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中國人名:為何漢晉多單名,東晉以後常見雙名

秦漢以降,魏晉興起。於史書所見人名,有趣之處頗多,如單名與雙名的明顯差異:兩漢時期共有23位帝王,竟然都是單名;三國魏晉諸多風雲人物,也大抵為單名,如曹操劉備、夏侯玄、司馬昭……

世人熱衷於取單名,似乎是漢晉時期的時代特色。先秦時期的霸主,如晉文公重耳、齊桓公小白,都是雙名;及至東晉以降,高門世族取用雙名也屢見不鮮,如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王操之、王獻之、王凝之……

那麼,為何漢晉之際多見單名,而東晉以降,雙名卻開始變多了呢?

一 社會上層趨向於單名化

現存於河南省偃師商城博物館的東漢《侍廷里父老僤買田約束石券》中,錄有24個人名,其中單名與雙名者各占一半。須知,該「石券」出土於河南偃師縣緱氏鎮,東漢時屬河南尹緱氏縣,距離都城洛陽也不遠。由此可見,在東漢政治中心的輻射範圍內,普通民眾在單雙名的選擇上並未受到多大影響。

這似乎與我們的認知大有不同。正如開頭提到的,觀漢晉時期的著名人物,的確是單名居多。只能說,這兩種現象其實並不矛盾。因為傳於後世之名,多見於史書或石刻碑文;問題是,能夠青史留名或立碑留名的人,幾乎都是官員、士大夫以及王公貴族之家。

再結合下圖,便不難得出結論:兩漢時期,社會上層的單名化趨勢,一直在不斷加強;及至漢末魏晉時代,蔚為大觀;而在東晉南朝以後,雙名化的傾向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中國人名:為何漢晉多單名,東晉以後常見雙名

漢晉之際單雙名對比

二 避諱制度下的單名化傾向

顯然,這與皇帝的「帶頭作用」離不開關係。兩漢23位帝王,皆為單名;而有意思的是,其中三位皇帝原本為雙名,後才改為單名,他們分別是漢昭帝劉弗(劉弗陵)、漢宣帝劉詢(劉病已)與漢平帝劉衎(劉箕子)。此三者,既已貴為天子,又為何不嫌麻煩地把名字改為單名呢?

因為在避諱制度下,皇帝若不改單名,將會有更大、更多的麻煩。

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非常重視名字,認為它與自己的安全、健康、命運息息相關;這便導致名字不可輕易示人,更不能隨便讓人使用。因此,人們為了表達自己對尊長或君主的敬畏,往往會對他們的名字加以避諱,久而久之,避諱制度便出現了。

 

中國人名:為何漢晉多單名,東晉以後常見雙名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 連環畫

民間有個很出名的諺語,叫做「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說的是田登擔任郡守後,命地方百姓避其名諱,於是便改「燈」為「火」,結果鬧出了「上元節放火三天」的笑話。可見,避諱制度對中國的影響有多深遠。

中國的避諱制度大約起源於周,成於秦漢年間,興於唐宋之際,及至明清時期變得更加嚴格;直到民國成立後,它才被廢除。秦漢時期,避諱制度趨於成熟,為避諱皇帝之名,與之相關的地名、人名、書名等,統統要被替換掉。如漢光武帝名劉秀,秀才便被改為茂才;又因為漢明帝名劉莊,所以《莊子》一度「改頭換面」成了《嚴子》。

據《禮記·曲禮上》記載:「禮不避嫌名,二名不偏諱。」由此觀之,先秦時期的避諱較為寬鬆,人們非但不用避諱同音字,在遇到雙名時,也只要注意兩個字不連用就行了。看來,這就是先秦時期雙名常見的一個主要原因。

 

中國人名:為何漢晉多單名,東晉以後常見雙名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

然秦漢以降,封建制度確立,中央集權不斷加強,統治階級對避諱制度的要求更甚於從前。彼時,非但每個字需要避諱,就連同音字也要避諱。

秦始皇名嬴政,「政月」避諱為「正月」,且「正」字要讀平聲;又如漢武帝名劉徹,結果「徹」與「轍」二字都要避諱,「車轍」就成了「車通」。這麼做有個很明顯的弊端:它很容易造成地名、書名、人名的混亂。

