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網聞 > 正文

上海夫妻禁慾生活:躺平20年,4人擠49平小屋

破案了家人們,找到我至今未能成為百萬富翁的原因了。

博主@Alex和妻子都是上海人,決定「退休」躺平20年前,他們做了財務統計。

130萬存款,每個月理財能進帳4千塊錢。

兩套房,一套49平方米的loft自住,另一套出租,月收入1萬。

也就是說,在夫妻倆完全不工作的情況下,每個月還有1萬4的進帳。

在固定開支上,每月給阿姨發7千塊錢的工資,女兒的興趣班1千,加上1個老人四口人兩隻貓的家用和購物得6千,收支剛好平衡。

01

破案了家人們,找到我至今未能成為百萬富翁的原因了。

事情是這樣的:

刷到一個上海博主,她和丈夫今年30歲,自稱存款已經達到了400萬。

於是發了一系列爆款視頻,說要教大家0門檻攢錢大法。

畢業8年,2人400萬。

等於說是在上海這麼一個高生活成本的地方,倆人每年刨去開銷還能存下50萬。

那肯定是有什麼好路子,起碼一年賺好幾十個W啊。

這我哪能錯過,興沖沖點開準備大學特學。

結果博主給出的方法,三個字:低欲望。

博主總結,存款少,是因為現在的人慾望太高太愛買買買了。

所以她洗面乳只買30塊一支的,一個包背六七年不換。

總之要省錢,然後就可以輕輕鬆鬆存下400萬啦。

嗯……可是說實話這年頭大家都多多少少消費降級了。

誰不是買個衛生紙都要貨比三家,再小的消費也要蹲點搶券以求實惠。

我這個老菸民,煙也戒了,遊戲也不玩了,能壓縮的開銷早都壓縮了,也沒攢到幾百萬。

哭了,難道因為我還不夠摳?

我繼續往下看,想學學怎麼樣進一步減少開支。

結果發現他們每月花在打遊戲、出去玩的錢一分不少。

所謂的低欲望也就僅限於生活用品不買太貴的。

越看我越疑惑,到底是怎麼攢出400萬來的?

直到我發現了最重要的4個大字:

房貸暫無。

上海,兩人一貓,有房有車,無房租,無房貸。

我不知道這種生活水平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起點。

我只知道我們這些普通人是怎麼從小鎮一路無依走到城市的。

本來房貸車貸壓得人就已經動彈不得,多年打拼沒能攢下存款也夠難受了。

還要被一身輕鬆的人指著說:你呀,就是欲望太多啦。

簡直像個笑話。

無語的是網上類似的「指南」還不少。

有人分享自己是怎麼不到28歲就攢出3套房的。

有人教粉絲怎麼在大學畢業前存下50萬。

內容大差不差,都是告誡大夥要少花點,要像他們一樣精打細算,自然就能省下巨款。

雖然我也贊同花錢要理性。

但能花的這個錢是怎麼來的,他們是一句不提啊。

而這樣的視頻動不動還都有幾十萬點讚。

他們口中的低欲望生活,原來意思就是:大馬哥小馬哥都是摳門摳成首富的。

可仔細想想,我們普通人,能有多大的欲望呢?

無非是有個溫暖的屋檐,孩子能快樂成長,父母能健康養老。

但這每一樣平凡的「欲望」,單拎出來都足夠掏空我們的錢包。

我們不是做得不夠好,只是有時候,收穫和努力並不一定會成正比。

但很多人過慣了輕鬆的生活,已經不在意普通人的人生是什麼樣子了。

某購物平台上標價個位數、兩位數的羽絨服,隨便點開個連結就是幾千幾萬個已購買。

有人卻說大部分人沒有存款,是欲望太高。

20多歲的畢業生和35歲的中年人同樣難找工作。

有人卻說年輕人脫不下長衫:「私家車用來跑跑滴滴,空房子拿來收收租」,不就能增加收入了嗎?

聽起來是為你好,但真的別信這種毒雞湯

吃飽了的人,憑什麼打著嗝笑還餓著肚子的人?

起點高的人,憑什麼說後面的人跑得還不夠快?

坐擁常人難以企及的資源,然後買幾樣價格親民的東西,就說自己的錢都是省出來的。

那不叫低欲望,叫不老實。

02

以前我們聽過信過許多讓人熱血沸騰的毒雞湯,後來都自詡不信了、免疫了。

但現在網上還是經常冒出些金句、熱門文案。

我們照樣深信不疑,跟風轉發。

不知不覺,又在被毒雞湯洗腦。

你一定聽過那句話: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具體就是,有人突然受夠了上班,煩透了996,於是說裸辭就裸辭了。

然後去了西藏、冰島,玩高空彈跳、滑雪。

或者是有人剛畢業不想找工作,乾脆花一年時間環遊世界。

去過的國家有些我連名字都沒聽過。

每一個「勇敢」的博主都在告訴我們,真正的生活,是要去撒哈拉沙漠看星星,是要去東非大草原看動物遷徙。

羨慕,真羨慕,這才叫享受人生啊。

光聽著就心潮澎湃,恨不得立馬關電腦買票走人。

可博主們沒說的是,自由背後的機票錢、酒店錢、吃飯錢哪裡來。

也沒說一走了之時肩上卸下的責任,能放到哪裡去。

他們沒說自由背後,靠的是足夠的物質底氣,才可以一怒之下說走就走。

我們普通人跟著學,結果一怒之下也就只是怒了一下而已。

當然了,人家有資格享受生活享受自由是人家的事。

可問題是,他們卻將一切歸功於……自己的勇敢?

