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刀郎:我又紅了,十分害怕

他不再拒絕商業化的工作,寫廣告曲,翻唱,也不再自恃藝術工作者身份,羞於談錢、討薪。

夢想落地,反而長成參天大樹。

2003年,羅林化名刀郎,在新疆發布了翻唱的專輯《西域情歌》,沒有宣傳,歌曲自烏魯木齊傳播開來。

當地唱片行老闆回憶:不知道為什麼,只要店裡開始播放《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就有人不由自主走進來買這張專輯。

有人建議讓刀郎的歌走出新疆。2004年,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推出前,絕大部分唱片公司以不做這種唱片為由,直接拒絕。最後,是公司老總托朋友幫忙,靠人情關係發表。

2004年伊始,與《西域情歌》同樣的情況在全國各地上演。有國外唱片公司打來合作電話,卻被告知,那張專輯三個月前就放在了他們負責人的案頭,此前一直沒人過問,現在則已錯失機會。

他成為炙手可熱的歌星,《愛是你我》《披著羊皮的狼》,一首接一首的歌曲在大街小巷傳唱。他受邀為奧運會寫歌,參加主題曲《北京歡迎你》的演唱。

可他還沒完全適應從羅林到刀郎的轉變。在羅林的夢想里,只要有間房子,和太太、兩個孩子在一起,能吃飽飯就可以。在此基礎上,努力做個二三線歌手,很安全,有相對優渥的生活,可以做想做的事,不用抵擋各種非議。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夠讓更多的人知道是件好事,但我真的不希望我這個人被大家都知道。」

刀郎無法對撲面而來的質疑、批評視而不見。

專輯裡的原唱歌曲,是他提著酒壺在戈壁灘行走了9年的成果。1995年進入新疆以後,他每個周末坐著班車、電毛驢、帶著酒,前往壁灘拜訪當地牧民,喝酒、跳舞、唱歌、彈琴,融入其中,聽他們講周圍的生活,音樂的源頭。

當地人以酒會友,他不善言辭,一杯杯喝下對方遞來的酒。幾次夜裡醒來,發現自己睡在假山上。

現在,他最引以為傲的音樂理想,被網友和高高在上的音樂人們徹底拆掉、瓦解。

他不知所措,最終用了幾天時間,看完網上所有相關報導、評論和批評指責。

2006年後,他從公眾視野里消失了。除了奧運會、賑災演出等公益類活動,他不再推出新專輯,也拒絕出現在任何演唱會上。

刀郎藏了起來,重建被完全摧毀的音樂理想。‍‍

2010年,刀郎藏起來的第四年,深圳舉行「音樂風雲榜十年盛典」,擔任評委會的那英在「十大有影響力歌手」推薦名單上看到刀郎,一票否決,並說出了那段經典審判。

「刀郎的歌不具備審美觀點,KTV里點刀郎歌的都是農民。」

篡改原意的標題黨全網流傳。後來,刀郎替那英做了闢謠。

一年後,刀郎重回公眾視野,國內外3年12場巡演,演唱會主題為「謝謝你」,感恩遇見的所有人。

加拿大多倫多CASINO RAMA演藝中心,座無虛席。演出大廳外,擠滿了沒買到票的華人。舊金山美生堂外,演唱會前一天的發布會上,有粉絲排隊等待簽名,等待時間超過三個小時。

零下20度的烏魯木齊,萬人演唱會持續到凌晨一點。從北上廣到江蘇鹽城香港紅磡,萬人演唱會出席率都在90%以上,刀郎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萬人K歌奇蹟。

他找回了被擊碎的自信。而事實上,作品早已替他完成反擊。

2005年,印尼九級地震引發驚天大海嘯後,香港演藝界號召兩岸三地200餘名藝人發起「愛心無國界演藝界大匯演」,刀郎接到邀請後,半小時內完成了公益歌曲《愛是你我》,沒有進錄音棚,沒有錄製小樣,在香港大學城的舞台上演唱。

7年後,這首經由小瀋陽夫婦唱火的歌,獲得第十二屆「五個一工程」獎。這是每個領域只有一個獲獎作品的國家級獎項,而刀郎是唯一一個3次獲得此獎的歌手。

刀郎與譚詠麟

香港歌手青睞他。譚詠麟專程跑去新疆邀刀郎寫歌。期間因等不及,還先行將《2002年的第一場雪》翻唱為粵語版的《講不出的告別》。

劉德華將《衝動的懲罰》與《忘情水》相提並論,他向刀郎約歌,直言簡單直接的旋律更適合自己。李宗盛則作為音樂總監,直接操刀了刀郎的第二張專輯。

2010年,已經幾年不聽流行歌曲的羅大佑,聽到刀郎的名字時,加快了語速。

「我聽刀郎!他可以把唱歌,唱得像講話一樣,但是旋律還在……」

滔滔不絕的點評被主持人強硬打斷轉移話題,成為不少歌迷至今意難平的回憶之一。

2016年,地質專業的大二學生從新疆昌吉坐皮卡出發,前往崑崙山。卡車上,四十多歲的司機循環播放著刀郎的歌,歌單中夾雜著一首陳奕迅的《十年》。

皮卡在漫天黃沙中一路前行,幾天後,作為陳奕迅的歌迷,他不得不承認,在這裡聽偶像的歌,是件無力的事。

世界空寂無聲,沙漠荒無人煙,公路黃沙漫天,汽車飛速馳騁,那沙啞的聲音,才是這片天地的最好伴奏。

如何評價刀郎?

相關帖子下,越來越多的人在多年後聽懂刀郎,為當年的嫌棄而抱歉。

那時的刀郎已經在「謝謝你」巡演結束後,又一次沉寂,淡出公眾視野。他找回了內心的平衡點。

帽子一摘,露出已經謝頂的腦袋,就能做回羅林,混進菜市場,繼續和菜販子砍價。沒有人認出他是刀郎。

他輕巧化解那英的指摘。「對於娛樂性的獎項,不需太認真」。

沉寂太久。

2023年7月19日,「羅剎國向東兩萬六千里」響起,不需宣發的榜單第一又回來了。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羅剎海市》描繪的是一個對錯美醜完全顛倒的世界。歌曲上架後,人們興奮地逐字逐句拆解詞中意象。向東兩萬六千里是中國,一丘河是娛樂圈,每句詞都能對應曾經與刀郎有關的歌手、節目。

眾人將其奉為神曲,單曲循環。短視頻平台,短短一周時間,播放量突破25億。

反而是刀郎的歌迷最先闢謠:「刀哥就是單純做音樂,別把人想那麼複雜,報啥仇呢,做自己而已。」

他們不在乎這是否是復仇爽文,歌詞是否別有深意。或許正如南大教授所說,「能對號入座者,說明他就是小說和歌曲中諷刺的人,對號入座的人越多,說明諷刺的意義越大。」

而刀郎也不在意外界那些聲音了。

《羅剎海市》上架後,羅大佑又第一時間聽完且不吝誇讚。那之後,他想起了幾年前與刀郎的那場對話。

「你認為自己的代表作是什麼?」

「只要能傳遍大街小巷,被無數人傳唱,大家怎麼聽都聽不膩,這樣的歌曲就是代表作。」(作者:阿爾沙)

——————

部分參考資料:

1、《南方人物周刊》刀郎走紅:2004年最稀里糊塗的一場雪

2、《第一財經日報》刀郎:十年進退

3、鳳凰網《非常道》對話刀郎

4、《魯豫有約》對話刀郎

5、《中國文藝·西域浪子》刀郎專訪

6、《文化訪談錄》對話刀郎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最人物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31/1934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