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不想腎病「奪」走你的命,腎內科醫生:5種飲食習慣最好一個別碰

火鍋是現在年輕人聚會必備的食物,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情,如果有的話,那就再吃一頓火鍋。杭州的小車和朋友聚會就特別喜歡吃火鍋。

在前不久小車和朋友再次聚會,同樣選擇了老地方——火鍋店,點了滿滿一桌的食物,一桌人歡聲笑語好不快活。

當天晚上聚會結束後,小車回到出租屋後,不停的拉肚子,折騰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起來還是沒緩解,因為第二天是工作日,小車不想請假。就吃了點止瀉藥就去上班了,然而吃完藥後腹瀉的症狀依舊沒緩解...

就這樣過了2天,小車身上不僅腹瀉,還發起了高燒、小便也解不出來了...這讓小車感覺情況不對,趕緊請假去往醫院檢查。經過一系列檢查後,被確診為急性腎衰竭

對此,醫生提醒說,本身腎功能不好的人,發生腹瀉後更容易出現急性腎衰竭,而且還容易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可以通過自己身體的一些症狀來判斷是否患上了腎病。

患上腎病,身體會有3個不起眼的症狀

首先,腎炎的患者多數都會出現水腫症狀,早期一般會出現眼瞼水腫,晨起時症狀最為明顯。這個症狀很容易被人忽視,因為喝水太多、睡眠不好也會出現眼瞼水腫,在起來活動之後就會消失。早期腎炎的表現和這個幾乎一致,很難讓人引起重視。

其次,高血壓也是腎病患者身上常見的症狀之一。據臨床統計,很多腎病患者入院檢查的首發症狀就是高血壓。但是在檢查尿常規後會發現,高血壓並不是血管異常所致,而是慢性腎炎引起的。

最後,慢性腎炎患者身上多處還會出現尿液異常改變,如血尿、蛋白尿等。一般情況下,血尿是很「隱蔽」的,通過肉眼很難分辨出來,只有通過尿常規檢查才能發現指標異常。而泡沫尿則是在排尿時會出現不消散的泡沫。

在生活中,其實有很多不良的習慣,都是傷害腎臟健康,但是很多人卻不自知。

5種飲食習慣,正在偷偷傷害你的腎!

1、飲水量少、喝飲料

不少人在生活中沒有主動喝水的習慣,不等到身體渴到不行了完全不會去喝水。這樣做非常的不健康,因為不喝水會導致尿量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尿液中所攜帶的毒素濃度也會隨之增加。容易給腎臟帶來負擔,易導致腎結石、腎炎等腎病發生。

此外,還有一些人在日常會喝飲料代替喝水,這也是個非常不健康的做法。多數的飲料內都含有較多添加劑、糖分,長期喝飲料不僅會給腎臟健康帶來影響,還可能會誘發糖尿病高血脂等病出現。

2、用藥不當或食用來路不明的藥品或食品導致腎功能損害

患有腎病的患者,多數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貧血和抵抗力下降的情況,對於這些人群而言,非常需要增加營養的攝入。但是切不可盲目的補充補品、補藥,食用不當的食物或者是藥品反而會給腎臟功能帶來威脅。身體出現不適症狀時,應該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而不是自己盲目的服用補藥等。

3、攝入過多的鹽導致高血壓

腎病患者如果還食用醃製等高鹽分食物,鹽中的鈉元素會讓體內水分排出受到影響,引起口渴、大量飲水等表現出現。在這種情況下,會讓心肺的負擔加重,易導致腎功能受損。

4、過多攝入高蛋白食物加快原有腎衰竭進展

不少腎病患者認為腎病會讓蛋白從尿液中排出,所以需要大量補充蛋白才能對健康有益。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腎病患者盲目攝入高蛋白飲食只會加重腎臟負擔,日常要控制高蛋白飲食的攝入量。

5、酗酒誘發高尿酸血症

酒精內含有大量嘌呤,對於本身患有腎病疾病的患者來說,攝入酒精易導致高尿酸血症發生。

腎病患者日常的飲食非常重要,保持正確的飲食習慣,對於病情的恢復非常有幫助。

巧妙安排飲食趕走慢性腎病

1、清淡少鹽

飲食上要以清淡的為主,煎炸、烤制的食物儘量少吃或不吃,每日攝入的油量保持在25g以下,鹽分攝入量應在4g以下。除了加入的鹽以外,還要注意限制一些「隱形鹽」的攝入量,如醬油、耗油等。

2、合理攝入鉀、鈣

在日常要適當攝入含有鉀和鈣的食物,水果和蔬菜內含有豐富的鉀元素,攝入鉀元素對於降血壓有一定幫助。而補充鈣元素則虧幫助降低腎性高血壓的發生機率,還可以改善骨質疏鬆

3、分清「好」、』「壞」脂肪酸

脂肪酸分為好壞兩種,動物性食物內含有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這些脂肪酸就是不好的,所以日常要減少動物性食物的攝入。而魚類食物中則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這個脂肪酸對於調節血脂有很好的效果,日常可以增加攝入的量。

4、蛋白質不可過多

患有腎臟疾病的患者,過多攝入蛋白質反而會增加腎臟負擔。這些患者日常的飲食要以低優蛋白為主,可多攝入動物優質蛋白,植物蛋白要儘量少吃。

5、食物多樣化

飲食上要保持多樣化,新鮮的蔬菜水果可多吃,肉製品攝入量要少,但是不能完全不吃。每天攝入的食物品種、顏色越多越好。

腎臟健康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都非常重要,看完上文後,相信你對如何保護腎臟健康有了一定的了解。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奇妙的本草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014/165917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