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美國華人的前世今生

華人工作勤奮,薪資要求不高,引起美國本土勞工不滿,他們歧視及排斥華人勞工。1882年,美國通過《排華法案》,嚴禁華人勞工移民,更不允許婦女移民。美國歷史上,華人是唯一受到經濟、政治和法律全面歧視的種族。美國還沒有一個法律像《排華法案》這樣,針對一個種族訂立。《排華法案》影響到華人在美國出生的「華二代」。

華裔銀行家陳詒贊是第四代移民。他的曾祖父在十九世紀末《排華法案》出台前就移民美國,岳父則是1931年以學生身份從波士頓進入美國。陳詒贊說,「那時正值排華時期,所有進入美國領土的華人都被分發一張特殊的身份證明,背後寫有『針對中國居民』字樣。因為來美受限,我的岳母雖然在中國就已和岳父結婚,但她是三十年後才得以來美與丈夫團聚。」[6]一些華二代用購買「出身紙」的辦法進入美國。他們有中英文不同的兩個姓。《排華法案》對華人影響巨大,那段歷史,至今還沒有完全翻過去。

也有例外的情況發生。李彬華(Mabel Lee1897—1966),廣州人。父親李韜是曼哈頓華埠牧師,曾擔任紐約中華公所主席。李彬華四歲那年,隨母親從廣東來美國與父親團聚。來到美國後,1913年獲「庚子賠款獎學金」,進入巴納德(Barnard College)女子學院,就讀農業系。1921年,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在紐約唐人街服務僑界數十年,為唐人街的居民開辦職業培訓課程。在排華的環境下,不畏困難,勇敢推動爭取華裔婦女的選舉權和華人權益。國會眾議員維樂貴絲(Nydia M.Velázquez)提出一項法案,以李彬華的名字命名曼哈頓華埠宰也街(Doyers St)六號的華埠郵局。[7]2018年7月25日,川普總統簽署法案,正式命名以李彬華的名字命名曼哈頓華埠宰也街郵局為「李彬華郵局」。

《排華法案》衝擊的不僅是第一代新移民,甚至在美國出生的華人也受到《排華法案》影響,回到清國後不得重新進入美國。黃金德是廣東移民後代,出生在舊金山,他是一名廚師。1894年,黃金德回老家探親,回美時被移民局扣押在天使島移民羈押所。雖然他在美國出生,但是,移民局援引《排華法案》,否認他的「出生公民權」。他的美籍身份不被承認,隨後更被取消公民資格。黃金德與聯邦政府打官司,力爭數年,終於1898年獲得自由。[8]

這是《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通過後的第一個「外國人在美國生下孩子是不是公民」案例。《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被視為「第二次制憲」。第一條款寫到:「所有在合眾國出生或歸化合眾國並受其管轄的人,都是合眾國的和他們居住州的公民。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實施限制合眾國公民的特權或豁免權的法律;不經正當法律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財產;在州管轄範圍內,也不得拒絕給予任何人以平等法律保護。」

美國大量司法案件均是以《憲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一條款為基礎。黃金德案影響深遠,按照美國根據判例法的判案規則,依據這個判例,所有非公民外國人在美國所生子女,自動成為美國公民。黃金德捍衛美國公民權的行為,為美國法律立下判例。美國眾議院華裔議員趙美心說,「黃金德捍衛自己權利的行為創造了歷史。自他的案子以來,每一個美國人都因為他的勇敢而受益,正是他的抗爭,確保了美國社會多元與包容的文化。」

黃金德的案子也說明,種族歧視衝擊的不僅是不合法移民,也衝擊合法移民和歸化美國公民的移民,甚至在美國出生的少數族裔公民。少數族裔要捍衛的不僅僅是法權,更是在美國生活和工作的人權——人的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造物者賦予他們的這些不可剝奪的權利。《排華法案》的本質是一些種族用法律的名義剝奪華人作為一個特定種族在美國的人權,用法律的形式,用一種合法的藉口行使國家對特定種族的歧視。

[1]陳曉平:《商人主導的早期中美關係》

[2]參見方益昉:雅妹豆腐100年:紀念先驅博士後,《賽先生》,2017年2月6日;晚清旅美園丁的榮譽,2017年2月,《文匯筆會》;西方畫報中的晚清華人科技活動,2015年4月15日,壹讀

[3]《四百年紐約史:華人留下濃墨重彩》,大紀元於佩2017年4月28日報導。關於王清福,可參閱維基百科條目

[4]陳依范著,殷志鵬、廖慈節合譯:《美國華人發展史》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4年。英文原著 Jack Chen:The Chinese of America: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Present, Harpercollins;1st edition(March1981)

[5]李愛琳:《美西華人鐵路大罷工150周年:專家挖掘出新史料》,2017年7月1日美國之音

[6]《華博館傳家寶工作坊,展華人百年滄桑》,記者金春香2017年6月2日紐約報導

[7]《維樂貴絲提以「李美步」命名華埠郵局》,大紀元記者林丹2017年11月30日紐約報導

[8]《美國舊金山表彰亞裔民權英雄,4名華裔獲殊榮》。來源:中國新聞網

(本文摘自《法拉盛傳》易文出版社,2020)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摘自《法拉盛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0925/1651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