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連清川:網絡匿名制之死

作者:

在所有的社交媒體中,我從來不使用網名。在寫作稿件的時候,除非情勢必要,我也幾乎不使用筆名。

我基本上也從來不相信匿名的人所傳播的信息,除非這一信息得到了我所信任的權威媒體的確認。

更加極端地是,我大多數的時候,也不願意購買那些使用筆名寫作的人的作品,除非這個筆名已經等同於TA的實名。

這種習慣大概源自於我多年的職業:在新聞工作中,我們本能地不能相信匿名信源所提供的消息,而驗證匿名信息所付出的代價都十分巨大。

然而,對於匿名的這種近乎偏執的排斥,並不能等同於我否定匿名發帖的必要性,更加不等同於我贊同消滅所有形式的網絡匿名,一切實行網絡實名。

01

知乎已經被迫做出了改變。

近日,知乎發布公告表示,新版本預計7月14日上線各大應用商店,匿名功能將在新舊版本app端及pc端正式下線。屆時,「匿名發布」入口將會取消,用戶將不能匿名創建問題或匿名發布內容。

對於網友們關注的歷史匿名內容會如何處理,公告中稱用戶可自主選擇是否將其轉為實名。

知乎「匿名功能」下線公告(圖/網絡)

事實上,知乎的所謂的「匿名」,並不是真正的匿名。

「匿名發布」只是一種前端的服務呈現。以前,在知乎上,用戶可以直接以匿名用戶身份進行匿名提問和匿名回答,甚至不用起暱稱,系統直接分配「匿名玩家」的用戶名。

需要注意的是,匿名發布的文章不會顯示網友的暱稱和頭像,但是知乎仍然會記錄發布者的操作信息和IP位址,因為後台已按照「網絡實名制」的要求進行綁定。「匿名發布」的初衷是讓網民有更自由的表達空間。

這樣的機制,為知乎帶來了流量,同時也帶來了麻煩。

知乎這次下線「匿名發布」,導火線就源於知名企業家的維權事件。億歐CEO黃淵普在知乎上曾經被多次以匿名的方式被造謠中傷,其中觸及到黃淵普底線的,是用戶造謠聲稱黃淵普出錢購買了上海五四青年獎章。

黃淵普試圖通過和知乎CEO周源私下溝通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遭到了周源「傲慢」地無視。黃淵普勃然大怒,於是通過公開網絡炮轟周源和匿名機制,並且聲稱自己將不斷向有關部門實名舉報知乎和周源,直到改變知乎這種匿名機制。

事情的結果是,黃淵普得償所願,而周源因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黃淵普所寫的《寫給知乎創始人周源的公開信》(圖/網絡)

如果我的判斷沒錯的話,黃淵普的確是被造謠中傷了。但他的敵人顯然並不是知乎和知乎的匿名機制,而是那個試圖通過造謠搞垮他的人。他原本可以選擇通過法律程序找出並且將那個造謠的人定罪以實現正義,但是他卻以另一種形式來實施他的正義。

這就猶如曹操的父親被陶謙的部下所殺,他的報復是「屠城」。

整個網際網路的時代,就是以匿名機制開始的。

在前網際網路時代,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刊控制了整個言論世界,掌握話語權,即掌握世界。因此精英通過掌握傳統媒體,以掌握世界。

但是普通公眾通過網際網路,通過彼此之間的聯結,形成了比精英更加龐大的力量,從而將話語權從精英團體的手上奪取了話語權。

但是始終,當個體的網民面對個體的精英的時候,彼此之間的力量依然是不對等的。而恰恰因為匿名機制的存在,個體可以躲避精英的壓制。

以同樣的邏輯推理,一個個體可以通過匿名的方式,躲避來自於個人、團體、公司和機構的壓制。

匿名機制,使得任何一個弱小的個體,從此都擁有了於龐大的精英與機構對抗的能力。

這是一個網際網路的偉大時刻,這也是一個社會轉變的偉大時刻。讓無聲者發言,讓無力者有力。網際網路時代的民主、平等乃或自由,因此得到了實現的可能性。

當然,絕對匿名都是不存在的,網際網路平台目前普遍更傾向於一種前台匿名、後台實名的註冊制度。但用戶對匿名功能的懷念可以理解,尤其在算法推送,網絡「考古」網絡「追蹤」盛行之下,即使使用網名這種前台匿名的方式,也會被循著網名的蛛絲馬跡被順藤摸瓜。隱去網名和IP的二次匿名,實現了網友隱匿於網絡社交的訴求。

如果取消所有匿名發布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控制,意味著權力,意味著將所有的網民打回原形。意味著從此之後你的所有的言論和身份都是透明的,你不再擁有與任何精英和機構對抗的可能性。

圖/網絡

沒有匿名的保護殼之下,當你發現你的公司存在問題的時候,你敢舉報嗎?當你對於一項地方上的政策或舉措不滿的時候,你敢指責嗎?當你贊同女性必須勇敢對抗暴力的時候,你敢表達嗎?

