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如何親手毀掉孩子的專注力?

3歲半的娃正坐在地上,專心地玩樂高,你走上去——「寶貝,喝水嗎?」、「這麼堆不對,會倒」、「太厲害啦,看鏡頭讓我拍一張」...…

4歲半的娃,正在專心地畫畫,你走過去——「寶貝,畫的是什麼呀?」、「寶貝,畫得太棒啦,顏色用得真好!」......

7歲的娃,做作業總是坐不住,沒幾分鐘就開始小動作不斷,你走上去——「別亂動,坐好!」、「怎麼回事,能不能寫完再干別的」......

這些場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乍一看沒啥大問題,殊不知,家長的這些行為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的專注力是關於注意力的大型心理工程,這個工程要求孩子各項能力的配合。家長們只有了解孩子專注力構成的因素,才能真正幫助孩子達到專注。

1

孩子的專注力,

是被保護出來的。

1、專注力不是培養出來的,是保護出來的。

印第安納大學心理學家和腦科學系的教授Chen Yu有一個著名的專注力研究。實驗裡他請來了40組擁有1歲~1.5歲孩子的家庭,在孩子和父母頭頂帶上眼球追蹤器。

研究人員通過監測父母和孩子眼球運動的數據,探索不同的互動模式對孩子專注力的影響。

在實驗中工作人員發現,專注力最強的孩子是來自那些「孩子主導遊戲、父母只提供及時反饋的家庭,放任孩子自己探索,不給予孩子任何關注的家庭里孩子的專注力則是最低。

同時工作人員還發現,當父母強行引導孩子專注時,孩子並不能跟從父母的指導,反而將目光轉移到天花板或越過父母的肩膀。

也就是說,強行引導訓練專注的方式是無效的,孩子的專注力必須是自發性,父母更應該做的是保護他的專注力,比如陪伴和給予及時的反饋。

????@ Jelleke Vanooteghem,unsplash

2、每個階段孩子能專注的時間不同,年齡越小,專注的時間就越短

當孩子被一個物品吸引了,注意力開始集中,身心合一地運作,就會形成專注力。

專注力持續的時間,與孩子大腦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對於低齡的孩子來說,大腦發育尚未成熟,專注的時間就更短。

????不同年齡段兒童專注力水平,來自加拿大專門研究孩子行為發育的網站speechtherapycentres

從上圖可知,隨著孩子的年齡階段不斷增長,專注的時間會越來越長,但專注時間的波動也會增大。

總之,我們應該理性看待孩子的專注力,不能只是片面地從時間長短來進行評估;同時也要看到孩子不專注背後的因素,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專注。

2

專注力是個大工程

這4個要素,缺一不可

孩子的專注力是關於注意力的大型心理工程,這個工程要求孩子各項能力的配合。

積極心理學的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曾通過研究發現,心流,即專注力的最高狀態,有八個要素[1],分別為:

一份可完成的工作;

全神貫注於這件事情;

明確的目標;

即時的反饋;

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動;

進入「忘我」的狀態;

時間感的改變。

一份可完成的工作;

全神貫注於這件事情;

明確的目標;

即時的反饋;

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動;

進入「忘我」的狀態;

時間感的改變。

如果將這八大要素代入到孩子的專注力中,則可以進一步概括,形成孩子專注力的重要因素為:

任務的可完成性;

具備完成任務的技巧;

能全神貫注的環境;

即時的反饋。

????@Caleb Woods,unsplash

01

可完成性

孩子即將完成的,必須是他努力後可以完成的事

例如我們教一個握筆還不熟練的孩子練字,會發現孩子很難專注在寫字上。原因在於他還沒掌握書寫的基礎——握筆,寫字這個事情對他來說並不具備可完成性,因此也就無法達到專注的可能。

如果孩子做的事情難度太高,孩子就容易產生畏難心理,不願意嘗試;而如果太簡單,孩子也容易失去興趣。

所以,在要求孩子專注之前,必須要衡量這件事情是不是具備可完成性,如果不是,就應該將任務分解,依次進行。

????@Erika Fletcher,unsplash

02

擁有完成的技巧

熟悉蒙氏的家長都知道,在蒙氏教室里孩子都能專注於自己的工作,而這離不開孩子開啟每項工作之前老師的演示。

老師的演示其實就是交與孩子完成的技巧,熟知完成的技巧後,孩子就能明白整個工作的步驟,能更容易地將注意力集中工作本身,也更容易獲得專注的喜悅。

在生活中,這種例子也不少。例如孩子第一次玩顏料時,由於擔心孩子弄得到處都是,所以我將怎麼擠顏料、混合顏料都給孩子演示了一遍,同時還告訴孩子如果蹭到顏料應該要怎麼處理。