原來我們每天累死累活上班,為了仨瓜倆棗心臟都要停了,是因為不勇敢。

原來我們不去看火山,不去看大海,不去環球旅行,是因為害怕。

我又哭了,原本以為自己只是單純的窮。

沒想到現在變成了又窮又慫。

想起前陣子看到@農村妮的視頻。

那個35歲的農村媽媽,一滴一滴流著眼淚。

她只能圍著丈夫和兒女轉,被灶台和玉米地圍困。

她也想出去玩,也想去旅遊,可是她哪裡都去不了。

還有上個月,那個在停車場裡離世的內蒙貨車司機。

在死去之前,他跑雲南、跑西藏、跑貴州。

餓了用隨車帶的鍋煮餃子、煮掛麵。

天熱就睡在車上,天冷就住幾十塊的小旅館。

吃喝睡乃至死亡,都沒離開這個移動的小房子。

他們不享受生活,不尋找自由,是因為不勇敢嗎?

那些漂亮的網絡文案,聽聽就好。

能隨時斥巨資說走就走的人,根本不是勇敢,只是足夠幸運。

而即便疲倦仍在抵抗風雨、與生活對線的人,誰能說不也是一種勇氣?

03

還有所有雞湯里我最討厭的:教人吃苦。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流行起一種「流量密碼」視頻。

民工打扮、滿頭大汗的父親,一邊氣喘吁吁,一邊跟孩子說:

「兒啊,爸不熱。」

說著自己累死累活,只賺了點小錢。

但為了給孩子還花唄、買手機,再苦都得受著。

無數家長應和著,覺得太對了。

用同樣的話說給孩子聽,讓孩子在苦難教育下自卑而愧疚地活著。

於是許多父母熱衷於向孩子展示自己吃苦。

他們吃魚一定要吃魚頭魚尾。

吃飯一定要只吃鹹菜配饅頭。

在孩子分享快樂的時候一定要一盆冷水潑下去。

他們更熱衷讓孩子吃苦。

有父母讓上小學的孩子每天坐單程2小時的公共交通來回學校,美其名曰磨練心性。

有人明明家裡有車,非要大雨天讓七八歲的孩子走路去上學,說不能做溫室里的花朵。

還有媽媽帶女兒出去玩,「沒有困難也要創造困難」。

故意買一張慢車站票,讓女兒在搖搖晃晃里一路站到終點。

迷信這類吃苦毒雞湯的人,篤信吃得苦中苦,一定能成為人上人。

張口閉口我們小時候如何如何苦,你們現在條件多好多好。

以前我也以為這種教育真是為我們好。

直到後來看到一個媽媽的感悟:

苦難教育下長大的小孩,要比別人走更遠的路才能成長起來。

在雞毛蒜皮的瑣碎中成長,別提見過什麼真正的世面了,連三觀的教育可能都會走歪。

從小沒有人生規劃,也缺乏目標,很多問題看不到本質,想得很天真,心智成熟很晚。

總要東磕西絆到30多歲,才能漸漸參透很多事。

尤其是女孩子,太容易被騙了。

因為小時候花一點錢就有罪惡感,長大後別人隨便對她好一點就容易感動。

投入了一個錯誤的懷抱,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

以為苦難能塑造一個人。

卻不知道真正的吃苦是吃自律的苦、學習的苦、思考的苦。

吃皮肉上的苦不叫吃苦,叫受窮。

習慣了,就會有沒完沒了的受窮。

不是有句話麼,很殘酷卻很寫實:

苦都留給了那些能吃苦的人。

所以還是別總想著讓孩子覺得虧欠,別總在沒必要的事情上自我感動了。

好吃的好玩的別光省給孩子,一起分享大家都會開心。

覺得累了就去休息一下,天也塌不下來。

好無奈,普通人的生活已經夠不容易的了。

偏偏還有人變著法編些毒雞湯出來膈應人,禍害人。

而且那個個充滿大道理的「熱門文案」「走心句子」,說得都賊好聽。

一不小心就上了套。

我們只能記住,有些話說的人很多,但不代表它一定就是對的。

更不要被一些虛無縹緲的言論,擾亂自己的生活節奏。

畢竟我們聽到的一切都是觀點,不是事實;

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視角,不是真相。

生活從來都是複雜的,不是誰一句話就能概括的。

保持清醒吧,時刻分辨和思考。

不要讓自己的價值觀,被他人輕易操控。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我是王耳朵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219/1992423.html