因為你是微小的個體,微不足道的存在,任何一種勢力,都可能輕易地將你碾壓。你會發現自己與現實世界重合,在線上,你也是赤裸裸地存在,誰能夠保護你在舉報、憤怒、同情、公義的時候,倖免於各種勢力的壓制。

如果匿名網絡終結,每個人都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02

但是匿名網絡所帶來的惡果,也是由來已久。

僅僅在今年,幾起關於網絡暴力的討論,一再成為了社會焦點。武漢被撞孩子母親的自殺,成都牽手門事件,川大研究生張薇對一個大叔的構陷……

網絡暴力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巨大的頑疾,而其中起到放大作用的,恰恰是匿名機制。武漢母親的自殺,就來自於匿名暴徒的無邊無際的惡意。

這麼看起來,似乎封殺匿名機制是有道理的。近年來被網絡暴力所絞殺的無辜的人不是一個兩個,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如果封殺匿名機制能夠減損人命的損失,不平等的代價似乎值得付出。

但是這樣的推理模式顯然和黃淵普一樣,找錯了糾正的對象。

網際網路在某種程度上,不過是現實社會的映射(當然,在科學、技術、藝術等等方面的進步上,網際網路已經完成了自我的進化路徑)。

在許多層面上,網際網路所暴露出來的問題,是法律問題,而不是道德問題。網暴所造成的人命損傷,最終還是要通過法律方式來解決問題。

線上有網絡暴力,線下一樣有造謠中傷,二者的性質庶幾相同。只不過網絡暴力所牽扯的人員更加龐大,取證更加困難。

武漢校園被撞小學生母親墜樓事件(圖/網絡)

但是因為人多就可以不懲罰嗎?因為取證困難就不進行嗎?針對網絡暴力的立法應當如何進行,針對網暴的參與者如何定罪,針對網暴的行為如何取證,這難道不才是立法與執法部門應該做的事情嗎?

後台實名、前台匿名,不等同於法律不存在。在西方的金融法律醫生等職業中,都有非常嚴苛的保密條款,禁止執法部門隨意獲取信息。但同樣地,都有解決的方案,通過申請法院的批准,甚至立法機構的法律意見,都可以獲取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後台實名、前台匿名也是同樣的道理。通過法院、立法機構的批准,執法部門同樣可以得到匿名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但這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情形之下了。而在日常之中,責任是網際網路平台公司的。

制度經濟學有一個著名的論斷。任何一個社會,都存在兩套制度體系,一套制度體系是正式制度,一套制度體系是非正式制度。

所謂的正式制度就是法律、法規、政策等書面制度;而非正式制度是道德、倫理、風俗等非書面形成的整個社會規範體系。

正式制度向下,規範懲罰惡,以保證社會不至於崩潰;而非正式制度是整個社會追求的方向,促使人們向善。

非正式制度並非沒有效力,因為通過道德譴責、輿論指摘等等方式,同樣可以給當事人造成壓力,從而塑造整體社會的良好風氣,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公序良俗。

周源和知乎顯然是存在著巨大的問題的。當黃淵普遭受造謠構陷的時候,周源為什麼如此冷漠與傲慢?

許多網友分析,知乎所依賴的,就是匿名機制所吸引的流量。周源和知乎大概也都知道黃淵普是被誣陷的,但是他們並不願意採取行動遏制這些造謠中傷,因為他們正期望這樣的話題能夠帶來流量的增長。

如果周源和知乎出於利益考量,那麼就是故意地破壞了社會的公序良俗,從而助推了網際網路非正式制度的崩塌。

網際網路上的惡意、造謠、網暴有沒有可能被遏制?當然是可以的。通過嚴苛的追蹤、懲罰、禁言、銷號、同業工會等等,網際網路能夠形成自我管理的模式。所有的這些網絡惡行並不意味著能夠被完全杜絕,但是形成一個網際網路的公序良俗,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對於網際網路的管理,也並非簡單的禁止就能夠做到,而是必須通過相關法律、法規、非正式溝通等等方式,形成對網際網路企業與平台的壓力,迫使網際網路企業承擔起非正式制度的認同、尊重和執行,是可能的。

所有的人都知道,化工企業是一種重污染企業。但是現代技術已經能夠通過有效的污染處理,使化工企業不再成為環境破壞企業。

網際網路平台與此相同,它必須建設一套「污染處理」機制。也就是說,對網暴、造謠等現象的整治,需要一個極其複雜與技術化的過程,更加需要的是,對於公序良俗的尊重和認同。

03

沒有一個地方的網際網路是完全清明而良善的。

在西方國家中,因為網際網路而引發的罪惡,罄竹難書。網暴、造謠、詐騙……無所不在。還有暗網,青少年色情網站,人口買賣……

網際網路上的罪惡,只會比現實社會的更加龐大、兇險和隱蔽。

但這不是因為網際網路,是因為人性。惡的存在產生於利益、貪婪與人心,而不是因為網際網路。匿名機制並不引發罪惡,而是罪惡通過匿名機制進行宣洩。

沒有一種機制能夠完全抹滅罪惡**的存在,實名機制也並不能。**

但匿名機制的需求在那裡。在所有的平台中,共同的匿名momo如火如荼。因為匿名是一種保護機制,是一種言論自由機制,是一種網際網路得以發展的基礎機制。

如果徹底抹殺了匿名,就抹殺了網際網路得以繼續前進的動力。

如果說,匿名機制的確帶來了許多無法消滅的風險,那麼只能說,這是人類為了自我進化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就好像現代社會的生活給這個世界帶來了糖尿病癌症的高發一樣。但是我們並不能退回到「田園時代」。

解決掉匿名機制所帶來的負面作用,恰恰需要對於技術更加努力地發展,對於公序良俗更加不遺餘力地推廣,以及立法執法部門更加精細與勤勉的研究與建設,平台公司更加嚴苛的自我約束與自律。

人類發展幾萬年,也無法消除人性中的罪惡,我們希望網際網路能夠自動消除罪惡嗎?消滅匿名機制,無非只是讓這些惡,重新轉移到線下而已。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冰川思享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15/1927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