是以,為儘量減少因避諱制度帶來的麻煩,皇帝不僅多以單名為主,還經常使用生僻字,畢竟,「難言而易諱」。正如後世的大明王朝,皇族朱家還造出了一張「元素周期表」出來。

有皇帝的親身示範,其他王公貴族見狀,也紛紛學著取了單名。當然,一些皇族、外戚的名字有時也須避諱,則是促使社會上層傾向於單名化的又一主要原因。如漢高后呂雉,為避諱其名,人們便將「雉」喚做「野雞」;又如孝元皇后之父王禁,讓「禁中」一度被改為「省中」。

 

中國人名:為何漢晉多單名,東晉以後常見雙名

呂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

三 王莽改制的進一步推動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王莽掌權時,曾推動「去二名化」。據《漢書·匈奴傳下》記載:「時,莽奏令中國不得有二名。」此事亦見於其本傳。

不過,有人曾表示反對。如宋人邵博所言:「王莽令中國不得有二名,又遣使諷單于為一名。東漢士大夫以操節相高,遇莽之事必唾也,乃終其世謹一名之律,何也?」在他看來,王莽篡權已為士族不恥,故而其政令應該很難在貴族士大夫階層中推行下去。

誠然,漢平帝劉衎改單名,或許是礙於王莽「淫威」;但在此之前,還曾有昭帝、宣帝兩人「去二名」。這便意味著:「去二名」由來已久,而王莽此舉也不過是順水推舟。那麼,一個本就被社會上層承認並習慣的規矩,總不能因為王莽在後面推了一把,其他人就要避之如蛇蠍吧。

是以王莽的「去二名化」雖然並非是單名化傾向形成的主要原因,但的確對這種現象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既然如此,為何到了東晉南朝以後,社會上層又出現了很多雙名呢?

 

中國人名:為何漢晉多單名,東晉以後常見雙名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

四 東晉南朝以來的雙名化趨勢

東晉後期,高門世族之間開始流行一種新興的取名方式:在單名的基礎上,加上一個無實際意義的虛字,如「之」、「道」、「僧」、「靈」等。

陳垣在《史諱舉例》中說:「晉王羲之子知名者五人:曰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獻之。徽之子楨之,獻之嗣子靜之。祖孫父子,皆以『之』為名,不以為嫌也。(南朝)宋王弘子僧達,孫僧亮、僧衍,從子僧詳、僧絳、僧虔,從孫僧祐,叔侄皆以『僧』為名,不以為嫌也。」

 

中國人名:為何漢晉多單名,東晉以後常見雙名

東晉的文人雅士

這種奇特的「雙名」,反映了世族門閥在信仰、思潮上的某種傾向。以琅琊王氏為例,作為時代「弄潮兒」,王氏在各種思潮的碰撞下,不僅發揚了玄學,也曾接受過佛學思想,如頗負盛名的竺法深與道敬法師,皆出身於琅琊王氏。因此觀之,王氏中大量出現「之」或「僧」的例子,便不難理解了。

當然,也有些字具有實際意義,這顯然是家族對於族中子弟的一些要求或祝福,比如宋武帝劉裕的子侄輩,皆是「義」+名的形式,其中較為出名的有宋文帝劉義隆和《世說新語》的作者劉義慶。

 

中國人名:為何漢晉多單名,東晉以後常見雙名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時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說集

除此之外,晉宋之際的雙名化趨勢,還有可能是受到了胡風影響。須知,在此之前,大批胡人進入中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漢胡之間的文化交融。而衣冠士族雖然被迫南渡,但不可否認的是,仍有不少受到胡風影響的僑姓來到了南方。

正如沈德符所說:「至魏晉後,漸不復然,至五胡盜中原,胡名遂用三四者。」看來,少數民族中的雙名現象(如拓跋力微、沮渠男成等),的確對東晉南朝的雙名化趨勢造成了不小影響。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歷史D學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2/0201/170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