跟他多強調一下學習的重要性,他哪裡會知道要認真學呢?我不讓他多吃點,他肯定就吃一口就不吃了,這樣多不好啊!」

有這些疑慮的家長不在少數,那接下來我們就來講講,如何在不引發「超限效應」的前提下引導孩子做好他該做的事情。(請認真看,學到的才是自己的!)

第一點:提醒1-2次。

提醒的意思不是要求,而是告知,「我告知你還有事情沒做」。

比如孩子學習、寫作業、睡覺、起床等歸屬他自己的事情,父母不要過度替代,當我們為他的事情著急的時候,孩子自己就不需要著急了,因為他作業寫不完,父母會比他更著急;他晚上再晚睡,會有父母陪著他;早上起床起不來,父母就會催他,如果還是起不來,父母也不得不幫他請假......

當有一天孩子變成了一個對自己的學習和身體健康毫不在乎的時候,父母不需要感到訝異,也不用覺得委屈和無辜,因為孩子這個模樣,正是父母自己一筆一划勾出來的。

如果你不想讓孩子變成那樣,那麼從現在開始,停止替代、停止包辦。

孩子放學回家沒有主動學習怎麼辦?提醒他一次:「孩子,我覺得你現在可以去寫會作業,早點完成的話,你就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當然,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這個提醒不單是「這個時間你該寫作業」,更是「你有權利決定你的事情」。

那如果提醒一次孩子還是繼續做自己的事情該怎麼辦?提醒第二次:「孩子,現在X點鐘了,你是不是應該去寫作業了呢?」

如果這個孩子從小沒有被過度替代和包辦教育,那麼提醒兩次足矣。如果提醒2次之後孩子依舊沒有去做,那麼父母就不要再提醒了,俗話說「事不過三」,如果孩子想要去寫作業,提醒2次他就早該去寫了;如果他不想做,父母還繼續提醒催促,孩子則會心生煩躁,更加不願意去寫作業,或者在父母的壓迫下不情不願地敷衍了事。

後者這種情況,等孩子進入青春期,他不再怕父母的壓迫了,到時候無論父母怎麼說,苦口婆心,把嘴皮子都說破了,孩子也不會去做;等孩子考上大學,他就開始放飛自己了,在大學裡面掛科甚至留級,最後連畢業證都拿不了。

因此,父母管教孩子一定不是管孩子的行為,而是要去正確塑造孩子的思維。

第二點:就事論事,不要翻舊帳

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容易「由點到面」把話題不斷擴散開來。比如說有個家長看到孩子衣服沒疊好,便開始說,從衣服沒疊好,不愛乾淨,房間亂七八糟不收拾,一直說到孩子做事不認真,學習態度不佳。

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衣服沒有疊好,那麼父母就引導孩子將衣服收拾乾淨即可,但是這個媽媽卻不斷將事情擴大化,說了一大堆,結果引發了「超限效應」,最後孩子門一甩,大吼道:「啥都能扯到我的學習。」

可想而知,孩子在這樣極度不耐煩的情況下,又怎麼可能會好好地收拾自己的衣服和房間呢?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時,不要將話題不斷延伸開來,更不要不停地指責孩子這裡不好,那裡也不好,啥都沒做好。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父母說的問題越多,孩子能接受的程度就越低。

文章最後,引用紀伯倫在《先知》裡寫的一段話: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從今天起,學會放手,放下對孩子的掌控,讓孩子擁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去成為他自己,而不是成為父母的複製品。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廖老思父母加油棧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520/1595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