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碗有三不端,門有三不進,人有三不交

中華文化有五千年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僅有唐詩宋詞史記漢書,更有儒家思想,道家文化。而俗語則是浩瀚中華文化的一溪清流,在民間廣泛流傳,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俗語。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是老祖宗對我們的一句忠告,「碗有三不端,門有三不進,人有三不交」,這是什麼意思呢?

 

 

-1-碗有三不端

1、不端「嗟來之食」的碗

「嗟來之食」出自西漢戴聖編撰的《禮記·檀弓下》,原指憫人飢餓,呼其來食,後用來比喻帶有侮辱性的或不懷好意的施捨。

中國自古以來,就十分看重做人的骨氣和尊嚴,像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都在強調人活著一定要有骨氣、有尊嚴。

何況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一旦低頭彎腰,接受那些帶有侮辱性或不懷好意的施捨,從此很難再抬起頭、挺起脊樑做人了。

2、不端「旁門左道」的碗

《增廣賢文》中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賺錢一定要走正當途徑,而不要搞旁門左道。靠著違規違法賺來的錢,也不過是過眼雲煙,花得不安生,拿著不牢靠。

還不如踏踏實實地做事,即便沒有大富大貴,也堂堂正正、安安穩穩地度過一生。

3、不端「親戚朋友」的碗

老話說:「親戚不共財,共財斷往來」,親戚之間涉及到利益的時候,尚且如此,何況其他人呢!所以這句話就是告誡大家不要輕易和親友一起創業或共事,很可能錢沒賺到,親朋好友之間的關係變差了,實在得不償失。

更不能看著親戚朋友過得好了,而理所應當地覺得他們應該幫扶自己,與其過度依賴親朋好友的幫扶,不如自己好好努力。

 

 

-2-門有三不進

1、不進後門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人情社會,親友之間又有禮尚往來、互相幫扶的傳統,這本來是拉近親朋好友關係的一種行為,卻逐漸衍生出通過拉關係、走後門,來走捷徑的行為。

所以「不進後門」是告誡大家,做事不能光想著走後門,也需自己努力才行,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捷徑只是讓你獲得了比別人更多的機會,但能不能抓住機會,能不能成功,還是要看自身的能力。而且人生中不可能每件事都有貴人扶持,大多時候還是要靠自己有真本事。

2、不進偏門

這句話跟上面「不端旁門左道的碗「意思差不多,就是告誡大家不能通過不正當的手段來獲取利益,只有通過自己努力賺來的錢,花著才是踏實的。

正如培根所說:「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走捷徑賺快錢的事,往往都是不牢靠的,不如踏踏實實地走正路,哪怕路途漫長,起碼是靠自己本事賺錢,問心無愧。

3、不進急門

有句老話:「財不入急門,福不入偏門。」

上面已經說了偏門是絕不能走的,而急門也一樣不能走,飯要一口口吃,錢也要一點點賺,如果太過急於求成,反倒容易錯漏百出、事倍功半,最終得不償失。揠苗助長的故事,大家聽了都覺得很傻,但現實中卻有很多人在做同樣的事。

很多人應該看過竹子生長的故事:竹子用四年的時間,僅僅長了3cm。但從第五年開始,每天就以30cm的速度瘋狂生長,僅六周的時間,就長成了15米高。其實前四年,竹子是在土裡紮根數百平方米了。

我們做人也同樣如此,把根扎得更深一點,不要急於求成。

 

 

-3-人有三不交

1、不交「忘恩負義」的人

常言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落難時你幫了他,他認為是理所應當的,等到你落難時,他卻躲得遠遠的。

跟這樣「忘恩負義」的人交往,吃虧的只能是自己,吃一次虧可能是對方的錯,如果還不懂得遠離,一而再的吃虧,那就是自己的錯了。

2、不交「唯利是圖」的人

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一個唯利是圖的人,眼中只有自己和利益,在一起交往時,讓他們占便宜可以,但讓他們吃一點虧,就會翻臉不認人。

與唯利是圖的人交往,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他們很可能因為利益而算計你、出賣你,若是把這樣的人放在身邊,那就等於在賭一個小人的良心。

3、不交「斤斤計較」的人

如果一個人心眼太小,總是斤斤計較,這個人的格局一定不大,不但自己天天為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煩惱,還會連累身旁朋友的運氣變差。

跟這樣的人相處久了,你也會被拉到與他們同樣的水平,每天為了一點小事而煩惱,情緒消極,心和路都會越走越窄。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文史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16/191523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