由於事先的演示,孩子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能自如地解決,所以孩子專注玩顏料玩了一個早上。

????@bernard-hermant,unsplash

03

能全神貫注的環境

孩子需要專注的時候,除了給予孩子安靜的環境和不要去打擾孩子,還要關注孩子內在的環境,即情緒狀態

如果內在失序,專注力也會缺失。比如孩子在上課前得知,自己放學後將去掛念很久的兒童樂園,那麼這堂課孩子是無法專注的。因為突然的喜悅會導致孩子內在失序,孩子的注意力已經被分散。

因此,孩子需要專注的時候,除了保證外在環境,也要關注孩子情緒的穩定。

04

即時的反饋

專注力經常都會被認為是一種結果,但專注其實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它需要不停地獲取反饋,這種反饋有時候是自我的反饋,有時候是外在的反饋。

例如孩子在搭積木時,積木經常搭到一半就突然倒塌,這時如果我們能給到合適的反饋,比如鼓勵,比如安慰,孩子就更可能繼續把玩積木這件事情專注下去。

????@ Ana Klipper,unsp lash

3

做家務,

也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做家務怎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難道不需要專業的課程訓練嗎?

課程對於孩子來說,意味著是技能的學習,而日常生活的家務卻可以讓孩子覺察對家庭的貢獻,達到自我的內在安全感。

孩子的專注力需要一個全神貫注的環境,而內心的安全感就是這個環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對於6歲以下的孩子,家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令人嚮往的遊戲,擁有他們喜愛的水和各種奇特工具。

專注力本身就是歸於現實生活的運用,日常生活中的家務不僅可以給孩子現實的運用場景,還可以讓孩子在其中感受到為家庭的貢獻。

這裡分享3個經濟、好上手,又對孩子專注力培養非常有利的家務:

1、擦玻璃

這項活動適合1.5歲+的孩子,每個喜歡玩水的孩子都能從中找到樂趣。

先向孩子示範擦玻璃的過程,比如用噴壺噴水在玻璃上,用玻璃刮從上至下刮乾淨水,最後用小的布擦乾。

你會發現孩子特別熱衷於噴、刮、擦的過程。小小的手一按,水霧特別神奇;輕輕一刮,水就消失了;抹布再擦一擦,窗明几淨!這會帶給孩子極大的成就感。

當孩子認真「工作」時,不打擾、不給建議,就是在保護孩子的專注力。而探索的過程,正是孩子專注力和身體協調有效的鍛練。

2、插花

這項活動需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匹配不同的難度。比如3歲前的孩子,手的力量還不太夠,不能自由使用剪刀,把花莖剪短就能協助孩子進行。

同樣,要先給孩子示範完成插花的技巧。比如,觀察花瓶不同的特點,選取一個小花瓶、一朵花,將花朵放在花瓶一旁比對,將花莖用剪刀裁剪到合適的長度等。

????@Visual Stories|| Micheile,unsplash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把花修剪的過長或者過短,只要孩子情緒沒有太大的波動或者向我們求助,我們都應該不去干預,鼓勵他自由探索。

但如果出現情緒的波動,例如不管怎麼插,花瓶都會倒,我們就要及時給出合適且有限的反饋,例如建議孩子重新對比花枝和花瓶的高度是否合適等。

3、切食物

廚房對於每個孩子來說,都是神秘且無限嚮往的地方,給孩子機會一起準備食物,不僅可以從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還可以促進孩子吃飯的積極性。

比如切菜,選擇合適的食材和工具,讓孩子參與進來,孩子一定會非常興奮,且相當專心致志。

????小朋友使用波浪刀(也稱土豆刀)切食物,作者供圖

而且切不同的青菜會有不同的味道、觸感、聲音甚至顏色,這些都是讓孩子感官得到刺激、專注力不斷集中的法寶。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果殼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1/1103/1667359.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